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事件

  • 苹果iPhone8电池爆裂事件

    iPhone8可以称为苹果最尴尬的一部手机了。首销遇冷,一扫往年排长龙购买的热闹,在苹果官网上,iPhone 8页面的预售也变成了购买。这还不是最尴尬的,让苹果尴尬的事可能是电池事件了。到目前为止,日本、中国、希腊、加拿大以及美国等国,发生在iPhone 8系列上的此类事件起码有10起了,虽然严重程度不及去年的三星Note 7,不过也对苹果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iPhone8的电池事件让苹果销量雪上加霜,令其售价也曾一度跌破5000元。iPhone 8为何出现电池鼓包情况呢?有消息说,iPhone 8电池问题可能是因为一些电池存在缺陷。也有消息说,iPhone8电池问题可能是因为制造缺陷造成的,对此,苹果已经确认事故,电池供应商是否应该为此背锅,至今仍未给出答案。 [详细]

  • 三星公布Note 7爆炸原因, SDI并不好过

    去年的三星note7爆炸事件至今令人难忘,在三星的“爆炸门”之后,三星积极寻找原因,在宣布停产后三个多月后公布原因,并对电池安全做了极致处理。2017年1月23日,在Note7宣布停产三个多月之后,三星终于在北京时间今天9点官方正式公布Note7自燃原因,三星电子无线事业部总裁高东真(DJ Koh)表示,分析结果显示,烧损事故主要是由于负极板受到压迫所致,而负极端错误的位置等其他因素也提高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尽管三星的问题手机让人很不愉快,但客观来讲,三星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表现出了非常负责的态度。当Note 7"爆炸门"成为过去时,那么问题来了:三星的电池供应商SDI还好吗?三星SDI曾因三星Note7电池事件备受舆论关注,最新的iPhone8炸裂也被指疑与SDI电池存在关联。 [详细]

  • “双积分”政策发布,引行业大地震

    2017年9月28日,备受关注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办法对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3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不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达到3万辆以上的,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曾经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扶持政策体系虽已完善,但是仍以鼓励为主,态度并不坚决。双积分政策表明中国提出了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硬性要求,即国家通过法规法律的形式要求汽车生产商必须生产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绝对是最大的利好消息。 [详细]

  • 宁德时代IPO估值超高 成锂电池第一暴发户

    宁德时代冲刺IPO消息一出便引发市场热议,动力电池市场风云再起。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增。这家公司顶着“小巨人”、“业内华为”的身份空降股市,同时环绕着 "估值将达1300亿、市场份额超比亚迪"的言论。专家认为,宁德时代有望成为非国有企业中的最大规模IPO融资案例,毫无疑问将改变全球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市场推测,宁德时代预计发行价格在60元/股左右,其估值已超过1300亿元。自发布上市消息以来,宁德时代一直受到市场的焦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上游市场需求,现在虽然松下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位居榜首,然而一旦中国电池龙头企业打开与国际汽车公司合作,或将对松下的领先地位形成挑战,未来前景可期。 [详细]

  • 大众砸500亿欧元合作共建动力电池厂

    2017年9月12日,大众CEO穆伦在法兰克福车展大众之夜上公布了《Roadmap E》计划。他称,大众将再度升级电动车战略,计划大规模发展电动车,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将投资500亿欧元到电动车电池,200亿欧元到电动车。此前,有外媒消息称,大众计划对旗下分布全球的工厂进行投资,金额高达228亿欧元。其中,大众将向旗下茨维考工厂投资约10亿欧元,将其打造成纯电动汽车厂。大众集团此前宣布,旗下茨维考工厂正在进行改造,为2020年该工厂将采用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平台生产第一批电动汽车做准备。未来市场或将呈现多家巨头企业齐头并进的局面。据了解,世界五百强的锂电企业中,我国占了198家,这说明我国企业将更多参与锂电市场角逐。 [详细]

  • 比亚迪联手国轩高科组合资公司

    2017年8月30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国轩)拟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集团)、比亚迪、唐山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曹妃甸发展)共同成立新合资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以下简称三元前驱体)项目。2017年,强强联手合作共享锂电市场或是一种新趋势。在如此庞大且高度依赖的产业链中如果仅凭一家之力在这个市场里占有一席之地,并保持长兴不衰,恐怕比较难。从比亚迪与国轩高科成功牵手,到知豆与多氟多达成战略伙伴关系等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企业间似乎逐渐达成共识:只有抱团取暖,取长补短,才能在这个新兴的市场里共享"蛋糕"。 [详细]

