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共同富裕不只是道政治题

2022-03-18 16:20
华商韬略
关注

  永远不要低估现代中国人的创造力和可能性。

  文丨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

  前段时间在文章《2022年的中国很困难?1992年的中国难不难?》中谈到:中国经济还有倍数级增长空间,展望未来30年,中国完全有可能取得超过此前30年的发展成就。

  有读者留言表示不同意,认为中国各行各业现在都已基本饱和,甚至悲观地认为,谈现在还有过去30年那样的机会和空间,是痴人说梦。今天就这个问题再次表达我的乐观,尤其解释一下乐观的理由。

  【1】

  这个理由就是我当时在文中提到的,共同富裕。

  总书记于去年的中财委会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以来,社会各界对共同富裕的关注和探讨很多,但就我的观察,这些讨论谈分蛋糕的多,谈做蛋糕的少,从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谈得多,从经济层面谈得少。

  直接讲我的基本看法:共同富裕不只是道政治题,更是道经济题。它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承诺和政治追求,也是党和国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方略。

  无论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层面,这都是人类社会从未有过的大题目。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党创新探索出的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更优解。

  凭什么这么讲?

  因为,我们推进的共同富裕不但解决贫富悬殊,促进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而且更充分地激活生产力和生产要素,更充分地培育和壮大市场,进而形成经济可持续的更大动能和空间,为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提供更强更可持续的保障。

  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劫富济贫,也不是西方高福利,共同富裕是要共同奋斗。稍微对党和国家有关共同富裕的精神进行全盘理解,基本上就会有清晰的结论: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要创造更公平的环境,让人人都有更好更公平的机会和条件去奋斗、去创造,并且更好更公平地分享奋斗与创造成果。

  一些产业政策调整,也是指向这一方向。比如,对中小微企业持续不断的加大投入,对欠发达地区持续不断的加大投入,对一些高利润行业的调节等等。

  这一切,都是更充分地培育和壮大市场,进而形成经济可持续的更大动能和空间。

  【2】

  为什么这样的共同富裕才能更充分地激活生产力和生产要素,更充分地培育和壮大市场,进而形成经济可持续的更大动能和空间?

  以西方的高福利为例。

  它似乎也指向削弱贫富悬殊,达成共同富裕,但其富人养穷人的模式,以及由此滋生的穷人靠富人养的依赖思维,就注定了它的整个生产力和生产要素是不能被充分调动的:如果不奋斗就可以被养,那为什么要奋斗?

  其结果就是很多有能力去奋斗的人,也选择不奋斗。高福利养懒汉,最终导致整个竞争力衰退的“福利陷阱”,这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被证实。

  比如,希腊曾经搞过公务员高福利,每年14薪,40岁后就退休领养老金,但最终人口刚刚千万出头的国家,公务员上百万,却陷入经济萎缩、债务危机。

  这两年疫情中,一些国家有工作能力的人选择躺在家中等福利,也是个例子,出去上班的收入可能还不如躺在家里等,那为什么要上班?

  所以,不搞高福利,以更公平的机会和条件去推动共同奋斗来实现的共同富裕,其实质也是进一步促进和鼓舞奋斗精神,进一步激活生产力和生产要素。

  总书记一直强调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3月11日,总理也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共同富裕是要共同奋斗的,强调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有就业才有收入,生活有奔头,也为社会创造财富。只要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能够实现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一切的一切,也都表明,共同富裕,是要我们更好地干活,把活干得更好。

  我刚参加工作时,一个项目又一个项目,忙个不停。有一天,我就问我的老领导,这啥时候是个头啊。老领导说,他当年下乡没白天没黑夜的干,也问过他的领导,这啥时候是个头啊。他的老领导回答说:“想要天天吃白面,活路就得天天干。”

  换到经济上,那就是只有持续奋斗,才有持续发展。

  没有绝对的生产者,也没有绝对的消费者,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中,生产者就是消费者,消费者就是生产者。生产力和生产要素被共同富裕更充分更持续地激活,也就是消费被更充分可持续地激活,市场被更充分可持续地培育,最终成就的就是,更强的生产力,更强的消费力,是经济可持续的更大空间和更强动力。

  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动力和空间,是由大多数人的生产与消费动力和空间决定的。在用于发展经济的资源和财富总量相当的情况下,一个共同富裕的经济体,显然要比一个贫富更悬殊的经济体更具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1个人有10个亿,与100个千万富翁加起来有10个亿,财富总量没有区别,但落实到社会的生产与消费上,一定是100个人比1个人更强。1个人,他的消费到一定程度,也就那样了,但换成100个人,效果就不一样了,生产也一样。

  【3】

  造富的机制有了,那接下来就要看,中国是不是还有更充分激活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造富空间,而且是像过去30年那样的空间,甚至更大的空间?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非常有。

  且不说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蓬勃发展,会成就出现在无法想象的经济发展机遇和规模,单就中国目前已有的技术、产品、产业,按照先富带后富,发达带落后,最终共富共发达去看,其空间就已无比巨大。

  虽然我们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但14亿人中绝大多数还算不上富裕,甚至很多人还是相对贫穷。几亿人的月收入才千元左右,有的甚至不足千元。

  虽然我们的北上深已经是世界顶级大都市,但我们的很多城市,除了基础建设起来了,整个产业经济都还很落后、很薄弱,我们绝大多数农村和发达国家的农村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这众多的人,广袤的土地,是注定不能发展和富裕起来的吗?

