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探究全球"芯”事:人工智能时代下奋起直追的国人

2019-03-22 09:35
算力智库
关注

今年年初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在5G芯片领域中国暂时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纵观整个芯片行业,中国的芯片产能还不足,很多环节仍依赖进口,在显而易见的高速增长点面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约达3121亿美元,相较之下,2018年的出口总额仅846亿,不及进口额的三分之一。

在5G时代即将到来的节点上,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无疑会再次迎来一波高速发展潮,对于芯片的需求量还将继续增长。

如何把握这个巨大的机遇,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关注点。

3月21日,在市北高新园区内,举办了一场以芯片为主题的活动:“魔方大数据”行业应用系列论坛第31期——全球“芯”事分享会。

算力智库联合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科技委、上海大数据联盟、市北高新和华美半导体协会的领导专家,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共同探讨芯片产业的挑战和机会。

1、中外差距巨大,追赶尚需时日

在全球及中国半导体发展的热点和方向上,华美半导体协会上海联谊会会长印义言博士首先分享了一些数据。2017年中国芯片产业自给率为13%。也就是说,2017年国内芯片进口占87%。即便在国家大力发展芯片的情况下,2022年预计自给率仍然只有16.7%。

同时,我国芯片制造业偏中低端产品,重要的芯片如CPU、MCU、FPGA等90%需要依赖进口。因此,一旦出现类似中兴事件这样的贸易限制,我国的整个科技产业都将受到波及。

印义言也表示,我国政府已下决心做自己的半导体技术,从2016年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扶持芯片产业。

印义言博士

据统计,2018年全国共有1689家芯片设计企业,比去年的1380家多了318家,数量增长了23%。这是2016年设计企业数量大增600多家后,再次出现企业数量大增的情况。

国内也逐渐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及中西部四大芯片产业板块,涉及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各个环节。

中国在芯片产业中也有自己的优势环节,全球芯片封装测试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3家是中国大陆本土企业,有5家是台湾企业。

以华为海思和展讯科技的芯片产品为代表的5G、手机芯片领域,中国也做出了非常有优势的产品。

2、专家分享,AI芯片新蓝海将至

除了印义言带来的中国和全球的产业对比之外,本次分享会上也有多位业内专家从行业前沿剖析了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首个机遇在于人工智能芯片。亿欧智库前两天发布了人工智能芯片的报告。报告称,AI芯片行业生命周期正处于幼稚期,市场增长快。AI芯片是芯片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整合的关键,尤其是AI系统芯片。

根据Gartner的预测,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在未来5年内呈现飙升,从2018年的42.7亿美元,成长至343亿美元,增长超过7倍。

芯片产业为何又诞生出新的人工智能芯片?美国硅谷异构智能公司(NovuMind)芯片设计技术副总裁韦华放博士从生产商的角度做出了解释。

韦博士表示,不同的芯片设计使用在特定的领域,将比通用芯片从能耗、效率等方面更具优势。从CPU、DSP、GPU、到谷歌AlphaGo使用的TPU,芯片的进化在朝着更专用、高性能发展。

因此人工智能也需要专用的人工智能芯片,以适应深度学习的运算需求。韦华放所在的异构智能研发的芯片NovuTensor便是一款专用的人工智能芯片。“只用1/5的电量,即可达到服务器GPU84%的算力。”韦博士称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量产的具有服务器GPU/TPU等级性能同时耗电满足嵌入式要求的人工智能芯片。

韦华放博士

德州仪器的石松华博士、华美半导体协会圣地雅哥分会会长陶赓名博士、华美半导体协会上海分会理事徐鸿涛博士分别从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和在射频技术的应用介绍了芯片产业的上下游。陶赓名提出,以往我们比较看重设计,但其实芯片的发展里程碑是以制造技术为标的,材料和工艺是其核心。芯片行业未来的发展,也必定会使设计和制造的联合优化。

算力智库研究部总监赵建民在会上也分享了芯片技术目前最具商业价值的方向。赵建民认为,终端推断芯片可能是目前市场热点。5G的到来对人工智能市场会有非常强的推动作用,部署于消费电子、自动驾驶汽车、安防设备、物联网设备等边缘设备上的推断芯片将有较高的增长。

算力智库 赵建民

3、中国崛起?关于全球合作的反思

市北高新副总经理马慧民在今天的圆桌论坛上提的一个问题非常能反应目前各国对芯片产业心态。马慧民的问题是:华为海思半导体研发的5G芯片是否能代表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

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发展芯片产业上下游的技术是全球都在推进的重中之重。

去年的中兴事件让各国都意识到了技术制裁的巨大威力,因此中国政府才大力发展芯片产业,希望不再受制于人。

但是韦华放和陶赓名博士从商业角度的解读也给了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下对合作还是竞争的一点反思。

两位均认为,抛开政治因素,最高效的方式其实就是各自做自己最擅长一环。苹果手机不研发自己的摄像头,而是购买索尼产品,其实就是降低研发成本寻求全球合作的案例。单独某一项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相反,专注于核心技术,寻求国际合作,比追求大而全的全产业链发展可能是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式。

圆桌讨论环节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