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被誉为影视特效制作公司,是众擎和宇树的福报?
昨天是宇树,今天是众擎,明天还会有新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冠上“影视特效制作”的标签。位于技术奇点的前夜,质疑与戏谑实为产业成熟的必经阵痛。当下一家"影视公司"登上热搜时,或许正是行业迈向信任共识的关键一步
-
上海车展的三个关键词:辅助驾驶、性价比,AI生态
文/王慧莹编辑/马军今年的上海车展少了几分喧嚣。“车圈顶流”小米创始人雷军和小米YU7的缺席,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虽成为本届车展的焦点人物,却没有了“坐车顶”的故事
-

AI也有价值观?Anthropic公司最新研究方法揭示Claude价值取向
编辑:北辰,机智流AI小编 引言:AI真的有价值观吗? 在通向AGI的道路上,AI承担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任务执行,而是包含更多的决策工作。在很多对话中,用户不再满足于只是寻求简单的事实答案,而是寻求AI给出包含有主观价值判断的回答,而AI也要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进行权衡



谁是英伟达最强的中国对手?华为、海光、摩尔线程、景嘉微?
一、英伟达的“印钞机”神话 2024年,当全球科技企业还在为AI商业化落地焦头烂额时,英伟达交出了一份堪称恐怖的成绩单:全年营收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净利润728亿美元,同比暴涨145%
中国AI大模型独角兽即将IPO,估值超200亿
前言:在大模型的竞争方面,未来三年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3年中国NLP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年增长率为30%,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在竞争格局上,尽管全球尚未出现绝对的市场领导者,市场也未被单一企业垄断,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提升至国家间的竞争层面

关税重锤科技股,这家公司靠“宅家焦虑”狂赚100亿
作者|韩笑,编辑|伊凡 生存游戏的规则永远在变,只有适应者能走到最后。 全球股市由于关税的风波起伏不安,科技七巨头的抛售集中程度大幅提高



海康威视发布多模态大模型AI融合巡检超脑,为千行百业带来安全守护
无论是地下300米的煤矿、绵延千里的输电走廊,还是车流不断的加油站、繁忙运转的中央厨房……安全始终是千行百业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多模态大模型为安全管理数字化带来技术革新,基于

智驾,没有理想主义

人形机器人周报 | 4月16日: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拓展应用场景
芝能科技出品 本周机器人行业热点频出,在产品展示、企业合作、技术标准以及市场布局等多个维度取得显著进展。各大企业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相关项目,从技术研发到应用场景拓展,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不是所有AI都叫"业务型AI":解码易路iBuilder管理平台的38个预置智能体
当ChatGPT掀起全球AI热潮,人力资源领域正站在技术革命的十字路口。企业管理者们面临一个关键抉择:是盲目跟风投入重金自研AI系统,还是选择经过验证的成熟平台稳健推进?本文将从当前企业AI应用的误区
【洞察】三重因素推动特种机器人市场增长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超140亿美元
在军事、应急救援、核工业、矿业、石油化工等领域,特种机器人能够替代或辅助人类完成危险、繁重或复杂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特种机器人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

自动驾驶中基于规则的决策和端到端大模型有何区别?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在路径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2020年左右,业内还是非常看好车路协同的方向,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落地,单车智能成为主要选择。在自动驾驶架构的选择上,也经历了从感知、决策控制、

AI三部曲,第一部番外篇:要成大事,需有“贤”有“钱”
前文讲过,目前在中国,要进入AI研发的第一梯队,至少要具备四个要素: 1.有基础大模型的底层研发能力; 2.有不断能够追赶潮流的持续应变能力; 3.要有亿级日活的C端应用支撑; 4.要有客观利他的宏大生态; 但是,这仅仅是进入第一梯队的门槛
豪掷巨款收入囊中!半导体巨头盯上边缘AI/端侧AI明星企业
作者:Sophia物联网智库 原创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全球技术浪潮的同时,另一个更为“低调”却同样关键的技术方向正悄然崛起,那就是边缘 AI,或者说有个今年更为流行的名字——端侧 AI

MiniMax没有B计划
撰文 | 郝 鑫 编辑 | 吴先之 DeepSeek已经成为了漂浮在AI六小虎上方的幽灵,被比较成为了他们逃不开的宿命
AI时代,所有行业都值得再做一遍
AI似乎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光怪陆离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之下,人们看待所有行业的方式都不再是互联网式的。 正是因为人们跳出了互联网的牵绊,因此,在很多看上去业已尘埃落定的行业,开始有了新的起色,开始有了新的可能性

10人要创下10亿估值,2人公司的“卧室项目”为何被创投疯抢
作者|Xuushan 编辑|伊凡 伟大的公司总是诞生于不易察觉的角落。 “人们用不到10个人,就能获得每年100万美元甚至1000万美元的收入,这在早期风险投资中前所未有。” 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著名硅谷加速器Y Combinator的CEO Garry Tan表示

