“光纤之父”高锟人物专题
 
您的浏览器无法观赏此视频!
“光纤之父”高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瑞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于光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光纤之父”高锟:以做前所未有的事为满足
  当76岁的“光纤之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被宣布荣获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在美国硅谷一家为老人服务的健康中心主任帕克女士才知道,在这里治疗的一位瘦弱而和气的老人原来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阅读全文]
高锟:获得诺贝尔奖深感荣幸和惊喜
  香港中文大学6日晚发布的消息,中大前校长、有“光纤之父”之称的著名华裔学者高锟对于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深感荣幸和惊喜...[阅读全文]
····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最新图片集(多图)
·高锟的人生路——从上海霞飞路到斯德哥尔摩
·“光纤之父”高锟与太太黄美芸的故事
·高锟捐2251万奖金 助港美失智老人
·杨振宁:高锟改变了人类生活
·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将增加中国本土得诺奖的信心
·高锟40年前提出光纤构思 但不获认同
 
高锟 送上贺词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张
 
   
高锟 中文名:高锟
英文名:Charles K.Kao
出生年代:1933年
出生地:江苏省金山县
现居:中国香港和美国

高锟简历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高锟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

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简单地说,只要解决好玻璃纯度和成分等问题,就能够利用玻璃制作光学纤维,从而高效传输信息。高锟的这一设想提出之后,有人称之为匪夷所思,也有人对此大加褒扬。但在争论中,高锟的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美誉传遍世界。

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高锟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

 
   
我们的网站: LEDweekly OFweekB2B光电商情网 OFweek光电新闻网 中国光电产业高层论坛
客服热线:086-755-83279360 83279361 83279363 83279365 客服传真:0755-83279008
业务联系:086-755-83279360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版权所有-光电新闻网.网站所有图片、文字未经许可不得拷贝、复制。
粤ICP备0608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