  • 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锂电企业“蓝瘦香菇”

    7月18日国内电池级高端碳酸锂价格报每吨14.2万元,单日上涨5%,较上周涨幅7%,创去年8月以来新高。而从10月开始,才刚稳定不久的碳酸锂价格,再次开启涨价窗口。究其原因,碳酸锂供需严重失衡,一方面,电池企业自第四批推荐目录公布后,恢复正常生产,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碳酸锂新增产能释放周期延长,市场供应存在较大的缺口。2017年,让锂电池企业难受的事莫过于锂电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了。锂电池炒作路径可以主要从3个方面权衡,一是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是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二是销量,主要是新能源汽车销量,三是政策,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相关政策。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原材料价格。主要原因是目前锂电池始终是处于以市场为主导的环境中。 [详细]

  • 特斯拉建最大储能电站 韩国现代叫板特斯拉

    12月1日,特斯拉在南澳大利亚正式启用了全球最大的锂离子蓄电池系统,这一100兆瓦的电池阵列在完全充满电后可为30万家庭供电一小时,为解决长期困扰南澳州的电力短缺问题提供了方案。现代汽车表示,打算在韩国东南沿岸的蔚山附近建造和安装比澳大利亚南部设施大50%的电网储能设施,计划明年2月份完成。电池价格的下滑正在推动全球电池储能的大幅增长。行业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年储能电池价格将继续下滑。储能电池的主要成本优势并不在于电池的价格,而是因为不建设和运营一天只运行几个小时的所谓的"峰值"电厂所节省的成本,无需购买具有30年或更长使用寿命的高峰设备的燃料。从长远来看,对于缺电或用电不稳定的区域来说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详细]

  • 23亿元新能源汽车"骗补"资金追回

    2017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迎来一轮新政风暴。3月7日,针对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财政补贴资金不是"唐僧肉"。对骗补问题,财政部高度重视,已经对部分骗补企业进行了公开通报,依法从严处理和处罚,已经追回骗补资金和罚款约23亿元,并且对有问题的车辆不再补贴,对闲置的车辆也暂缓清算。而此前已被处罚的涉事企业正在采取措施,整改发现的问题。"人有多大胆,骗补多猖狂"这是民间流传的关于骗补最为贴切的一句话了。"骗补"或许是最让行业内人士觉得愤怒的事,2016年,出现了72家车企骗补,涉及金额72亿。今年3月,追回23亿资金,并对有问题车辆不再补贴,对闲置车辆暂缓清算的政策也让业内人士为此打call。 [详细]

  • 欧盟打造锂电池行业联盟 共同对抗中日美

    2017年10月11日,欧盟将在布鲁塞尔举行一次会议,商讨从欧盟层面来解决电池生产的问题,创建企业联盟将是该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欧盟此举意味着,欧洲国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如果不能填补能源储备技术方面的空白,欧洲主要行业就有可能落后于其他国家。在组建电池联盟方面,我国在2016年组建了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由工信部具体实施这项国家级电池创新工程。在此基础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应运而生。2017年,欧盟打造的锂电池行业联盟,将对全球锂电行业格局造成极大冲击。尽管欧盟起步稍晚于中日美韩,但欧盟大部分国家在汽车上的造诣极高,在加上欧盟的顶尖研发水平,在锂电联盟的助力下,不久的将来在全球或将掀起欧盟国家的一场新能源车风暴。 [详细]

十大技术

  • 固态电池技术

    电动车和手机的下一代锂电池将会选择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各国对固态电池的研究如火如荼。我国为了加速新材料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研发,“十三五”期间设立“基于材料基因组技术的全固态电池研发”国家重点专项,该重点专项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组织11家单位共同承担。 [详细]

  • 石墨烯电池

    三星电子11月27日宣布,该公司研究机构三星综合技术研究院(SAIT)开发出了石墨烯电池新技术,在提高新电池容量扩大45%的同时,充电速率进步5倍,并能延伸电池应用寿命。 [详细]

  • 新型高能电池

    4月初,有消息报道,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研发了一种高能量新型锌碘溴液流电池,能量密度达每升101瓦时,刷新了目前水系液流电池能量密度的纪录。研究团队预计这种电池可在5至8年内应用于电动汽车市场。 [详细]

  • 抗冻液化电池

    在液态电池的研究之路上,香港中文大学并不孤单。美国加州圣迭戈大学选择深耕液态电解质的电池。据媒体报道,加州圣迭戈大学的研究者们带来的抗冻锂电池,能够让电动车用户在零下60°C里放心地开电动汽车了。 [详细]