  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还落后、欠发展,不是因为人懒或者不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缺少机会、条件。比如,人口素质,比如交通局限,信息闭塞等等。

  但现在,这些阻碍发展的因素都在被加速改变,或者已经是翻天覆地的改变,甚至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九年制义务教育,让人的素质有了根本的提升,曾经一个镇出一个大学生是新闻,现在一个村家家户户大学生也是平常。

  即便很多人担忧所谓人口红利的问题,但我以为,如果我们能把人口红利从规模红利转向素质红利,我们未来几十年的人口红利,只会比前30年更强。

  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不断落成,即便大山深处,高铁、高速公路也能抵达农户家门。2021年中国光农村公路就修了16万公里,2022年底中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提升至85%。

  互联网迅速普及,物流飞速发达,纽约的包裹能飞到重庆大山的杨家湾,曾经赶趟集都要翻山越岭几十里,现在坐在家里可以全世界买,全世界卖。

  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有了,如何更好更可持续地发展起来?

  先富带后富,发达带欠发达,政策倾斜,群体自觉,共同奋斗中走向共同富裕,而不是先富先发达的凭借先发优势,实力优势,弱肉强食,赢家通吃,通吃完了,再吐点鱼骨出来,还美其名曰高福利。这就是——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优越性和优势竞争力。

  【4】

  上次曾说过,一位没有什么高深理论和文化,却将企业做到世界第一等的海外华人企业家,曾这样表达过他对中国必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信心:

  “你不要把经济发展搞得那么复杂,它无非就是三条:一是看你有多少人,多大市场;二是看你这些人,这个市场还有多大空间;三,你这些人能不能把空间变成现实。”

  总结下来就是,你的人多不多,围绕人的需求还可以有多大,你的人是不是足够勤奋、聪明,充满奋斗和发展致富的精神,去实现这些需求。

  “发达国家差不多就那样了,而且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中国现在还有很多不富裕,甚至相对贫困的人,这些人加起来比全美国、全欧洲、全日本的人还要多,要是这些人陆续富起来,你可以想象中国是一个什么样子。”

  他说,“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勤劳,也最重视物质财富创造的。所以,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中国这样强大的动力和潜力。”

  10多年来,我一直相信这个老前辈的论断,10多年的中国发展,一直印证着他的这一判断。共同富裕,就是让“比全美国、全欧洲、全日本的人还要多的这些中国人都陆续富起来。”而且是有自我造血能力,可持续地富起来。

  所以我说,共同富裕既是一道人类社会从未有过的政治题,也更是一道人类社会从未有过的经济题,是我们党创新探索出的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更优解。

  所以我说,30年前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伟大成就与进步,今天中国人都实现了。站在今天往前看,未来30年的中国也会发展到今天的我们想不到、不敢想的程度。

  那时的中国,不但是经济更可持续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将是社会更和谐美好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奉献出新方案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这些的实现,都是来自于我们独特的共同奋斗的共同富裕之路。

  这当然不会一帆风顺地轻易实现,就像总书记强调的:“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

  但我们能从虎门销烟,从大半个国家沦丧,从各种艰苦中走到今天,就没理由不相信,我们能走到更美好的明天。

  曾经的小渔村,能变成今天的世界顶级城市,今天的我们为何不能想象,不敢相信,东北三省会超越北欧三国?

  因为东北人懒,东北人笨,还是东北更冷?

  1949年的中国铁路,只有印度1890年的水平,现在呢?

  1960年,苏联专家撤退时,赫鲁晓夫讽刺说,一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民族,还会想着去天上摘星星吗?现在呢?

  改革开放之初,有人预言中国改革开放必败;深圳特区成立之初,有人断言,深圳必败;苏联解体,有人预言中国是下一个苏联……现在呢?

  北京上海房价1000多一平,30多平居住面积就算大两居时,就有经济学家喊中国房地产泡沫了,这样的房子,绝大多数中国人100年也买不起。现在呢?

  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很多条,其中最重要一条:

  永远不要低估现代中国人的创造力和可能性。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 : 共同富裕不只是道政治题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