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互联网医疗还存在若干风险

2021-10-22 14:24
财经无忌
关注

文 | 郑贤

“在我们熟悉的那些行当里面,生意本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最大的变化已经在最古老的领域发生了,比如最保守或者是最难以变革的汽车和汽车出行领域,一批独角兽公司、一批产业破壁者开始出现。”

4年前,这番对于“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的经典论述,如今听起来更加入耳,也更为入心。

不仅是汽车领域,医疗领域也发生了颠覆性变革。

2019年,国内“互联网医院”迎来大爆发,当年11个月内新建“互联网医院”148 家,创造历史高峰。而2020 年的疫情也催生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全面发展,在线医疗需求变为刚需。

今年以来,互联网医疗领域迎来上市潮。医渡科技、医脉通成功上市,微医、叮当健康、智云健康等纷纷递交招股书。而就在10月15日,综合医疗服务平台“圆心科技”也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据企查查显示: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20日,注册资本9.54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何涛。

目前,圆心科技已完成8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腾讯投资、红杉资本、中信证券、中金资本、启明创投、鲲翎资本十余家知名机构。今年2月9日,公司融资30亿元,8月3日再融资15亿元。

其中,腾讯在A轮、C轮及E轮的投资备受外界瞩目。有媒体分析指出,“对外投资,这符合腾讯一贯的打法,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这一行业本身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对峙多年的阿里、百度均有自建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考量。不难看出腾讯投资圆心科技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圆心科技本身释放出的价值。”

那么,圆心科技本身投资价值还有多少空间存量?招股书中所提“风险因素”,又会给投资者增加多少斟酌的变量?

构建“医患药险”生态闭环

圆心科技创始人何涛在医院问诊就医时有过欠佳的“用户体验”,这促成了公司的创建。“如何通过线上管理医患方式,让就医效率都得到提升”,成为何涛思考的主攻方向。

在此之前,何涛曾是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健一网CEO,干过医药销售,当过基层医院管理者。凭借医药医疗行业多年摸爬滚打经验,何涛2015年创立了圆心科技。而妙手医生是其旗下重要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也就是在当年,处方外流市场出现了破冰局面。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医药分开改革。

随即,降低药占比、药品零加成、合理用药等一系列医改政策相继推出,正式将医药分开。这一改革成果,便是让医院用药受限,挤压医院利润。同时,部分药品因进入医院门槛提高,进而流入市场。

2017年11月1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指出,经营者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不得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等。另外,《办法》还规定,“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药品的网站不得通过网络发布处方药信息。”

这就促使互联网医疗平台只能够与线下药房结合,才能在处方药市场占得一席之地。于是,圆心科技便通过旗下圆心药房布局线下药房,向医药端延伸。

公司官网显示:妙手医生医药电商作为北京圆心科技旗下医药电商平台,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互联网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是中国医生咨询用药的专业平台。

据其官网介绍:作为妙手医生医药电商平台线下药事服务交付平台,圆心药房以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的直营200+家院边及DTP药房作为服务基础,已经建设成为全国性专业的安全用药配药中心。目前,妙手医生医药电商平台和圆心大药房已与国内外2000多家大型药企合作,为患者提供药品交付服务。此外,其还会通过妙手互联网医院的线上医疗服务和处方能力,促使患者获得远程复诊及药事服务。

目前,该公司旗下包含妙手医生、圆心药房、圆心医疗科技、圆心惠保等四大业务平台,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就医、用药、支付三大场景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公司经过6年发展,围绕患者整个医疗服务周期,形成了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医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及创新医疗健康服务,这三者构建了“医患药险”的生态闭环。其中,院外综合患者服务通过妙手医生、圆心药房开展;供给端赋能服务通过圆心医疗科技;创新医疗健康服务通过圆心惠保。作为服务后端,圆心惠保通过对患者治疗和用药数据的解析,与保险公司推出保险保障。在为患者解决支付问题的同时,提供医疗和药品服务。

由此,圆心科技依托首批进入“互联网+医疗”的赛道优势,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医疗及慢病管理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商业化难题同样未能解决

目前来看,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是圆心科技的支柱业务。

圆心科技在该业务板块拥有“妙手医生”和“圆心药房”两大矩阵。其中,妙手医生也是中国首批取得医疗执业牌照的互联网医院之一。

招股书透露:截至2021年8月31日,妙手医生的每月平均用户访问量约为4150万。“我们的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不仅向患者提供广泛的线上服务,如复诊及复诊处方,亦通过我们在13个省的门诊提供多种线下医疗服务。此外,在我们平台上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我们的互联网医院直接结算。”招股书介绍称。

而圆心药房近年来也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8月31日,圆心药房品牌旗下拥有251家药房,与超过349家医院合作,为超过120家医院公司提供服务、管理过超1700万份保单,帮助保险公司在超过60个城市推出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

