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数据
-
新AI内存:英伟达押注,比肩HBM
在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的今天,存储技术正经历着从"被动容器"到"主动参与者"的范式转变。SOCAMM的诞生,标志着内存模块首次实现了对计算需求的动态响应能力。其同步架构通过统一时钟信号实现数据传输的
-
雷军砸下135亿,玄戒O1能否撑起小米“芯片梦”?
15岁的小米,没有了“新手保护期”。 作者 | 郝文 编辑 | 趣解商业TMT组 时隔8年,小米再次迈入手机SoC芯片自研战场。 5月22日晚,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
-
英伟达“变身”,更加需要中国市场了
老黄不想大家离开英伟达。从供应商到全球AI工厂5月19日消息,黄仁勋在亚洲最大的电子科技展会之一Computex 2025电脑展进行首场主题演讲,发布全新NVIDIA GB300 NVL72平台、NV
-
Physical AI:数据即燃料、仿真即现实
芝能智芯出品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工业、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之后,机器人正逐步从数字世界走入现实空间,而推动这场进化的核心力量,来自于对“物理AI”的深刻理解与技术落地。在这场变革中,英伟达正在扮演一位关
PhysicalAI 2025-05-20 -
英伟达神话破灭,黄仁勋访华能“救火”吗?
4月中旬,英伟达CEO黄仁勋突然现身北京,这距离他上一次访华仅隔三个月,也是美国对英伟达H20芯片实施“无限期出口管制”后的第48小时。 不过,相较于黄仁勋为何在如此特殊的时
-
从游戏到智能驾驶,英伟达有哪些技术升级?
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英伟达重磅发布了其最新一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Thor”,并同步展示了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进展与合作布局。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潜力巨大,整体规模有望达到数万亿美元
-
英伟达豪赌"物理AI":下一个风口,还是又一个GE Predix?
作者:彭昭(智次方创始人、云和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这是我的第371篇专栏文章。“物理AI”进入我们的视野时间不久,但它的进展似乎比预想中的要快,可以说目前英伟达对物理AI的“大胆押注”已经初具规模
-
英伟达正设计新款中国特供芯片,传样品六月问世
过去三年,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芯片的路径清晰可见:A800 阉割传输带宽,H20 削减张量核心数量,RTX4090D 降低 AI 算力。这种砍一刀就合规的粗暴策略,在 2025 年 4 月的禁令面前彻底失效
英伟达 2025-05-13 -

AMD:“拿捏”了英特尔,还要给英伟达“上强度”?
AMD(AMD.O)于北京时间2025年5月7日上午的美股盘后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截止2025年3月),要点如下:1、整体业绩:收入&利润,双双同比提升。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74.4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好于市场预期(71亿美元)

英伟达推开源模型,万亿市场面临新变量
作者|林飞雪 编辑|何坤 运营|陈佳慧 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 头图|网络公开用图 据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约合11037.3亿元人民币

英伟达Thor“难产”,国产芯片寻求改游戏规则
4月17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三个月内第三次飞抵北京。这一次,他的行程被外界视为一场“救火行动”——此前,美国突然宣布对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芯片“无限期出口管制”,导致英伟达被迫取消价值5

高速数据传输:构建嵌入式视觉的未来
市场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正迅速增长。随着智能设备、数据中心系统和软件的发展,企业需要数据在其技术基础设施中快速传输的同时保持适应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实时数据传输给系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谁是英伟达最强的中国对手?华为、海光、摩尔线程、景嘉微?
一、英伟达的“印钞机”神话 2024年,当全球科技企业还在为AI商业化落地焦头烂额时,英伟达交出了一份堪称恐怖的成绩单:全年营收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净利润728亿美元,同比暴涨145%

UALink规范发布:挑战英伟达AI统治的开始
芝能智芯出品 Ultra Accelerator Link(UALink)1.0规范正式发布,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领域开始有新的竞争。 由AMD、Broadcom、Google、


形势严峻:DS火爆,阉割80%性能的英伟达H20,反被中国疯抢?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目前中国市场短缺英伟达的H20芯片,一些OEM企业称,H20的库存已接近耗尽,所以采取以利润优先的原则进行,优先考虑大客户。 而这种供不应求,又催生了价格倒挂现象,搭载H20的服务器价格上涨,能够搞到H20的厂商,销售价格也上涨了

数据革命:物理AI如何重塑 AI大模型的未来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场静默却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曾经风靡一时的通用大模型,正逐渐让位于更加垂直、精准的垂类大模型。这一转变的背后,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燃料",其作用与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随着AI幻觉、数据偏见等问题的凸显,构建基于物理世界多模态数据的端到端垂类大模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追觅科技:激进跨界背后的“造梦迷航”
最近,智能清洁家电独角兽追觅科技又有新动作。 在AWE2025开幕前,追觅科技先一步于3月13日官宣:正式进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赛道以及智能厨电领域,加速布局全屋智能生态。日前,几款相关产品已在AWE2025会场亮相

英伟达GTC 2025主题演讲核心内容总结
一年一度的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又召开了,这个会算是英伟达的AI传教会了,不过又有点类似于武林盟主召开的武林大会,毕竟科技界的各路都来了,不但Meta,Open

英伟达的开源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Isaac GR00T N1会带来什么?
芝能科技出品 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全球首个开源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Isaac GR00T N1,标志着通用机器人时代的开启,也彰显了英伟达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雄心。 GR00T N1采用创新的双系

英伟达 GTC 2025:Teradyne Robotics 协作机器人
芝能科技出品 NVIDIA GTC 2025 大会上,Teradyne Robotics 携手旗下 Universal Robots (UR) 和 Mobile Industri

