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盈利维艰,第四范式的AI困局在哪里?

2021-10-22 15:45
数科社
关注

“风头正盛”的第四范式难掩“气虚”

第四范式成为了近段时间风头最盛的AI公司。这家一直被认为是坚持技术研发的 AI企业,正在被打上中国AI领域“领头羊”的标签。

刚刚过去的10月12日,2021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简称“DIA”)颁奖典礼上揭晓了角逐最高奖项的30件获奖作品。第四范式疫情仿真推演系统从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7815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021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银奖。

DIA奖是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被称为中国本土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继获得IF、红点、IDEA等国际大奖后再获殊荣,体现了第四范式在软件界面设计上的强大能力。

另外,此前举办的“2021 OSCAR开源产业大会”上,第四范式荣获“OSCAR尖峰开源案例”双料大奖——开源机器学习数据库OpenMLDB斩获“开源社区及开源项目”奖项,第四范式基础架构负责人郑曌作为OpenMLDB等开源项目发起人成功当选“开源人物”。

OSCAR开源产业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带有国家部委背景,在AI领域的权威性可见一斑。会上,中国信通院还正式成立通信行业、科技制造两大开源社区,并组建可信开源社区共同体,聚合开源社区、企业、行业的力量,共同推进开源技术在中国千行百业的持续落地。

这也意味着,第四范式的相应开源学习数据库,有望成为很多中国AI企业做技术的基础工具。而这也正是第四范式的创始人戴文渊想要的:打造一个给AI公司做AI后台的技术公司。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技术领域的成就背后,第四范式和戴文渊也面临着商业变现的考验:2018-2021上半年,第四范式三年半累积亏损30亿元。关键,管理团队在招股书中明示,这家公司可能无法实现或随后维持盈利。

看似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为什么盈利维艰?第四范式的AI困局在哪里?

01 偏执的创始人

接触过戴文渊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技术天才,同时也是个偏执狂。

戴文渊是一位年仅38岁的天才科学家,曾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作为彼时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都颇有建树的年轻学子,戴文渊因为国际大赛和相应沟通的机会结识了AI领域的顶尖华人学者——计算机系教授、华人界首位国际AI协会院士杨强,并最终成为杨强的学生,开始在AI领域苦读。

后来,学有所成的戴文渊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他认为当时所有的AI企业做的都不是正途,需要有一个为AI企业提供基础服务的平台。舍我其谁,2015年,戴文渊创立了第四范式,开始了AI领域设计应用的探索。

所谓第四范式,其实是在AI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

对于AI来说,技术实现的核心或者说第一步,就是把人类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数字语言。这个过程被称作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这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交互的语言问题的一门学科。

进入AI技术领域之后,NLP迅速发展成为四个阶段,被称为四个范式:非神经网络时代的完全监督学习、基于神经网络的完全监督学习、预训练,精调范式以及第四个预训练、提示与预测范式。

很多AI专家预计,如果AI系统能实现第四个范式,很可能就能从根本上理解人类语言和提供的需求,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这个技术能实现,就意味着AI领域有了一个跨时代的突破。

戴文渊给自己的公司起这个名字,其对公司发展的期许不难发现。而且他对公司技术方向的坚持,也在这个名称之下若隐若现。

一开始戴文渊想一步到位,给所有的AI公司设计相应的工具产品。结果,因为技术的不成熟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最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整个项目无疾而终。

但他并不甘心,2016年7月,在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戴文渊带领团队做出了一个号称是划时代的学习系统——先知,这是一个能让非专业人士使用的机器学习平台。用戴文渊的话说,就是一个完全不懂技术的小白,通过运用此数据架构平台,大概经历2周的时间,就可以成为一个AI专家。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戴文渊都在国内不遗余力的推广这一学习系统。问题是,就在2017年前后,国内几大AI技术公司陆续组建团队,他们需要上手就能操作的 AI技术专家,而不是一个还需要不断学习的新人。

虽然第四范式的先知系统在AI界获取了无数赞誉,但应用的场景十分有限,这让戴文渊十分苦恼。

02 理想与现实

活下去才有希望。2018年,戴文渊的第四范式经历了一次涅槃重生,被现实毒打过的技术天才开始选择先生存下去。

于是第四范式进入市场,开始跟其他的企业抢夺起行业领先企业的内部决策系统订单。由于相应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团队的能力强大,第四范式反而在这个领域如鱼得水。

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的支出规达到268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8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1%;高于视觉类、语音类和机器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期,后三者分别为36.4%、33.2%和23.8%。

决策类AI垂直细分市场虽是增长蓝海,但潜力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据灼识谘询报告,若以2020年收入计,第四范式以18.1%市场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决策类AI提供商;但其面临综合型互联网公司的竞争。

“风头正盛”的第四范式难掩“气虚”

实际上戴文渊给第四范式选择的这条路,看起来确实非常不错。

因为很多有建设管理决策平台需求的大型企业,之前做的很多子系统确实需要这种平台类的决策应用去统合,单纯去做AI的子目录和技术的研发,得不偿失。

况且很多数据系统的壁垒也没有被打通,再加上大型企业已有的系统阻碍新的核心平台的落地是一个常识,这就让从底层研发改变所有技术模块的第四范式,找到了切入这个市场的机会。

从当前第四范式提供的产品功能来看,整个技术解决方案可以用于银行提高反欺诈识别准确率,以及帮助零售商预测销量制定精准营销策略,还能让制造商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另外,这个平台能帮助能源公司进行设备异常检测和故障预警。

因此,公司客户覆盖金融、零售、制造、能源电力、电信及医疗等行业,包括工商银行、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

不得不说戴文渊和第四范式相应的技术实力很不错。短短几年之间,他们就从没有客户进展到核心几十个客户的规模,而很多大型客户在使用过他们的系统之后,对他们发展和技术实力表示认可,甚至成为了他们的股东。

2020年底,第四范式的相应估值就达到了约20亿美元。到了2021年上半年,第四范式完成了7亿美元的D轮融资,这也是最近1年多AI领域最大规模的单笔融资。

而在2018年的早期投资中,第四范式获得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的共同投资。

可谓是把客户最终变成了股东。

实际上,在上市之前,第四范式共完成了11轮融资,最早一笔是2016年李开复投入的。5年以来融资的路程可以看出,第四范式早已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优质资产。

“风头正盛”的第四范式难掩“气虚”

这也是第四范式走到今天,并竭力申请上市的底气。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