再获超7亿融资,自动驾驶公司Nuro估值缩水超30%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Nuro又拿到了一笔融资,不过估值相比此前却有所下滑。 当地时间4月9日,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Nuro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1.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5亿元)后,其估值达到60亿美元


突发!20人的小公司,卖了数亿美元
作者丨华泰诗 英伟达买下了阿里前副总裁创办的公司。 4月8日消息,英伟达完成了对GPU租赁商Lepton AI的收购交易。 Lepton AI由阿里前副总裁贾扬清创立于2023年,团队约20人

半年迭代!挪威1X公司NEO Gamma,家用机器人新变革
芝能科技出品 挪威机器人公司1X继2024年发布NEO Beta后,仅隔半年于2025年推出了新一代家用人形机器人NEO Gamma。 作为专为家庭环境设计的人形机器人,NEO Gamma不仅在外

不能谈智驾,上海车展未必要凉?
智驾出事故,受影响的不止是小米汽车,而是整个汽车行业。 最直接的冲击是,4月23日将开幕的上海车展里,各大车企未必敢于以智能驾驶作为展台的传播重心,甚至是不想去提及。4月2日前后,我们和很多车企

AI公司云知声冲刺港股IPO,估值约90亿元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文|曲奇近日,“AI独角兽”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知声”)再次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自动驾驶盈利困局:文远知行五年目标“难以预测”,未来有多远?
引言 自动驾驶技术被誉为未来交通变革,但商业化落地却步履维艰,盈利难题横在前面。 近日,文远知行CEO韩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计划在五年内实现盈利,但同时也坦言,受政策、市场接受度和商业合作不确定性影响,具体时间“难以预测”

只剩7家车企自研智驾,蔚小理还有必要坚持?
“现在有超过一半的车企高层,每天都要吃助眠药才能睡觉。”在前不久召开的2025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在发言中指出。 实际上,在这之前不久,吴
在线教育退潮,硬件增长哑火!网易有道押注AI!
当在线教育行业告别往昔野蛮生长的炽热浪潮,步入深度洗牌与转型的阵痛期,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境遇犹如冰火两重天。 高途教育虽收入增长显著,但盈利压力巨大。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高途教育实现营收45.54

2025上海AWE展会总结:AI满天飞、机器人遍地走、家电学会了主动服务...
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佘凯文 前不久,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2025AWE)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作为全球三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会之一,这场以“AI科技、AI生活”为核心的盛会,不仅是一场技术与产品的展示,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生活形态的预演

融资超8亿,这个具身智能玩家异常生猛
作者|向欣 白雪 1.2 亿美金,约合人民币 8.6 亿元。 具身智能初创企业它石智航,创下了中国具身智能天使轮最大融资额记录。本笔融资将主要用于它石智航产品和技术研发、模型训练、场景拓展等方向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一家被制裁公司如何用代码改写全球科技鄙视链?
引言 日前,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感叹:“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征服了他们涉足的每一个市场。”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华为在全球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无人车

具身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上有何相似性?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预期不断升温,具身智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宇树科技为代表的国内具身智能企业在2024年也迎来了爆发期。具身智能不仅在外形上模仿人类,更在功能、交互和智能化方面不断突破传统限制,逐步向“人”迈进
“张江引擎 人形启程”,AI 机器人开启上海进化新范式
当AI从虚拟算法跃入物理世界,机器人正以技术攻关、产品迭代、场景落地为着力点,为上海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在张江机器人谷这片创新热土上,青龙机械臂在产线精准起舞,开普勒物流机器人走出仓库化身

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自研大模型还有必要吗?
最近这一段时间,无论是谁都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这就是DeepSeek彻底火遍了全网,这个国产大模型所带来的冲击一点都不比当时ChatGpt推出的时候差,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接入DeepSeek,似乎如

美光:“东风” 是不远,但等风有风险
美光科技于北京时间 2025 年 3 月 21 日早的美股盘后发布了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截止 2025 年 22 月),要点如下: 1、划重点:回血幅度还不错。作为重中之重,下一季度(25

OpenAI背后的神秘推手!这家公司如何用代码“喂养”AI巨兽
作者|Eric,编辑|伊凡 谁在喂养“AI巨兽”? 3月19日,OpenAI在其开发人员API上推出了o1-pro——o1推理AI模型更强大的版本。

自动驾驶并购狂潮:中国公司知行科技深夜出海,德国百年老店被"打包"?
引言 最近,自动驾驶领域那可是热闹非凡,一场并购风暴正在悄然袭来!这背后到底有啥大动作,又会给我们未来的出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今天,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就一起来唠唠。(参考阅读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