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
-
辅助驾驶公司,向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动手了
作者|向欣 一场针对机器人产业链上游的卡位战,正在打响。 这一次,辅助驾驶的头部企业出手了。 今年 3 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正式切入机器人赛道,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艾摩星机器人。 仅仅两个月后,艾摩星机器人就宣布,将收购一家智能一体化关节公司的大部分股份
-
从郭露西到王兴兴,“90后”创业者如何主导全球价值链重构?
《福布斯》2025全球亿万富豪榜揭晓时,历史正在完成一场静默的交接。 马斯克、扎克伯格等互联网时代的“造富图腾”依然屹立潮头,但榜单背后涌动的暗流已悄然转向。 AI数据标注独角Scale 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andr Wang,成为最年轻的白手起家亿万富翁
-
-
被誉为影视特效制作公司,是众擎和宇树的福报?
昨天是宇树,今天是众擎,明天还会有新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冠上“影视特效制作”的标签。位于技术奇点的前夜,质疑与戏谑实为产业成熟的必经阵痛。当下一家"影视公司"登上热搜时,或许正是行业迈向信任共识的关键一步
-

AI也有价值观?Anthropic公司最新研究方法揭示Claude价值取向
编辑:北辰,机智流AI小编 引言:AI真的有价值观吗? 在通向AGI的道路上,AI承担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任务执行,而是包含更多的决策工作。在很多对话中,用户不再满足于只是寻求简单的事实答案,而是寻求AI给出包含有主观价值判断的回答,而AI也要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进行权衡

关税重锤科技股,这家公司靠“宅家焦虑”狂赚100亿
作者|韩笑,编辑|伊凡 生存游戏的规则永远在变,只有适应者能走到最后。 全球股市由于关税的风波起伏不安,科技七巨头的抛售集中程度大幅提高

人形机器人周报 | 4月16日: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拓展应用场景
芝能科技出品 本周机器人行业热点频出,在产品展示、企业合作、技术标准以及市场布局等多个维度取得显著进展。各大企业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相关项目,从技术研发到应用场景拓展,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0人要创下10亿估值,2人公司的“卧室项目”为何被创投疯抢
作者|Xuushan 编辑|伊凡 伟大的公司总是诞生于不易察觉的角落。 “人们用不到10个人,就能获得每年100万美元甚至1000万美元的收入,这在早期风险投资中前所未有。” 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著名硅谷加速器Y Combinator的CEO Garry Tan表示

再获超7亿融资,自动驾驶公司Nuro估值缩水超30%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Nuro又拿到了一笔融资,不过估值相比此前却有所下滑。 当地时间4月9日,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Nuro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1.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5亿元)后,其估值达到60亿美元

突发!20人的小公司,卖了数亿美元
作者丨华泰诗 英伟达买下了阿里前副总裁创办的公司。 4月8日消息,英伟达完成了对GPU租赁商Lepton AI的收购交易。 Lepton AI由阿里前副总裁贾扬清创立于2023年,团队约20人

半年迭代!挪威1X公司NEO Gamma,家用机器人新变革
芝能科技出品 挪威机器人公司1X继2024年发布NEO Beta后,仅隔半年于2025年推出了新一代家用人形机器人NEO Gamma。 作为专为家庭环境设计的人形机器人,NEO Gamma不仅在外

AI公司云知声冲刺港股IPO,估值约90亿元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文|曲奇近日,“AI独角兽”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知声”)再次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一家被制裁公司如何用代码改写全球科技鄙视链?
引言 日前,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感叹:“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征服了他们涉足的每一个市场。”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华为在全球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无人车

OpenAI背后的神秘推手!这家公司如何用代码“喂养”AI巨兽
作者|Eric,编辑|伊凡 谁在喂养“AI巨兽”? 3月19日,OpenAI在其开发人员API上推出了o1-pro——o1推理AI模型更强大的版本。

自动驾驶并购狂潮:中国公司知行科技深夜出海,德国百年老店被"打包"?
引言 最近,自动驾驶领域那可是热闹非凡,一场并购风暴正在悄然袭来!这背后到底有啥大动作,又会给我们未来的出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今天,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就一起来唠唠。(参考阅读请点击:《

从230亿被拒绝到加价100亿敲定,谷歌为何非买下这家神秘以色列公司?
谷歌史上最大收购案 3月18日,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被确认将以32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云安全初创公司 Wiz。交易完成后,Wiz将并入谷歌云业务。这也成为谷歌并购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 这是Alphabet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也是2024年网络安全领域最大的一笔交易

揭秘Airbnb黑马工厂:前员工创业成功率为何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作者|Lexie 编辑|伊凡、Lu 硅谷上演“出Airbnb”记 在Airbnb的硅谷总部,一楼天井的塑料泡沫云朵雕塑悬浮于空中,与110平方米垂直植物墙共同构成"室内森

两位华人创业者逆袭,手机摄像头改写美军百年夜战规则
作者|Eric编辑|伊凡 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 美国国防部正在硅谷寻觅技术公司。 今年2月,硅谷AI初创公司Deepnight宣布完成由Initialized Capital领投、Y Combinator(YC)跟投的5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前华为天才少年做会骑车的机器人,公司估值70亿
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蛇年春晚最有意思的节目,一定非机器人跳舞莫属。就算是遥控或预编程,机器人能够做出如此复杂的动作,在五年前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其制造商宇树科技也因此火爆全网

