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D打印设备产量大幅增长,3D打印何以如此?
很难想像,作为近些年才被广泛认识的3D打印,早在1983年就已经诞生。
2012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文,将3D打印技术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标志之一,这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然而,眼看着就可以造天造地、颠覆产业无所不能的3D打印在风靡一时之后,再一次遵循了令人无可奈何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近年来,3D打印一次次被热炒,也一次次考验着人们的耐心。
事实上,世界上到处都是前途无量、却从未真正推广的技术。那些成功普及的技术,往往得益于外部事件。无疑,对于3D打印来说,新冠疫情正是那个外部事件。
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国内B2C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的数据显示,疫情以来该平台上3D打印机的销售额和去年相比已经翻了一番,尽管今年3D打印机的海外仓备货大幅增加,但疫情之下这些备货已被抢空。其中,4月份中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大幅增长344.7%。
3D打印何以如此?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3D打印又是否春天将至?从小众走向大众,3D打印还有什么未经之路?
3D打印有所为
3D打印,顾名思义,三维打印。相较于常见的二维平面打印,3D打印有所同,也有所不同。
不论是二维平面打印还是三维立体打印,本质上都是一种打印技术。不同的是,平面打印最后以平面形状的方式将文件内容打印出来。除了传递信息,平面打印并不具备实际的功能。相比于平面打印的文件,3D打印却可以直接实现功能。
3D打印需将想要打印的物品的三维形状信息写入到3D打印机可以解读的文件,再等3D 打印机解读文件后,以材料逐层堆积的方式打印出立体形状。可以说,三维的形状就是功能的基础,打印出了形状,也就打印出了功能。
此外,与“减材制造”相对,3D打印又称为“增材制造”。对于现阶段的制造业来说,目前通常所使用的材料加工技术多为“减材制造”技术,即对原材料进行去除、切削、组装等加工,使原材料具备特定的形状并可执行特定的功能。而“增材制造”则直接将原材料逐层堆积成特定的形状,以实现特定的功能。
增材制造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三维设计和逐层打印两个过程: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为逐层的截面,指导打印机逐层进行打印。相比于传统的减材制造方式,增材制造无疑具备很多优势。
一是缩短生产制造的时间,提高效率。用传统方法制造出一个模型通常需要数天,这根据模型的尺寸以及复杂程度而定,而用三维打印的技术则可以将时间缩短为数小时。因此,相比减材制造而言,增材制造尤其适合制造形状复杂的零部件。当然,这也受其打印机的性能以及模型的尺寸和复杂程度的影响。
二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与传统的金属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机制造金属时只产生较少的副产品。随着打印材料的进步,“净成形”制造可能成为更环保的加工方式。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限时下载>> ADI电源设计基础知识白皮书
-
即日-1.30精彩回顾>> 英特尔智能移动设备参考设计发布会
-
即日-2.5立即投票>> 维科杯·2020(第三届)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
3月25日立即报名>> 【2021系列活动】-汽车电子技术在线会议暨在线展
-
4日7日预先登记>> OFweek 2021(第十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年度评选颁奖典礼
-
4月29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1人工智能在线大会暨展览会
- 经营分析及营销推广(智能制造)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
- 西南销售总监(智能制造/工业4.0) 通力凯顿(北京)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智能制造市场高级经理(苏州智能) 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制造咨询总监 北京光华博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销售经理(电子、通信、智能制造、物联网) 四川微迪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电气工程师(电气设计研发+PLC+智能制造+大学城北) 广州达客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制造总工程师 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 软件工程师Web(智能制造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昆山创新中心
- 智能制造区域业务经理HN18019 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原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 PMO经理(智能制造相关) 爱驰汽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