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电解槽市场有哪些新变化?
一场份额、需求、模式的演变。
近三年国内推出制氢电解槽的企业至少已有50家。从2024年开始,新旧企业都在陆续发力,推动市场格局开始变动。
无论是在市场格局上,还是商业模式上,中国电解槽市场都开始与早期市场产生了迥异的变化。
01
市场份额开始重构
近期,国内制氢电解槽市场份额出现了“稀释”现象。
据能景研究统计,2022年至2023年国内制氢电解槽市场较为集中,前3家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均在70%左右。其中阳光电源、派瑞氢能、隆基氢能等头部企业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2024年,市场参与企业明显增多。若不含中间的贸易公司,国内制氢电解槽市场有公开订单案例的企业超过20家,相较2023年接近翻番。
头部企业的份额和排名开始变化。2024年国内中标前三的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降至仅约50%(仅含公开中标案例)。中车株洲挤进前三,氢器时代、大陆制氢等也挤进10%以上份额之列。
国央企品牌开始成为电解槽市场主力。
2024年,国内制氢电解槽市场份额中,央企及地方国企品牌市占率合计达到了约60%,民营品牌市占率降至约39%,外资品牌在市场上也开始有所表现。
典型代表如中车株洲,相继获得了国华投资国华(沧州)综合能源有限公司1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等大型项目订单。
此外,上海氢器时代、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等国央企项目方的下属厂商也开始参与市场,并均在所属单位体系投资的绿氢项目中获得大型订单。
02
市场技术需求不断迭代
2024年开始,国内制氢项目市场更多地寻求“创新”式的解决方案。
一是碱性(圆形)大型化趋势开始显现。
根据能景研究统计,碱性(圆形)目前仍是国内电解槽市场需求的主流。2024年,国内电解槽招投标及订单需求中,碱性(圆形)电解槽需求约占总需求的95%。
其中,2000 Nm3/h以及3000 Nm3/h级别电解槽公开中标案例不下3项。典型如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内蒙古圣圆能源风光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二期)等,成为首批使用2000 Nm3/h以及3000 Nm3/h电解槽的项目。
二是碱性(方形)电解槽的市场份额大幅增长。
2024年国内出现了至少3例碱性(方形)电解槽中标案例,典型如内蒙古圣圆能源、金风科技、海螺水泥等开展的制氢项目。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中,碱性(方形)电解槽市场市场份额达到了约4%。
三是PEM作为碱性的互补方案,开始在绿氢项目中发力。
2024年,国内PEM电解槽公开中标案例超过10项。其中京能、上海电气等开展的规模化绿氢项目中,选择了以碱性电解槽作为主力,同时PEM作为辅助的方案。
四是AEM电解槽开始进入市场。
2024年,国内诞生了首个兆瓦级AEM电解槽公开订单,用于南方电网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此外,国内一些燃煤发电等场景也开始试用AEM电解槽,保守估计国内示范已不下5项。
03
订单获取模式开始变化
早期阶段,国内绿氢项目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电解槽供应方。随着市场验证案例增多、创新性方案尝试以及海外拓展加快等多重趋势的影响,国内电解槽订单的锁定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企业间直接签约增多。
2024年以来,国内电解槽企业在非招标项目上通过直接签约的方式,与项目方或政府达成合作意向的情况显著增加。
典型如明阳氢能、阳光氢能、中纯氢能、新工绿氢等电解槽企业签约的订单合计超过300 MW。订单意向主要来自民营企业绿氢项目。
电解槽选择考察环节前移。
国内部分绿氢项目开展时,开始将电解制氢设计方案乃至技术提供方作为项目可行性考察的重要一环。
部分项目开始在项目招投标甚至正式开工之前,提前锁定电解槽供应商,其中不乏万吨级绿氢项目。
来源:能景研究
END
原文标题 : 近期中国电解槽市场有哪些新变化?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6.20立即申报>>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6.30免费下载>>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电池新国标合规方案
-
企业参编征集立即参编>> 零碳智造·工商业光储发展蓝皮书
-
限时申报立即申报>> 0Fweek 2025工商业光伏/储能行业榜单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场景专场研讨会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工商业光储招商会及耗能企业需求对接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