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解开“深圳创新密码”:惠州的跟进

到现在为止,在我所说的珠江口东岸地区创新网络中,惠州都是一个从属的、跟随者角色,没有发挥他应有的作用。虽然惠州市号称电子信息产业在广东省仅次于深莞居第三位,但在深莞惠合计接近3.5万亿人民币的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无法得到ICT产业链的总营收,只能以这个数据代之)中,惠州只贡献了4000亿,占比不到12%。

但惠州市有11347平方公里的空间,超过深圳+东莞的2倍,东岸地区最大的想象空间在惠州。

了解惠州的人都知道,惠州的改革开放,其实是自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才真正开始的。1991年,国务院批准英荷壳牌在中国沿海地区建设大型石化项目,1993年,惠州市成功使该项目选址惠州大亚湾。由此吹响了惠州改开的号角,当时惠州市甚至喊出了“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的口号。

虽然,整个1980年代的惠州,也有部分港台制造业进来投资,但其总体规模不能跟跟深圳、东莞相提并论。东莞的总量可能相当于深圳的一半,而惠州市可能连东莞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到2018年,惠州累计批准设立的港资企业才8千多家,而1997年之前,这个数据可能不到1000家。

这其中,港资企业在惠州也有经营颇为成功者,如纺织服装行业的裕泰针织、大进制衣(其主要产品即“真维斯“品牌系列服装)等,而台资则在陈江镇形成聚集。其中只有零星的电子厂。

惠州电子工业的最初发展,很大程度上不是上述零星的港台工厂进来带动的,而主要是地方国企TCL的异军突起。

TCL的前身是一间生产磁带(利用香港技术)的中外合资工厂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华南工学院毕业生李东生就是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这间工厂工作的。1980年代后期,惠州市整合该公司和其它几间小型国有电子企业,转而生产电话机,设立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当时TCL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电话机生产企业。

1991年李东生被TCl外派负责上海分公司(营销),干得不错,深得TCL当时总经理张济时的青睐,1995年,张济时退休,李东生成为TCL集团董事长。1996年李东生操盘收购位于蛇口的香港陆氏王牌彩电,进入彩电领域。1997年全国一场彩电价格大战,只有广东三虎康佳、创维、TCL和青岛双雄海尔、海信,以及四川绵阳孤狼长虹活下来,李东生和TCL已然成为中国家电巨头之一。

TCL的崛起使得惠州在短短几年内电子工业产值接连跨越中山、广州、珠海、佛山而紧衔深圳之后,1997年已位居全省第二,并进入全国电子工业五强城市。

1997年李东生率经营团队与惠州市政府签订协议,开始5年的“授权经营、增量奖股”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所谓“阿波罗计划”),2001年授权经营结束时,TCL国有资产增值率高达261.73%,TCL以629万台“王牌”彩电的销量登上了彩电行业领先者的位置。李东生及经营团队由此成为TCl的大股东之一。2004年1月,TCL实现整体上市,李东生担任董事长、CEO。

2003年之后,中国家电产业已开始走向衰落。TCL进入手机业务又做得不成功,在海外的收购(法国汤姆逊)成为财务黑洞。2006年李东生与深圳政府深度合作,在深圳财政资金支持下上马华星光电面板项目,2009年建成中国首条高世代面板线。自此,TCL的业务重心事实上已转向深圳。

正如在1990年代南海石化项目停滞不前的时候,TCL带领电子工业帮助惠州撑过难关一样。在TCL进入发展瓶颈、重心转向深圳之后,南海石化项目却柳暗花明。1998年2月16日,全国最大中外合资石化项目一一中海壳牌南海石化(惠州)项目框架协议在荷兰海牙签订,之后2000年10月28日,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合营合同在北京正式签订,标志着项目正式落户惠州。

2006年,石化和数码两大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5.2%,大亚湾成为“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园区”,惠州市成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009年,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投产,是当时中国首套单系列最大、专门用于加工高酸重质原油的炼油项目,也是国际上第一座集中加工海洋高酸重质原油的炼厂,标志着中海油惠州炼油化工一体化基地格局基本形成。

2020年4月,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正式开工。埃克森美孚投资约100亿美元,建设160万吨/年乙烯等装置。

2020年,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用8-10年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两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如果您看了上面的内容,会感觉惠州的产业及经济发展,是独立于珠江口东岸地区的自我发展。如果您指的是石化产业,确实如此。但如果说到电子产业,则肯定不是事实真相。

事实上,除了TCL之外,惠州还有德赛等地方电子企业成长起来。

而深圳和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在本地成本抬升之后,都有向外溢出的情形,而惠州是重要的承接地之一。

其实在2001年之后,就开始有零零星星的深圳电子企业开始在惠州建立工厂,尤其是电池制造等高污染的产业。2008年之后,一些著名企业如比亚迪等开始在惠州布局,而东莞的企业则开始溢出到邻近的博罗县龙溪、园洲、石湾等镇,在博罗的临莞诸镇形成集聚。东莞的制鞋企业则开始和港台制鞋工厂集聚在惠东县的吉隆、黄埠地区。

一些大型厂商则选择在靠近深莞的地区设立他们的制造基地,比如联想电脑早在1998年就在惠阳建立其华南制造基地,而将其华南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深圳。韩国三星电子则早在1992年就在惠州建立其首家工厂,2006年则在关闭其天津工厂之后,将惠州作为其在中国主要的手机制造工厂,2018年三星电子惠州工厂曾居于中国出口额第15位,出口额达579.3亿人民币,加上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成为惠州两家总产值超千亿的电子企业之一。

2008年和2015年的两波深企外迁潮,都有深圳著名ICT公司将其生产基地外迁惠州,如伯恩光学在2008年开始进军惠州,2019年在惠州实现产值378亿元,其已在惠州布局秋长、永湖、三和、淡水、良井5个生产基地,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其中良井基地占地1.5平方公里。

而深圳中集集团则在沥林镇斥资2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造基地;此外深圳正威集团则投资150亿元在博罗设立新材料制造产业园,在博罗县石湾镇建立铜产业链。

在上述的基础上,惠州才可以宣称其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数据和信息技术服务、超高清视频、5G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5大优势产业链。

2021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成功入围。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新一代电子信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4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将惠州列为核心城市。而工信部公示的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惠州共有26家企业上榜。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