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薅羊毛反被割韭菜?“套路”车主的团油,必将遭受消费者反噬?

2022-03-17 15:37
摩根频道
关注

加满一箱油油多花几十块,95号油或将跑步进入9元时代的讯息上热搜后,网友们纷纷表示,“一箱油快等于一克黄金了,车买不起也开不起。”

由于乌俄战争爆发,导致全球能源动荡,国内油价疯涨。预备买车的人群纷纷表示不再纠结,将购买新能源车。而对于现有燃油车车主而言,似乎只能减少出行量或者以公共交通替代开车。

在这一大背景下,打着油价优惠口号的团油似乎迎来了春天,其业务形式刚好解决了用户加油贵的痛点。但此前团油多次因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屡遭用户投诉,团油的品牌形象似乎并不好。

在“优惠加油”上有争议的团油,究竟能否趁着油价上涨的东风扶摇直上呢?

投诉与处罚缠身,团油做不好互联网汽车能源生意?

对于车主,优惠加油的渠道有很多,比如信用卡、云闪付、公众号以及加油站,但大部分活动都是短时促销活动,并不能满足车主每次加油都可以优惠的需求,团油做长期优惠的优势得以被体现。

团油的业务逻辑与美团相似,即车主通过团油APP去合作的加油站加油,能获得一定的便利与优惠。而团油连接了上游加油站和下游车主的供需资源,从中赚取了中介服务费和广告费用,加油站虽然因为让利减少了单笔盈利,但通过走量提高了整体收入。在这一闭环中,三方似乎共赢。

那么“互联网+能源”的玩法真的是一笔好生意吗?或许未必。

据每日经济新闻在《加油站投诉遭“绑架”,团油APP被指刷单冲业绩》一文中,曝光了团油APP涉嫌流水造假和暗自吃掉商家给消费者让利的情况。

“团油APP对内部业务有业绩考核,应该是每个月每个油站要有3000元的流水,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客流量,和我(加油站老板)对接的业务员经常让我帮忙刷单,帮他完成业绩,实际上并没有人来加油。”对接人还告诉老板,刷单在团油APP上很普遍。

“刷单凑流水”、“客流量不大”侧面说明车主们对团油的接受度或许并不高,同时体现出团油员工弄虚作假的行为。

为何为车主省钱的团油客流量不足呢?或许与团油的虚假宣传有关。

日前,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布了两条关于团油APP及经营主体——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信息,其中就包含团油虚假宣传。

处罚信息显示,车主邦旗下团油APP发布的大量广告中包含“加满一箱油,用团油支付9.9元”、“消费者参加满100返100活动,消费200元收100元”、“92#汽油重回2元时代”、“今明两天油价下调至3元”等宣传内容与事实不符。

以“新人满100元返100元”活动为例,团油活动页面表示只要订单金额满100元即可获得100元加油金,绑定银行卡即可提现。但实际却大不一样,加油金必须满300元才能提现,且提现规则是1元加油金可提现0.9元,而且要想凑够300元加油金并不容易,与拼多多的套路多有相似之处。

优惠套路多导致车主在使用团油APP加油时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而这还不是团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唯一“手段”。

2021年7月19日,工信部官网公示了2021年第六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在未完成整改的APP名单日常购物类中,团油APP因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再次被点名。早在2020年10月,团油APP就已经因为涉嫌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被通报。

屡错屡犯或许可以概括团油APP的以上行为,更为过分的是,团油还曾因故意“扣除”中评和差评的选项一事被相关部门点名。

2021年9月22日,团油APP遭到两次行政处罚,具体原因是APP内设置的评价规则与标签在经历三次更新后仍缺失对应的中评和差评选项。也就是说,消费者只能评好评,而一旦在使用团油的过程中遭受不好的体验,很难通过差评来警示其他消费者。

因此,在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上,有关团油的投诉高达1418件,当然,这一系列投诉中并不排除有心人故意抹黑的可能。

虚假宣传、优惠套路层出不穷、多方面侵犯消费者权益,使用体验不好的消费者,自然不会成为团油的忠实用户,团油客流量不足的现象会发生,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更可笑的是,团油还通过虚假宣传“粉饰”自己,试图打造一个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形象。

2021年10月12日,团油因在宣传期间多次使用“合作加油站超2.5万家,占全国加油站总数20%,全球排名第三”、“三亿车主都在用”、“四亿车主都在用”等一系列广告语均被市场监管局再度点名处罚。

由上可知,团油“好口碑”、“大规模”的背后,存在着一系列的假象。在用户端口碑有争议的情况下,团油又怎么能做好双边平台的互联网生意?团油要想乘“油价飙升”的东风快速扩张,或许并不容易。

二、理想与现实落差下,团油又该如何编织未来?

团油及其背后的能链集团创始人戴震曾表示,“美团解决人吃饭的问题,而能链解决车吃饭的问题。”理想虽好,但众所众知,美团的成功史是一个烧钱史,那么团油的资金储备充足吗?

据天眼查APP显示,能链近几年的融资金额与融资频率都较高,虽然与彼时的美团有一定差距,但考虑到美团的业务覆盖较为全面,业务相对单一的团油在资金储备上或许是充足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能链四轮融资都有参与的愉悦资本正是瑞幸咖啡的幕后推手之一。

薅羊毛反被割韭菜?“套路”车主的团油,必将遭受消费者反噬?

业务单一虽然耗钱少,但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业务单一也将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获客成本和留客成本的居高不下。

没有自生流量的美团,不得不购买流量维持运转,但美团的一份流量可以为多个业务引流,大大降低了美团获客成本。与此同时,美团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粘性,也间接降低了美团的留客成本。

团油目前的业务形式较为单一,购油业务之外的车保养、车险、导航等业务尚未涉及,没有搭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这或许会带来两大弊端:运营成本高居不下,以及行业竞争力稍显不足。

首先,运营成本高居不下的弊端或许已经显现,团油虚假宣传、套路多等操作或许就是因为运营成本偏高,烧钱太快下的妥协。如果猜测成真,团油或许很难有多余的精力与资金去改变现状。

其次,用户粘性弱是团油商业模式最大的不稳定性因素,而这一因素或将导致团油的竞争力不足,难以建立稳固的行业壁垒。

工具平台用户粘性弱是“原罪”,因此,大部分工具平台都在发力内容业务,比如美团的点评、闲鱼的社区、携程的旅拍。做内容除了提高粘性外,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行业竞争力,防止在同质化竞争中被其他平台侵蚀。

但并非所有类型的工具平台都能发展内容业务,团油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无法通过辅助手段加强自身平台的行业壁垒,就很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丢失市场份额。

当下国内能源团购市场的竞争强度并不高,尤其是在加油这一品类,行业参与玩家并不多。但并不排除电气能源崛起后,巨头们顺带将加油业务囊括其中的可能。此外,由团购起家的美团也在持续加码出行业务,等其打车业务成熟后,或许也将像滴滴一样,开辟美团加油的新业务。

面对未来可能遭遇的同行竞争,团油又该如何保证自身的地位不被动摇?成为下一个美团的梦想虽好,但“互联网+能源”的道路似乎并不好走。

参考文章:

《重磅调查|加油站商家投诉被“绑架”,团油APP被指刷单冲业绩》,每日经济新闻

《“加油用团购”:能源团购将跑出第二家“美团”?》,松果财经

       原文标题 : 薅羊毛反被割韭菜?“套路”车主的团油,必将遭受消费者反噬?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汽车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