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制定AI监管框架,欧盟或将在公共场所禁止人脸识别应用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白皮书”的草案显示,欧盟正在考虑新的法规来约束人工智能的开发,以确保这些现代技术方式符合道德和伦理的开发和利用。

欧盟当局计划在医疗、城市交通等“AI高风险应用领域”引入新法规,并建议欧盟成员国能够升级涉及安全和责任划分的法律。外媒称欧盟预计在今年二月中旬,出台相关文件,但最终版本也可能会有所变化。

当下的科技设备越来越高效,AI技术应用逐渐普及,但不可避免的是我们仿佛陷入了“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怪圈。掌握的技术越先进,则会更容易地利用不可避免的安全漏洞来进行攻击。

欧盟也在考虑为政府部门、公关机构部署人脸识别技术的新规定,并表示:“在这些现有规定的基础上,未来的监管框架将具体化,包括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有时限的禁令。”

欧盟委员会认为,在3至5年的禁令期间内,“可以确定和制定评估这一技术的影响和可能的风险管理措施的健全方法”。这些条款表明,未来将在公共场所禁止公营、私营机构使用人脸识别的技术,让时间去评估这些技术所带来的风险。

准确的来说,人脸识别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方式,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指纹、虹膜、面相、DNA等)或行为特征(步态、击键习惯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

当我们通过生物特征在移动设备上被识别时,此时生物特征就是我们的银行密码。当下我们已经习惯已于使用密码来保护我们的个人帐户,可与账户密码不同的是,“生物特征”是无法修改的密码,当被第三方设备检测并记录到自身的生物特征,相当于可能让潜在的攻击者看到我们输入密码的方式或者过程。

欧盟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欧洲地区的应用已经受到各种法规的约束,包括隐私、非歧视性基本权利、产品安全和责任法,但它们可能并不完全涵盖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所有具体风险。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领先的美国同样多持反对意见,早在2019年,旧金山、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市等已明确禁止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加州奥克兰市等也在考虑通过立法来限制人脸识别技术的推广。

不仅如此,美国从民众到公司、政府,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都抱着十分谨慎的态度,如微软删除其MS Celeb人脸识别数据库、谷歌母公司Alphabet曾表达“人脸识别技术很可怕”,更可怕的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企业,会受到民众的抵制,如Facebook就因涉及人脸识别技术被提起诉讼,或将因此赔付数十亿美元。

其实在AI技术的应用中,数据安全的存储和使用数据才是关键,但即便是数据中心不会滥用用户隐私数据,谁又能保证数据中心的绝对安全呢?欧盟制定限制AI技术应用的法规,或许会暂时阻碍他们在AI领域的创新,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