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海德曼的国产机床成长攻略:专攻核心高端,利润翻倍增长
机床被称为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其性能代表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真实水平,其应用已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方面,如航空、航天、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多个产业。专业从事数控机床研发生产业务的
被误读的江苏北人:系统集成技术领先,受制下游亟待突破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作为首批获得受理的科创板企业之一,江苏北人的上市之路却长达8个月,达到科创板企业从审核到上市平均时长的2倍。系统集成商的商业本质究竟能体现出多少“科技含量”?成为江苏北人不得不反复向交易所和公众舆论解释的关键问题
NEC的MES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伴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狂潮正在以极大的声势席卷全球工业制造行业。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都指向一个核心“智能制造”
筑牢基底:工业互联网超融合应用构建智能制造新势力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发展,包括工信部等产业主管部门开展了诸多工作,在应用探索、生态构建、支撑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19年11月,工信部印发关于《“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的通知》,让许多投资者觉得工业互联网作为投资市场的热门板块之一,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小米自研产线今天正式开工 定位智能制造
C114讯 12月31日消息(安迪)小米集团副董事长兼手机部总裁林斌今天通过微博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小米自己的研发产线今天正式开工啦!”微博配图中,林斌手上拿着的是第一台小米自研产线生产出来的小米9 Pro 5G版
大飞机背后的中国科技力量
2019 年 12 月 28 日,中国商飞公司向客户公司成功交付第 22 架 ARJ21 飞机。当日 15 时 22 分,一架国籍登记号为 B-604D 的 ARJ21 飞机从南通兴东国际机场起飞,于 18 时 26 分顺利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引发热议,央视《创业英雄汇》聚焦知象光电高精度3D相机
“忙碌的生产车间里,看不到工人的身影,产线上只有一台台机械臂在忙碌,它们顺畅地实施加工、检测、分拣;设计师的桌面上一个精细工件,用3D扫描仪对准它,就能快速取得精准还原的模型;走到家门口,只要面对门锁
硬科技体检报告:近六成科创板申报企业“亚健康”
体检报告显示,185家科创板申报企业,硬科技实力得分70分以上15家。60~70分63家,50~60分83家,50分以下24家。60分以下107家,占全部申报企业的57.8%,近六成的科创板申请企业处于“亚健康”状态
未来宇航牛旼:商业航天市场不存在泡沫,2020年将像火箭般超速发展
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在中国航天60多年的积累基础上,中国商业航天作为中国航天的新生力量和有效补充,在短短四年内实现了高速发展。未来宇航是最早进入并长期活跃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机构之一,在2015年便对火箭总体制造及发射服务公司蓝箭航天进行了天使轮投资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起飞重量达870吨
长征五号未来将执行很多重大运载任务,包括明年的首次火星探测运载任务。12月27日晚,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作为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克服“拦路虎”、筑牢根基:中国联通成立工业互联网数采联盟
C114讯 12月29日消息(高娟 陈宦杰)工业互联网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业内预测,2025年之前,工业互联网每年可产生收入将达到1.1万亿以上,我国工业互联网有望达到4800亿,能为国家带来2万亿的增长
精益求精,极致创新 精极线棒助力智能制造
线棒类柔性系统最早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概念,由日本“YAZAKI 化工株式会社”开发而成。后来北美汽车公司花了1,600万美元来研究线棒产品并在汽车业内的应用,并将其作为汽车厂内的一种标准的精益物流产品系统
波音下任CEO卡尔霍恩:危机处理老手 擅长鼓励的强硬派
饱受批评的波音公司(Boeing Co)正将其未来押注在一位曾领导多家公司走出危机的工业“老兵“身上,其职业生涯始于发动机制造商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并在这家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的董事会任职了十年
星际荣耀完成500秒全系统长程试车,明年将进行液体运载火箭百公里垂直起降试验
此次试车一次走完了预冷、启动、主级工况、关机、重复使用后模拟处理等所有流程。12月25日,星际荣耀顺利完成了“JD-1”500秒全系统长程试车,这也是我国首台完成500秒全系统长程试车的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为明年实现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百公里垂直起降试验奠定了技术基础
突破亚轨道运载火箭技术难关,民营火箭星途探索首飞成功
2019年12月 25 日 16 时 5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组织了“探索一号·中国科技城之星”商业亚轨道运载火箭首次飞行。“探索一号·中国科技城之星”运载火箭是北京星途探索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型火箭
《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公开征求对《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意见。通知称,为贯彻落实《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充分发挥标准在推
做“难而正确的事”,九州云箭凭创造力脱颖而出
截至12月20日,2019年中国已进行32次火箭入轨发射,有望超越美国和俄罗斯登顶全球第一。在这32次发射当中,纯民营火箭发射仅为2次,且成功失利各占1次。从国内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发展情况来看,相较于卫星领域的迅速发展,技术壁垒更高、研发投入更大的民营火箭领域进入难度更大,因此公司数量也更少
“天琴一号”发射升空,我国正式开启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探索计划
“天琴计划”将在地球轨道上部署3颗卫星,以组成一个长臂长的等边三角形编队,成为一个空间引力波探测“天文台”。我国首颗引力波探测技术验证卫星终于发射升空了。12月20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火箭同时运载了9颗卫星,其中“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最引人关注
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智能制造领域一大爆发点
12月19日,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联合赛迪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发布“见证质量”技术白皮书,阐述当前热点技术和重要领域的行业背景、发展趋势、现存问题以及检测认证内容等,提炼质量保障的核心指标
资讯订阅
- 即日-2025.8.1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立即下载>>
- 精彩回顾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查看回顾
-
光纤涂覆机技术规格书
2025-03-31
-
光纤处理全流程技术分享(剥除、切割、熔接、涂覆一体化)
2024-12-02
-
藤仓、vytran、HXGK三大厂商参数对比,了解光纤涂覆机应用的6个金标准!
2024-11-13
-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2024-09-14
-
2024AI大模型推动新一代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2024-09-14
-
操作明白纸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