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OPPO不缺钱,为什么要上市?

OPPO不需要上市,只是需要跟进智能手机行业的变化,或者说成长

文/智物

“段永平不造车”

36kr的独家报道《OPPO改革股份激励制度,或筹谋上市》,从薪酬体系改革、审计师进场、段永平回国、造车传闻等等迹象,做了一个推论。OPPO正在谋求登陆资本市场,上市。

这不是一个近期才有的传闻。两天前,另外一家媒体也在传闻中提到了OPPO,段永平回国,联合OPPO、vivo造车。

“段永平亲自造车”的传闻引致段永平本人亲自出面否认。正如此前公众号《常青》(微信公众号:常青商业笔记)所分析,段永平绝对不会上演某些人的创始人归来的戏码。

既往的发言来看,段氏与迈克戴尔、杨致远、柳传志、杨元庆有极大的不同。这些曾经上演过王者归来一幕的创始人,多数都认为自己可以比职业经理人更强。所以,当公司处于危难时刻,杨致远、柳传志、戴尔,会重新回归。

问题是,段永平从未将OPPO、vivo的成功揽于一身。几个月前,段永平还曾经回应过,OPPO、vivo后来的成功,与自己的关系并不大。

段氏可能内心深处,从未认为,自己作为CEO比沈炜和陈明永辉更好。那为什么要回来呢?

就像他最近几年经常说的一句话,他认为,作为苹果的CEO,库克比乔布斯做得更好。并不是他不喜欢乔布斯,而只是从一个职业投资者的眼光来看,看到了两个人各有擅场的现实而已。若果然,OPPO、vivo身处绝境,段永平最大的可能性,不会是回公司,去代替陈明永、沈炜做战略、管理,而是帮助团队将公司关门。

此外,段永平至少有两次以反问的形式,表明自己对所谓的智能汽车商业模式的怀疑。众所周知,智能手机的商业价值和模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用户越来越长时间的使用和依赖。但是,如今的智能汽车似乎还未见到这一可能性。

段永平曾问:没事的时候,用户待在车里做什么?当段永平造车论传闻出现,他上传了自己和一辆高尔夫球车的合影,幽默地回应,这是“段永平和他的汽车”。

OPPO的股票“黑市”

在36kr的长文当中,提到了OPPO目前存在的“股票”市场。过去多年,这一话题,非常意外地没有受到外界的关注。华为所创的虚拟受限股制度,为外界所熟知,但是,步步高系的全员股票机制,被外界难以理解地忽略了。

如今,华为虚拟受限股已经成为舆论中,华为巨大成功的保障。同样的分享机制,在步步高系也一直存在,可能比华为公司更为彻底。

36Kr援引OPPO员工的话称,内部员工将其称为“黑市”:买卖在一个QQ群中,卖卖者自行议定价格。表述者、作者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表述,在当下的金融环境之下,存在的巨大、潜在的争议。

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利益分享机器,不应该有这样不严肃的名词。

华为公司用了数十年的时间,精心设计,推演这一股票、分红机制,最终,在一场意外的外部力量帮助下,让华为股票变成一种合理的存在。

36Kr引述陈明永的内部信称,现行的这套奖金购股方案既没有让员工产生强感知,也不符合业界的普遍实践,简言之,股权在吸引、保留人才上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该信指出的一个方向是,以后中层以上的OPPO员工,OPPO股票将会成为其薪酬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OPPO的计划是,引入更为公开的股票激励方案。并且,OPPO的HR人士在与OPPO员工沟通时,也明确提及OPPO有未来的上市计划。

这是36Kr推断,OPPO意图上市的一个重要证据。

原有的股票机制不合理,改进起分配形式的想法非常自然。这一话题的另外一面是,华为公司曾经长期排斥将其资产上市,认为资本市场的一次性暴富现象也非常不合理。OPPO必然知晓,距离OPPO公司不远的一家深圳上市公司,居然抛弃了资本市场公开的股票激励体系,转而向华为学习,实行所谓的虚拟受限股机制。股市之外,再造黑市。

激烈变革不断,陈明永的目标是什么

“好生意,不缺钱。”这是步步高系高管经常提及的一句话。这一句的言下之意,步步高系的公司无须为募资上市。

OPPO其实并不缺钱,OPPO的现金储备,应该是消费电子行业最多的几个公司之一。坊间传闻,OPPO的现金储备,并不输给已经港股上市的小米集团。

最近两个季度,小米集团净利润都超过了60亿人民币。OPPO在国内市场的规模远远领先于小米,手机均价是小米的3倍左右,理应比小米有更好的利润,无论是互联网增值业务,还是硬件。

近期,OPPO的种种调整,断不是生计考量,而是与其战略发展相关。16年快速成长的OPPO,外界广泛误读其成功,简单解读其渠道、营销。

上市能给OPPO带来什么?普通员工强调薪资待遇,而中高层管理团队,强调其与公司命运,经营表现挂钩。OPPO薪酬体系改革的方向,与当前华为的薪酬体系原则异常接近。

华为当年战胜海内外通信设备厂商,并非是靠着俗议中的艰苦奋斗,其薪资待遇、股票体系给华为团队,尤其是高管的激励体系也相当到位,远远超过海外已经上市的同行。

陈明永需要一套新的激励体系,去冲击新的目标

过去三年当中,陈明永特别喜欢用“变革”这个词。从产品、技术,到组织结构,陈明永都不停地说变革,做调整。当陈明永公开说自己要进入电视等领域的时候,段永平公开说自己看不懂,对OPPO的做法表达不同意见。

陈明永以他的风格公开回应说,段永平看不懂很正常。从最近两年的进程来看,陈明永大开大合的布局,至少未见全功。

近期的OPPO开发者大会上,OPPO高管团队对外阐述其战略表述为:面向未来万物互融时代,终端会越来越多样化,手机,手表,耳机,电视,智能眼镜,智能车机等服务的演进,将从过往的以终端为中心,到以平台为中心,最终演变成以人为中心的泛在服务,一切无缝、无感、随人流转。

在股东、员工利益诉求的推动之下,不满足于一家单纯的产品公司,追求更高的平台和成长,是OPPO十分必然的选择。

OPPO表述也让人感到眼熟。从IBM、到乐视,到华为,以及小米,都有类似的表述内容。这也与大洋彼岸美国科技巨头的实践方向也非常类似。苹果公司以极为开创性的硬件创新,成就平台,链接服务和用户。紧随其后的亚马逊、谷歌、Facebook,则都想将其创新性的近乎垄断的互联网服务,落地到独有的硬件上。

乐视、华为、小米相似的战略,结果截然不同。不同企业,执行中的管理,供应链各方面的能力,各有不同,背景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角度。其中的一个解读是,每每新技术、新产品、新机会出现,拥有最强、最有效分享机制的华为,总是有最好的表现。

或许,这是陈明永此刻推动薪酬体系变革的原因,但未必需要上市。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