这家具身智能公司半年吸金5亿,要做“地面版大疆”
作者|凌霄深圳具身智能公司,又融资了。3 月 6 日,逐际动力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多位老股东跟投,半年累计完成5 亿元A 轮系列融资。自 2022 年成立以来,逐际动力已完成四轮融资,投资方分为两类

第一批倒闭的AI明星公司,已经出现了
在AI狂潮之下,明星公司只是少数。01已有第一批AI公司,倒在黎明前众所周知,AI公司需要孤注一掷,但往往代价也是巨大。一个数据相当夸张:2024年上半年,国内新注册的AI企业超过23.7万家,但与此同时,有超过8万家AI企业陷入倒闭或破产的困境

一夜爆火!Manus问世,90后出品,相关上市公司涨停
洞悉商业本性,直击企业核芯 主笔|李平 3月6日凌晨,一支来自中国的团队正式对外发布通用型AI Agent(智能体)产品Manus,这也是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 Manus的出现,在科技圈和投资圈引起了广泛关注

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即将融资超100亿
作者|向欣 今年 2 月初,摩根士丹利发布了最新研报《Humanoid 100》,梳理了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的 100 家核心上市公司。在大脑这一类别,美国企业数量最多,技术上也最领先。 最

三掌门再创业思考:奇瑞出海,小鹏当家,理想AI
作者 | 杨 璐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汽车掌门人?如何在转型期握好方向盘?如何在AI时代下再创业

科技界的哪吒在哪里 中美大厂高管创业PK
如把科技行业比作浩瀚星空,在时代的脉冲下,总有一些璀璨星辰选择离开原有的星系,独自闪耀,成为引领新变革的领航者。 最新的动向是,OpenAI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这位被誉为&ldq

一线直击!AI奇点、出海狂潮,华人创业帮的硅谷狂飙
访谈|Xuushan 蔓蔓周 作者|Xuushan 编辑|Evan “ 疫情后首批硅谷创业的华人,都怎么样了? ”2022年初夏,上海封控刚结束不久,石一站在繁忙的浦东机场,手中握着一张机票,目的地是美国旧金山机场

自动驾驶 “剩者为王”?美国仅存的上市无人驾驶公司 Aurora,是行业曙光?
引言 家人们,最近自动驾驶领域有个大瓜! Aurora 公司的股票在 1 月那叫一个跌宕起伏,就跟坐过山车似的。 这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厄姆森放话,Aurora 马上就能实现无人驾驶卡车的商业化啦,但想盈利还得等上好几年

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老炮”创业第二站
作者 | 辰纹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造一台人形机器人,或许正在成为2025年最炙手可热的事情。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伴随着大模型应用的深入,具身智能概念被点燃,其中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大量自动驾驶大佬的转行加入

千万收入已确认,这家机器人大脑公司疯狂吸金
作者|向欣 2025 年开年,具身智能赛道上,杀出一匹研发机器人「通用大脑」的黑马。 1 月 7 日,致力于研发具身大模型的智平方科技宣布已完成数亿元 Pre-A 轮战略融资。 本轮融资由达晨财智与敦鸿资产联合领投,基石资本跟投

大模型中标量一年翻了18倍,市场被这些公司瓜分
作者 |朱朝阳来源 |零壹智库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狂飙突进的一年。零壹智库发布的《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第2期)》显示,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中国大模型指数从100点基数增长至260.16点,增长了1.60倍,月均复合增长率达7.07%

罗永浩最后一次创业产品内测,J1 Assistant胜算几何
前言: J1 Assistant继承了锤子时代对设计和体验的追求,或许这一次,罗永浩的理想主义能够迎来他的春天。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北美创业新秀们,倒在了2024
作者|Amelie,编辑|蔓蔓周 2024倒下的那些科技巨人 新年伊始,这个冬季的裁员潮还在继续。 根据独立裁员追踪机构Layoffs.fyi 的数据,继前两年大幅裁员后,2024年美国457家科技公司裁员超过13万

英伟达为什么收购初创公司Run:ai?
芝能智芯出品2024年,英伟达以7亿美元完成了对以色列AI初创公司Run:ai的收购,这一交易不仅成为业界焦点,更引发了关于其战略目的和未来规划的深层探讨。Run:ai是一家专注于GPU调度技术的公司

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盯上人形机器人
作者|凌霄 谷歌、英伟达、OpenAI 都卷入人形机器人浪潮的时候,苹果也悄悄下场布局人形机器人了。 没有官宣、没有具体计划释出,消息是一位曾在苹果实习,现在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生的 Daehwa Kim 透露的



华为哈勃投资,这家智驾公司四次递表终圆梦港股
作者 | 叶 秋 编辑 | 章涟漪 四次递表,这次赛目科技终于要圆梦港股。 12月31日,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技术公司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行业深度研究】拿下9号牌照,张一鸣二次创业启动?
作 者 |梦萧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BT财经数据通正文共计3349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让张一鸣和雷军产生交集的,是字节、小米共同盯上了AI眼镜。近日,在火山引擎大会上,字节展出了1199元的AI耳机、AI水族管家、AI玩具,甚至还有即将在2025年上线的AI电饭煲

OpenAI终于做出了唯一正确的选择:成为盈利性公司
大约24小时之前,OpenAI公布了全面重组的计划:它将成立一家盈利性公司,所有商业经营资产及人员都将置于这家盈利性公司的管辖之下;原有的非盈利组织将成为盈利性公司的股东和合作伙伴,专注于与AI相关的伦理、社会公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