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破土而出,阿里新制造的远方在哪里?

2020-09-18 14:03
曾响铃
关注

阿里新制造:能为下一个十年制造什么?

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

所谓“飞轮效应”,是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当达到一个很高的速度后,飞轮所具有的动量和动能就会很大,克服阻力维持原有运动变得很容易,而要使其在短时间内停下来则需极大的外力。

从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云、菜鸟再到犀牛智造,每一次创新,阿里巴巴所着力的方向,对未来的投资力度,都在重复着着“飞轮效应”。

三年潜行,阿里做了场未来十年制造的“超级实验”

想抓住未来,先要看懂未来的模样。

2016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提出新制造时指出,“过去二三十年,制造讲究规模化、标准化,未来三十年制造讲究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通俗讲就是工业时代的制造是看“5分钟生产2000件相同产品的能力”,未来数据时代是看“5分钟生产2000件不同产品的能力”。

2017年8月,低调启动的“犀牛智造”,就是阿里针对制造业下个十年做的一场“超级实验”——能否从新消费的供求两侧进行创新,进行精准的开发和生产,实现“按需生产”和“以销定产”。前者指从“需求”到“供给,通过消费洞察“按需生产”。后者指“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柔性化、快速生产,以销定产”,这就是官方给“新制造”的定义,也是未来制造业的趋势。

一方面,从消费趋势来看,未来年轻消费群体是消费主力军,他们的消费需求变化快,更加多元和追求个性化。如艾瑞咨询数据显示,95后网购人群更加崇尚个性、有趣、潮流,拒绝跟风。这既需要各行业提升消费洞察,精准挖掘用户需求,也需要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变得更快,满足用户需求。

阿里新制造:能为下一个十年制造什么?

另一方面,从供给侧来看,互联网电商的快速发展,带动大量新商家和新品牌的兴起,中小商家已成为互联网主流力量。他们中很多拥有产品创新优势,却限于规模较小,很难找到合适的供应链发挥自身优势。

以服装业为例,“小单快反”已成为行业新趋势,如淘宝天猫上“每周上新”的商家,高频次小批量订单和快速交付是其常规需求,也是其最大痛点。原因在于,行业工厂喜欢一次性接大单,高频次小批量订单要么排期要延后,要么成本高昂。而传统服装业做法是“以产定销”,秋装往往是夏天生产的“期货”,需少则2个月提前下单,好卖与否不好预测,且单款生产规模偏大。按天猫服装品牌棉仓CEO姚坤的说法,这就像是一种赌博,赌输了就变成了库存高企。

放眼整个行业,集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交付和小单可订四大生产能力于一体的工厂极为稀缺,因为这与传统制造倡导的规模效应违背,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就连阿里也自嘲,“犀牛工厂”是专为中小商家提供小订单的“傻子工厂”。不过,考虑到这四大生产能力是关乎整个未来生产工业的效率和消费者体验的刚需,若放在整个未来制造来看,它的规模又不可限量。

可见,“犀牛工厂”并不傻,只不过需要一场超级实验来验证,能否将这四大生产能力集齐,这才有了三年潜行。

破土而出,阿里新制造究竟“制造”了什么?

当然,阿里做新制造,并不是要自己做工厂,而是为了跑通这种模式,为中小工厂数字化沉淀技术和能力。

从服装行业切入,目前犀牛工厂已经形成了“按需定制,100件起订,最快7天交付”的核心能力,实验成果初显。而这不过是这场超级实验成果的冰山一角。响铃认为,在其背后,阿里新制造还“制造”了三大“新物种”。

1、打通供需壁垒,制造供需新接口

在传统制造中,由于供需两侧难以实时打通,“按需生产”成了无本之木,“以产定销”也就成了无奈之举。不过,“犀牛工厂”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工厂装上“智慧大脑”,从淘宝天猫、社交资讯、潮流趋势中洞察消费需求,给出品牌销售预测建议(如该款式下个月能卖出多少件等),指导生产,降低中小商家的库存风险。

此外,“犀牛工厂”通过自研柔性制造系统及物联网布局,拥有“小单快反”的供应链能力,缓解了中小商家找不到合适供应商的痛点。几个月前,淘宝主播烈儿宝贝通过犀牛工厂定制了一批“特殊的T恤”——12个星座、颜色不同、尺码不同,只生产5000件。而这在市面上,几乎没有几家可接单工厂。

阿里新制造:能为下一个十年制造什么?

