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青岛迎来将“奢望”变为现实的黄金机遇

2021-11-12 10:30
青记智库
关注

在十四五规划首次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作为主要目标后,各地数字经济发展纷纷进入了快车道。

10月18日,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得到凸显。会议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不仅点明了方向,更传递出强烈信号。这意味着,所有城市都将在数字经济维度中,寻找自身的坐标。在此助推下,继消费互联网时代之后,城市或将迎来一次新的洗牌与分野。与消费互联网模式的普适性不同,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没有统一模板。行业不同,企业各异,不同企业的“数字化”都将独一无二。

青岛很早就意识到丰富的制造业场景,是进军数字经济的先天优势,而且背靠工业强省山东这棵大树,可延展的空间相当大,因此强力布局工业互联网。经过这些年的“抢跑”,青岛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已经很清晰,工业互联网与智慧城市齐头并进。不过,企业数字化改造、核心技术以及软硬件配套等短板亦逐渐凸显。对青岛来说,短板的暴露并非坏事,说明青岛的数字经济已经走到了一定深度。前些年,曾有人提出“青岛能否成为下一个杭州”,探讨消费互联网成就杭州,工业互联网能否让青岛涅槃。如今,中央顶层利好传来,加之此前积累的基础,青岛迎来将“奢望”变为现实的黄金机遇。

1数字经济的潜力与韧性,在杭州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年前三季度,杭州实现生产总值(GDP)13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其中,数字经济独领风骚,核心产业增加值3521亿元,同比增长14.8%。已经成势的数字经济,为杭州带来了人才、资金、创新要素的积累和基础设施的更新,预计到2022年,杭州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2万亿元以上。更让其他城市羡慕不已的是,在数字经济强劲支撑下,杭州财政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2020年数据显示,疫情之下的杭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达2093.39亿元,同比增长6.48%,其中,税收收入1978.6亿元,同比增幅10.46%。这些看似硬邦邦的数据,不可能不对其他城市带来冲击。而错失了消费互联网机遇的青岛,是属于较早认识到数字经济新风口的那一波,并将发力点放在了工业互联网领域。

“青岛的工业互联网启动在全国是最早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院长刘韵洁说。早在2015年,青岛就将“互联网工业”(这一提法后来逐步被“工业互联网”所取代)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途径,并搭建了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平台,一直持续至今天。10月27日,以“数智融通四新聚势”为主题的2021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刚刚举办。

2青岛对数字经济的重视,体现在多个维度。今年春节假期尚未过完,大年初六青岛就召开了数字青岛建设工作现场会议,明确要把数字青岛建设摆在青岛发展全局中去考虑,作为当务之急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建设更高水平的智慧城市。可以说,无论在工业互联网赛道,还是智慧城市领域,青岛都在“使劲”。今年5月,青岛印发《数字青岛2021年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等6个数字经济试点园区建设,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青岛相关政策的力推之下,“先行一步”的青岛数字经济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最大的亮点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在青岛的顶层设计中,成为城市战略。力捧的卡奥斯COSMOPlat成长为业内首家独角兽企业,目前已聚集3.5亿用户和400万家生态资源,连接各类智能终端2600多万台,上线工业app超过2000个。2020年,卡奥斯COSMOPlat赋能青岛2993家企业平均提效30%,新增工业产值达117亿元。智慧城市赛道青岛也不弱,海信的智慧交通系统,已经复制到全国150多个城市。数字经济在青岛呈现多点开花之势,西海岸新区的5G高新视频园区、崂山区的青岛国际创新园、李沧区的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均入围省级示范和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

9月6日,赛迪顾问发布2021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北上深广杭,五个“老牌”强手稳居榜单前五位,位列“一线”城市行列。青岛以第17名的名次,入榜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

不得不说,青岛数字经济的发展中,以海尔海信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其大胆实践与创新成为重要推力。在诸多案例中,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关企业数量达到585家,同比增长13.2%。其中汇集了互联网贸易、互联网平台、数字内容与媒体的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5.4%。企业营业收入816.7亿元,同比增长19.2%。

3不过也要看到,青岛数字经济产业的体量仍然不够大。起步很早,但青岛数字经济没有爆炸性增长,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值得深思。第一个是,青岛已经拥有强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但是细分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不多。工业互联网没有“普适性”,可谓“千企千面”,一方面需要平台提供数字化的软硬件以及人才支持,而熟知上线企业的行业人才同样不能忽视,唯有两者兼而有之,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化工企业,如果没有懂巡检、配比、生产等环节的专业人士参与,很难想象改造方案能命中企业痛点。再者,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偏低,甚至部分企业智能化改造意愿不强。先智能化才能数字化,青岛很多企业还处在智能化改造的阶段。最近青岛出台的扶持政策,从侧面验证了这一点。《关于贯彻落实省支持八大发展战略财政政策加快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为鼓励企业在硬件上符合数字化改造的条件,按照设备投资予以奖补——对实施技术改造并达到一定标准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按照企业年度设备投资不超过16%的比例给予奖补,单个企业当年获得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600万元。与硬件投入奖补的力度相比,“软件”方面的奖补数额则少得多,在企业创新方面更是少的可怜。

《关于贯彻落实省支持八大发展战略财政政策加快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明确,对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等称号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对获得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的“首版次高端软件”“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称号的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这在无形之中带来了导向上的偏差,可能产生的后果是,智能化信息化相关的软件和服务难以跟上场景需求,而企业则很难通过简单的技改,形成新的增长点。

4其实,青岛不少企业、园区也在通过市场化的途径,探索能使各方均能获益的途径。作为省级示范数字经济园区,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不仅仅是为数字经济企业提供平台,而是亲自参与其中,帮助传统企业和数字化创新企业搭建桥梁,由此形成的“企创协同模式”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简单来说,传统大企业开放场景后,专业的智能、软件等领域技术创新企业介入,推动大企业内部的创新与转型,助力大企业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技术创新企业也在此过程中获得场景和订单,二者协同,最终实现企-创双方的生态共建、共赢。 宁波这些年工业的强势,背后所采取的路径,可以说是另一个更大版本的“企创协同”。

以软件为例,在宁波大规模智能化改造企业时,工业软件被当成突破口。以此为特色方向,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工业软件领域的领头羊企业、领军人才、创新技术与优秀产品。在数字经济蓬勃向上之时,青岛也像宁波一样,需要每个领域的“转型服务商”。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已经聚集了一批这样的服务商。近期上线的青岛市智慧建筑垃圾监管平台,便是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企业中瑞集团、小绿智联与相关政府部门联手推出的杰作。

该平台可以精准获得各类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基础数据、运行数据、管理数据,还能统一解决渣土车抛洒滴漏、盲区事故多发、乱跑乱卸、超载超速、驾驶员身份验证、司机疲劳驾驶等现实问题,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渣土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据了解,中瑞集团拥有以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数据管理平台及定制化应用模块等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为汽车金融机构、地方政府、新零售平台、大型车队和汽车经销商集团等提供行业领先的车联网平台服务。数字经济生态本身就是一个热带雨林,不仅需要像卡奥斯这样的参天大树,也需要创新力与渗透力十足的灌木丛,后者的活力往往更强,能将数字经济的基因传导至经济体系的毛细血孔之中。

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将自己定位为”数字经济企业集聚地”,除了提供传统园区和传统孵化加速器提供基础服务和孵化加速外,他们希望从青岛和山东本地的产业基础出发,将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山东传统企业进行深度融合,营造和优化行业细分领域小生态,依托行业企业培育细分领域的小巨人和专精特新。这符合数字经济的发展大势,也是青岛急需探索与实践的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