  • 新型负极电池

    从硬碳微球材料到沥青软碳材料,再到裂解无烟煤提取软碳材料,从科学研究,无法商业应用,再到成本降低,在软包电池上通过安全验证……这里面凝聚的是我国科研人员的智慧结晶。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的开发成功将有望率先应用于低速电动车,实现低速电动车的无铅化,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推广到通讯基站、家庭储能、电网储能等领域。 [详细]

  • 薄片电池技术

    德国工研院移动能源存储系统项目经理沃尔特与一个团队携手合作,正在研究一种新电池,它可以让电动汽车充电一次续航620英里(1000公里)。该项目于3年前启动,当时德国工研院与同蒂森克虏伯系统工程、IAV汽车工程的研究人员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改进汽车锂电池的能源密度。他们将目光转向了流行的全电动汽车特斯拉,由此开始研究。 [详细]

  • 钛酸锂水合物

    据外媒报道,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及阿贡国家实验室共同发现了一系列全新的钛酸锂水合物,相较于Li2O–TiO2材料,其电化学性能较好。该物质应用于超长循环寿命且高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有效拓展了储能材料的研究范围,并提供了电极材料改性的新思路。 [详细]

  • 锰基钠电池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采用锰基钠离子材料共同研发出一款全新电池。该锰基钠离子材料材料或将降低电池成本,且生态环保性更佳,所制成的电池可供电动车使用。 [详细]

  • 海水电池技术

    利用水力发电相信大家听得多,不过有没有想过海水可以发电呢?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UNIST)的研究人员近年集中研发一种海水电池,不但比锂电池更环保及更低成本,而且更可显著减少起火风险,目前研究团队正积极进行改良,并期待稍后可推出市场。 [详细]

  • 特殊电极材料

    6月中,据外媒报道,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工艺技术大学节能中心的工作人员研制出了航天器高效热电发生器所需材料的经济快速的制作方法,这种材料可以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相关文章发表在《材料化学学报A》上。 [详细]

  • 固态电池技术
  • 石墨烯电池
  • 新型高能电池
  • 抗冻液化电池
  • 新型负极电池
  • 薄片电池技术
  • 钛酸锂水合物
  • 锰基钠电池
  • 海水电池技术
  • 特殊电极材料

十大企业

  • 宁德时代

    上榜理由

    毫无疑问,宁德时代是2017年最炙手可热的锂电企业,没有之一。从3月份估值840亿,到8个月后估值超1300亿。自发布上市消息以来,宁德时代一直受到市场的焦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上游市场需求,现在虽然松下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位居榜首,然而中国电池龙头企业逐渐开展与国际汽车公司的合作,或将对松下的领先地位形成挑战,未来前景可期。

  • 比亚迪

    上榜理由

    谈及比亚迪,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它的新能源车以及被人吐槽的车标和外观。其次,可能是刚推出不久的云轨。作为国内新能源车的引领者,比亚迪确实有它傲人的资本,其中动力电池就是其中的王牌之一,比亚迪是目前全球最二,国内第一的锂电池供应商。但紧随其后的宁德时代来势汹汹,要冲击第一的势头正猛,未来市场角逐更加精彩。

  • 国轩高科

    上榜理由

    2017年,国轩高科在领导层的战略布局下,有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战略举措,但战略创新的前提是对公司优良传统的继承。在传承中创新,创新成果又成为新的传统,新的传统再得到传承,伟大的企业恰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同时,国轩高科注重对产业链的整合,对研发能力的重视,将帮助国轩高科在龙头集中的动力锂电大战中激流勇进。

  • 孚能科技

    上榜理由

    孚能科技最初脱胎于美国Farasis,类比CATL和ATL。孚能科技传承美国Farasis多年的技术积累在动力电池行业成功立足,据了解,孚能科技三元软包动力电池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公司从2014年底开始大规模量产220Wh/Kg的动力电池,2017年将推出240Wh/Kg的新产品。同时公司也在储备更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产品,助力下游客户新能源汽车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 天津力神

    上榜理由

    从整个行业看,锂电行业对资金的渴求,大多源于产能的加速扩张。锂电企业靠自身利润很难赶上行业的发展速度,即便不考虑做大做强,只考虑维持市场份额,也必须要融资。对于力神去年出现的亏损,外部原因或是受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迟迟未出台等政策影响,产品销售出现困难。而内部原因是,天津力神体制机制问题制约了公司发展,对于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反应较慢,不能及时做出有效应对。