AI搜索火热、数据安全升温:夸克会成为“典型”吗?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新立场》已对目前由各大社交媒体构成的即时AI搜索用户心智争夺进行了分析,Deepseek放大文字内容的优势,同时小红书抖音对于视频图文内容的反向解构文字内容崛起。总而言之,即时AI搜索这一战场目前主要围绕内容形式解构以及用户生态垂直性的进化展开布局

英伟达 GTC 2025:从 Agentic AI 到 Physical AI,AI 物理化革命的五大关键
在 2025 年的 GTC 大会上,英伟达 CEO 黄仁勋以标志性的黑色皮衣登上舞台,为全球科技爱好者带来了一场信息量巨大的主题演讲。此次大会,英伟达不仅发布了多款重磅产品和技术,还全面展示了其在 AI 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深刻洞察

拒绝苹果、错失英伟达、放弃OpenAI,首位华人CEO能否终结英特尔的傲慢
作者|马霖 编辑|伊凡 七任CEO难破“技术官僚”桎梏,陈立武会是破局者吗?美国当地时间3月18日,陈立武(Lip-Bu Tan)正式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官,接替临时联席首席执行官David Zinsner和Michelle(MJ)Johnston Holthaus的职务

从AI芯片到机器人,黄仁勋一次性发布多项技术,依然没拉动英伟达股价
作者 | 叶 秋 编辑 | 章涟漪 2025年以来,英伟达股价经历了剧烈波动。 今年初,其股价走势不俗,1月7日还曾创下153.13美元/股的历史高点,但自

多方巨头宣布开源数据集,全球具身智能加速进化中!
具身智能正在数据开源的道路上奔跑。 在具身智能领域,数据对于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以增强和优化机器人能力至关重要,但数据采集成本高昂、数据采集效率低、数据通用性差等因素极大限制了具身智能的发展

DeepSeek掀起算力革命,英伟达挑战加剧,ASIC芯片崛起
编者按:芯事重重“算力经济学”系列研究,聚焦算力、成本相关话题的技术分析、产业穿透,本期聚焦ASIC芯片自研与产业链研究。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作者:由我、苏
市值减少1.12万亿美元,英伟达的资本狂欢是否走到尽头?
文/杨剑勇 过去两年,英伟达在资本市场表现相当亮眼,堪称地表最强个股,市值一度达到3.73万亿美元,甚至有机构分析师预计有望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令人惋惜的是,今年大幅回调,相比最高市值减少1.1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万亿),当前市值只有2.61万亿美元

为激光雷达正名,禾赛2024年财报数据很好看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让我们一起回顾整个2024年令人兴奋的旅程。” 3月11日,禾赛科技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Meta计划建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而微软项目“刹车”
前言:2025年全球科技巨头在AI算力布局呈现显著分化:Meta宣布启动超20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建设计划; 而微软作为OpenAI核心支持方,却在同期突然取消部分AI数据中心租约

Marvell 塌方、英伟达蛰伏?博通来当定海神针了
博通 BROADCOM (AVGO.O) 北京时间 3 月 7 日凌晨,美股盘后发布 2025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 2025 年 1 月): 1、整体业绩:再创新高,偿债能力持续好转。博通 BR

接住数据的“泼天富贵”:中东、东南亚凭什么?
作者 | 唐飞编辑 |李小天DeepSeek一石激起千层浪。爆火短短一个月时间,国内从科技大厂到政务部门、从手机厂商到汽车企业,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DeepSeek。国外大厂亚马逊、英伟达、微软等也已上线部署支持用户访问R1模型,并且DeepSeek APP在全球多个地区应用商店的下载榜中登顶

2025自动驾驶数据标注企业TOP10揭秘:谁在数据海洋中乘风破浪?
引言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仿佛看到了一辆辆智能汽车在数据的高速公路上飞驰。 而这些智能汽车,正需要海量、精准的数据来“导航”。 日前,创业邦首次启动自动驾驶数
这家企业获2025自动驾驶数据标注企业TOP1?
近日,由创业邦发起评选的“2025自动驾驶数据标注企业TOP10榜单”正式揭晓,曼孚科技凭借行业领先的产品技术方案以及卓越的市场影响力登顶榜单TOP1:作为国际知名的创新生态服务平台,创业邦在本年度首次启动关于自动驾驶数据标注榜单的评选,旨在挖掘这一新兴行业在新一轮变革中的创新力量

英伟达跌到,DeepSeek吃饱
2025年2月27日,英伟达发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 公司报告称,Q4收入达到了393亿美元,其中净利润220.91亿美元,同比增长80%

英伟达财报逆势狂飙:AI芯片霸权下的“算力焦虑”与DeepSeek挑战
LAIKA 2025/02/28 财报神话VS东方算法 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北京时间2月27日凌晨,备受瞩目的全球“AI

英伟达想并购赢下AI时代
作者|张尧编辑|胡展嘉运营|陈佳慧头图|英伟达官微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DeepSeek引发的海啸,并未让英伟达一蹶不振。2025年1月底,DeepSeek发布的开源模型R1,仅

华为芯片+Deepseek,要替代英伟达+OpenAI?
如果关注AI产业的人都清楚,以前在AI领域,英伟达+OpenAI就是王炸。 英伟达提供AI芯片,拿下了全球94%的数据中心份额,AMD、英特尔完全不是对手,真正的一家独大。 OpenAI提供AI模型,全球也找不到对手,其它厂商们,都是跟在OpenAI后面学它的,模仿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