2018-2020年,该支柱业务板块营收占总收益的比重分别为98.8%、97.9%以及97.5%。

此外,在供给端赋能服务方面,圆心科技已与包括130多家三甲医院在内的340多家医院合作,提供线上医院功能;在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方面,为约70家保险公司提供服务,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40余款新特药物保险产品……

尽管发展前景貌似一片大好,但互联网医疗需要面对的商业化难题,圆心科技也暂时未能解决。

根据招股书透露:2018-2020年,圆心科技分别实现营收8.19亿元、23.52亿元、36.29亿元。同期亏损分别为1.18亿元、2亿元、3.6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6亿元,日亏186万元。并且,圆心科技的亏损额仍在持续增加。2021年前8个月,圆心科技亏损4.6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77亿元。

盈利难是业内普遍现象。今年4月,微医向港交所递表。2018-2020年,微医经调整净亏损累计达20亿元。已上市的阿里健康在2014-2020年财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盈利状况同样并不乐观。

因此,外界评价称:互联网医疗一直走得很“慢”,却又一直很热。

涉及若干风险及不确定因素

在这个包含“医、患、药、险、数据”的互联网医疗大体系中,既有市场需求、资本和政策助推,又存在首诊禁止、网售处方药合规要求等医疗红线......行业内的公司,均在这场格局尚未明朗的持久战中坚守。

而政策风向,仍是影响该行业的主要因素。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就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作出部署,一举扭转了互联网医疗领域陷入冰点的局面。互联网医疗企业迎来一波上市潮,平安好医生、1药网母公司111集团等公司相继上市。

2020年因疫情导致出行受限,导致互联网医疗需求暴增。在这一年,《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等多项文件,催促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步伐。

从新成立互联网医院数量来看,仅2020年前9个月,就有244家互联网医院挂牌。而2019年全年,互联网医院共新增223家——而2016年-2017年新增数量不超过100家。目前,中国上线互联网医院已超过1100家,7700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

且从资本市场上,行业内的公司融资数十亿也比普通公司融资千万来得容易。2020年,中国互联网领域共有21家平台获得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07亿元,可见资本对其“宠溺”程度。

资本过度热捧的同时,泡沫也随之浮现。目前,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等上市互联网医疗企业股价均已较最高点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行业需要“新故事”。

而医保支付、网售处方药,则一直是关乎互联网医疗未来发展的“故事主线”。

今年2月1日起,国家医保局发布的《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和《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这也是自1999年国家建立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制度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重新构建医保定点协议管理体系。

“两定办法”明确了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申请纳入医保定点的条件,以及医保行政部门、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之间的权责关系等。其中,对业内关注的互联网医院如何纳入定点管理做了明确。

文件提出,定点零售药店可凭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电子外配处方销售药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保局在今年1月12日的相关解读中明确,处方流转与网售处方药并不能等同。目前办法中规范的是符合规定的处方可以流转到实体药店取药或由实体药店配送,网售处方药的有关政策则需要有关主管部门研究明确。

对于相关政策进一步走向的“关心”与“揪心”,也从圆心科技递交的招股书中明确透露了出来:

“我们须遵守广泛及不断发展的监管规定,倘该等监管规定出现变化或未能遵守该等监管规定,则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我们医药和医疗健康服务和产品的销售面临风险,其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处方药的销售须受到严格的审查,这可能使我们面临风险和挑战。”

而一直游走在规则边缘的网售处方药,或许就是另一只等候规范的“落地靴”。

有业内专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网售处方药是一个大概念,其中通过处方流转平台实现的网订店取和网订店送是比较规范的部分,其他的部分还需要再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业内看来,这意味着网售处方药将全面放开。

“网售处方药的细则还没有出来,标准如何确立等问题都是监管部门要研究的。”一位医药电商平台从业者告诉《新京报》,企业更多地是在观望。

财经无忌近日尝试通过妙手医生APP网购一款处方药。线上导诊接待提示“根据互联网诊疗相关规定,请您确认已在实体医院就诊且已有明确诊断,请上传医院就诊凭证。”而当勾选“复诊凭证遗失或不在身边”这一选项后,线上导诊便表示将“转接医生进行复诊及开具处方”。

约一分钟后,一位蒋姓在线医生便开具了电子处方。随后订单显示,该款处方药已经预定成功。

支付药款次日,该处方药便顺利发货。

据悉,这种“轻易过关”的操作模式,在其他互联网平台网购药品过程中同样存在。

也就是说,一旦相关部门对处方药的出售实施“强监管”,那么圆心科技等平台产品在“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方面的重要收入来源,或将存在“不确定性”。

正如圆心科技招股书所言:“我们的运营涉及若干风险及不确定因素。我们的过往经营业绩及财务表现并不预测未来表现。”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与医疗结合“路漫漫求修远兮”,需在配合监管规则的基本面上,上下求索。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