通过这两方面结合,“犀牛工厂”打通了传统制造的供需壁垒,将消费者和商家的需求跟生产打通,借助弹性生产模式,让商家“按需生产”可规模化实施。

2、连接未来生产,重塑制造体系

纵观全球各国对制造业的未来规划,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物联网,本质上都是为了离用户更近,以更好满足消费者诉求为突破点,阿里新制造亦是如此。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几年前对这种理念有过总结:“企业的业务会从B2C和C2C转向C2B”,“通过数据技术实现对消费洞察,从而升级制造、产品设计、产品供给和渠道关系”。

面对未来消费者瞬息万变又个性十足的需求,如何由消费者决定消费趋势和生产量级,实现产销一体化是未来生产要思考的。

阿里巴巴犀牛智造负责人伍学刚将“犀牛智造平台”概括为“云端智造”四个字。即以阿里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底层,通过价值链端到端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以及物理的供应网络、数字化工厂、快速响应协同执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云端智造”构成了云端智造的生态血管,让需求数字可以像血液一样流遍整个供需全链路,对传统制造进行换血,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以“万衣万服”项目为例,消费者选择或设计服装款式后在淘宝下单,“犀牛工厂”通过把淘宝后台、设计和生产制造全部打通,5天内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了1万件不同的订单,满足了用户极致个性化需求。这是传统制造不敢想象的。

3、工业互联+商业互联,开辟商业新赛道

在打通供需壁垒,重塑制造体系之外,阿里新制造还开辟了一条新赛道——将商业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接通,并融合成一种新物种。

在全面to B的时代,工业互联网领域拥有巨大红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和互联网消费大国,如果能够将这两大核心优势叠加产生化学反应,将让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独有的新模式和竞争力,而这将惠及各行各业的发展。

对阿里自身来说,作为中国最大的零售平台,在商业互联网方面沉淀了众多资源,借助新制造,阿里也可以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将自身在商业互联网方面的资源注入到工业互联网,为中国制造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在破土而出的“犀牛智造”背后,围绕着新制造,阿里在产业链上游进行了全方位超前布局,这对阿里来说意义重大。毕竟只有看懂了产业链上游,才能在下个十年抢得先机。

制造服装只是起点,阿里新制造的诗和远方在哪?

虽然是从服装行业切入,但过去三年,犀牛智造不是在生产服装,而是在生产技术和模式。“犀牛工厂”也非一家普通工厂,而是阿里新制造的一个“实验工厂”。实验成功后,其技术和模式可以复制和拓展到其它更多行业,这是阿里新制造的诗和远方。

伍学刚一再强调,阿里不会自己做制造业,不会去抢工厂的生意。新制造团队中,80%都是工程师。新制造希望沉淀一套产品,一套解决方案,然后向中小工厂开放,帮助他们实现数字化,做大中国制造的市场蛋糕。技术普惠,是新制造的应有之义。

首先,从制造价值本身来看,新制造的潜力毋容置疑,资本市场对此也很认可。以服装生产行业的垂直巨头申洲国际为例,其销售额约200亿,市值却高达1600亿,比值远大于IT企业,可见资本市场对拥有此类企业期待极高。

同时,服装行业由于拥有季节属性、时尚属性等,库存问题一直是行业最大痛点。相关数据显示,商家库存造成的浪费通常会占全年销售的20%-30%,浪费非常大,这里面也有非常大的价值可以挖掘。

阿里新制造:能为下一个十年制造什么?

而“犀牛智造”作为集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交付和小单可订四大生产能力于一体的平台,其“按需生产”模式将有助于缓解服装行业库存难题。此外,作为新制造平台,其技术和模式不仅只是服务服装行业,还可以拓展到更多行业,想象空间很大。

其次,从零售商业赋能来看,未来C2M模式必定会成为主流趋势,目前各大电商零售平台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都在大力推C2M模式。而C2M模式最关键的是让产销一体化,并让“柔性生产规模化”。

以“犀牛智造”为代表的阿里新制造的落地,可从产业链上游为包括天猫淘宝在内的阿里商业平台赋能,在平台间C2M模式竞争中占据高位,也能让平台中小商家可以摆脱供应链的困境,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有助于孵化更多的新品牌,提升平台生态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平台护城河。

3、最后,从阿里战略协同来看。新制造是阿里“五新”战略的最后一块拼图,也是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重要拼图——商业操作系统反映了张勇对阿里独特To B能力的总结。作为“商业操作系统”,张勇希望阿里能帮企业客户重构11个关键商业要素,“制造”就是其中之一。新制造的落地将有利于发挥出阿里作为数字经济体的战略的协同效应。

比如新零售和新制造都是以消费者为核心,以消费需求来驱动,前者更多是从用户侧、营销侧、渠道侧进行创新,而新制造更多从供求侧创新,两大战略构建了从用户侧、营销侧、渠道侧、供求侧整个产销全链路闭环,更好地满足生态内的消费需求。

此外,新制造也给阿里新技术、阿里新能源等提供了一块绝佳的实验地,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在新制造中的应用,也能让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促进,协同发展。

“关门做三年,只是为了稳。至今不敢轻言赋能制造业。”伍学刚说。中国制造40年,沉淀深厚的经验、技术与优势。阿里做新制造,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以其技术优势,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向。如同新零售领域的故事一样,只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进入制造业,新制造的曙光才算出现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