  • 比克电池

    上榜理由

     比克电池2015年率先推动智能制造升级,进行动力电池智能生产制造体系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管理的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在郑州比克基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搭建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无人车间,生产线与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沃特玛

    上榜理由

    企业竞品之间只有差异化,才有各自发展的空间,比亚迪选择自建整车产业链体系,宁德时代则选择与跨国整车企业合作,拓展海外市场。而沃特玛电池的选择组建产业联盟,以外部聚集的效应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这种"共享"的思路符合时代发展,值得中小企业发展借鉴。

  • 德赛集团

    上榜理由

    作为锂电行业的老兵,德赛电池凭借在锂电行业多年的经验以及在这方面敏锐的商业嗅觉,在面临新能源汽车机遇时,积极谋求发展,促进业绩的提升。在实现了锂电行业动力电池的稳步推进过程,还深耕中小型电源管理系统暨封装的细分市场,保持在细分市场的领先,这对于"老兵"企业而言,比较难得。

  • 中航锂电

    上榜理由

    从2017年中航锂电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中航锂电的重心在锂电的研发和产能建设。不同于其他企业重点业务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航锂电的焦点主要聚集于军工市场。军工市场对电池的要求比民用的要严,这或许就是中航锂电选择与高校合作,看重与高校项目研发、资源共享的原因。

  • 光宇集团

    上榜理由

    光宇国际集团科技曾主要生产用于电动车电池的铅酸电池,在国内被广泛使用,但其生产过程却容易引起严重的污染问题。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令其各地铅酸电池工厂被迫停产。光宇国际通过转型,投产建铁锂动力电池产业园,并进行光宇国际极为有利行业整合。在杭州发展新能源客车的制造和销售,加上早前光宇国际以八千万元购入秦皇岛金程汽车制造以开拓下游新能源电动汽车业务,使得光宇集团成功转型。

十大风云人物

  • 硅谷钢铁侠
    2017年,特斯拉最吸引人的莫过于model 3和超大储能电站系统。7月,特斯拉首批量产Model 3完成交付。12月在南澳大利亚启用了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
  • 新能源领域引领者
    在王传福的带领下,比亚迪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规模上绝对算龙头企业,依托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带动,比亚迪动力电池出货量也一直遥遥领先。
  • 锂电行业第一“暴发户”
    毫无疑问,曾毓群掌舵的宁德时代是2017年最炙手可热的锂电企业。从3月份估值840亿,到8个月后估值超1300亿,也让其成为锂电行业第一“暴发户”。
  • 规模快速做大的新星
    李缜掌管的国轩高科目前算得上是中国成长较快的动力电池企业。2017年,国轩高科在公司领导层的谋篇布局下,国轩高科正成长为一家生态型的动力电池企业。
  • 动力电池行业的大力神
    秦兴才带领力神从成立之初的十几名员工,经过15年的艰苦奋斗,逐步发展成为了总资产60多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锂电池行业前五名的锂电池生产企业。
  • 先进软包动力电池开拓者
    2009年,王瑀回国创业,在赣州创办了孚能科有限公司,他带领人才团队致力于新材料、新型储能系统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领域开发与生产。
  • “创新联盟”模式创始者
    李瑶发起的沃特玛创新联盟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以及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联的运营平台等,目前已聚集了1000多家会员企业。
  • 亿纬锂能的指路人
    在刘金成的带领下,亿纬锂能发展成为了一家产品研发及创新型公司,建成1GWh软包叠片三元电池产线,成功进入动力锂电池的第一梯队。
  • 全球锂电池金牌供应者
    从2017年中航锂电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中航锂电的重心放在锂电产品研发和产能建设,在石晓卿的带领下中航锂电成为国内领先的大容量动力电池企业。
  • 蓄电池出口领军人物
    2017年,猛狮科技在行业的动作频繁。在国外,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签署战略协议,锁定上游锂矿资源;在国内,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投资成立猛狮基金。

十大热点话题

十大关键词

  • 补贴退坡

    自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以来,因推荐车型目录门槛提高、补贴下调、资金拨付方式改为事后清算,新能源汽车企业资金压力骤增。而新能源汽车受到的补贴退坡影响也传递到产业链中游的锂电行业上。在2017年11月15日,“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40%”传闻再起。当天A股新能源汽车板块大幅下跌,金龙汽车跌停,宇通客车跌幅逾7%,比亚迪、富临精工、宝龙科技、潍柴动力等纷纷走低。 [详细]

    点评

    受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退坡和补贴标准从严、各地方补贴政策未及时落地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游客户对电池的需求有所减缓。 [详细]

  • “骗补”处罚

    2017年3月7日,针对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财政补贴资金不是"唐僧肉"。对骗补问题,财政部高度重视,已经对部分骗补企业进行了公开通报,依法从严处理和处罚,已经追回骗补资金和罚款约23亿元,并且对有问题的车辆不再补贴,对闲置的车辆也暂缓清算。 [详细]

    点评

    “骗补”或许是最让行业内人士觉得愤怒的事,2016年,出现了72家车企骗补,涉及金额72亿。 [详细]

  • 涨跌两重天

    总体而言,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呈现曲折增长,螺旋上升的态势。锂电企业夹在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新能源车之间,上游原材料镍、钴、碳酸锂、正负极材料价格的“涨”以及车企毛利的“跌”,让锂电企业体验了一把“冰火两重天”。 [详细]

    点评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超过国家的预期,从政策角度讲,补贴金额超出了预期而不得不降低补贴额度。 [详细]

  • 跨国炼金

    原材料供应不足或成为动力电池发展的最大掣肘。去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走高,引发各企业争相布局锂资源。在国内资源有限情况下,跨国炼金,瓜分澳大利亚、加拿大、刚果等全球锂资源成了屡见不鲜的新闻,其中不乏宁德时代、猛狮科技等锂电企业。 [详细]

    点评

    国内锂、钴、镍等锂电相关材料有限,锂电池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国内原材料价格一度上涨价格。 [详细]

  • 扩能加速

    面对锂电行业景气度的高涨,锂电企业都在忙着做扩张产能计划。 如比亚迪、CATL等龙头企业的争相扩能,而鹏辉能源、国轩高科、猛狮科技、多氟多也不甘示弱,紧跟其后展开扩能布局。 [详细]

    点评

    目前行业虽然火热,未来前景也较明朗,但产能的暴增带来的是行业竞争的加剧,而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锂电增量不大且新能源汽车未来销量不明,对动力锂电需求不定的情形下,竞争激烈的锂电行业或将面临洗牌。 [详细]

  • 跨界锂电

    2017年,锂电产业含电池、上游材料、设备、回收等领域发生的并购重组案例就超50起,涉及金额超500亿元,案例数量之多,资金投入力度之大,比起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详细]

    点评

    从长远角度来看,国家政策鼓励新能源车行业发展方向不变,2020年产销量200万辆的目标有望实现。同时,根据预测,2020年锂电装机量将达96GWh,增量较大,未来新能源车产业链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锂电也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详细]

  • 智能制造

    国家提出的“制造2025”、工业4.0等,目的是推动企业制造升级,提升制造能力。这对发展迅速的锂电行业也尤为重要。为了提升智能制造能力,2017年不少企业开始了相关布局,沃特玛就是其中的代表。 [详细]

    点评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产品性能、质量和成本仍然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需求。 [详细]

  • 创新动力

    2018年1月8号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清华深圳研究院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从这方面看出,锂电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详细]

    点评

    正如曹雪芹所言,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尽管锂电前景可期,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较多,技术创新是其中一个。 [详细]

  • 强弱分化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17年出货量前1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80%左右,超100家的动力电池企业中,真正能进入整车供应体系的数量不超过20家。市场中两极分化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详细]

    点评

    一个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竞争加剧,强弱分化出现。在行业洗牌时期,高端锂电产品走俏而低端滞销,企业应该把握高端锂电走俏的契机。 [详细]

  • “报废潮”

    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规模扩大,我国将在未来迎来电池“报废潮”。这些已经报废的电池该如何妥善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出发,由于动力电池中正极材料、电解质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同时,我国又必须通过回收利用来缓解对钴等稀缺金属的严重对外依赖。所以,动力电池回收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详细]

    点评

    福祸相依,电池报废量的急剧上升并不一定就是灾难,也可能是一个商业契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或将成为新能源市场的一块“香饽饽”,引起新的市场竞争。 [详细]

  • 补贴退坡
  • “骗补”处罚
  • 涨跌两重天
  • 跨国炼金
  • 扩能加速
  • 跨界锂电
  • 智能制造
  • 创新动力
  • 强弱分化
  • “报废潮”

总结


2017年,锂电行业继续迎来了丰收的一年。但繁荣的景象不能掩盖市场发展所面临的阶段性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续航能力与充电问题。这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大障碍,也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难以获得有效突破的领域。为此,期盼在未来的一年里,锂电行业能迎来技术的突破,为新能源汽车装载更安全,更长久的动力。

编辑制作:Zhan Xu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