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果然,山东人口正在向青岛和济南集聚

2023-04-10 10:26
青记智库
关注

◎文 | F.Lin. ◎编辑 | 小木山东的人口迁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2022年,山东省内常住人口总量为10162.8万,同比减少7.2万人。

与此同时,青岛和济南则双双实现不小的增长,而且增量都位居全国前十。

其中,青岛市新增人口8.54万人,常住总人口达到1034.21万。济南新增人口7.86万,常住人口总数也超过940万人。在全国出生率下降,各地都在争抢“人才红利”时,青岛和济南的这一成绩还算争气。

但在山东16地市中,去年实现人口正增长的只有5个城市,除了青岛和济南,还有潍坊、东营和威海,另外11个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其中菏泽和济宁分别减少4.92万人和4.59万人。

从这个角度看,山东的人口资源似乎开始向济南和青岛集聚。

不仅如此,人口之外,青岛和济南的资金虹吸能力也呈稳步增长趋势。这很可能意味着,山东包括人口、产业在内的大量优质资源正在向青岛和济南汇聚。

1

放到更长时间来看,山东人口的确在向青岛和济南集聚。

从2017年到2020年,山东省的常住人口由10005.83万人增长至10162.79万人。

其中,青岛和济南两地常住人口总和占山东全省的比重,从2017年的17.98%增加到了2022年的19.44%。

再从GDP数据看,2017年至2022年,山东省GDP从63012.1亿元增长至87435.1亿元,增量近2.5万亿。

其中,青岛和济南的GDP总和占全省GDP比重,从28.94%增长至30.82%。

此外,青岛和济南还集聚了省内三分之一的资金总量。

2017年至2022年,青岛和济南的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总和在全省的占比从34.82%增长至34.87%。

不过,如果将省内头部城市的范围扩大至青岛、济南和烟台,依旧对比GDP、常住人口和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这三组经济指标,结论稍显意外。

其中,青岛济南烟台三城的GDP总和占全省比重,增加了2.03个百分点,常住人口总和占全省比重增加了1.33个百分点,但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总和的省内占比减少了0.2个百分点。

实际上,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相比于青岛和济南,烟台经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造成了GDP、人口和资金等关键指标也不理想。烟台距离真正担起第三核重任还有距离。

2

虽然山东人口和产业资源都的确有向青岛和济南双核集聚的趋势,但放到全国经济发达省份来看,山东双核的占比却是最少的。

GDP方面,“双核”总量占比超过40%的有3个省,分别是广东的深圳广州(47.42%)、福建的福州泉州(45.96%),以及浙江的浙江宁波(44.34%)。

人口方面,双核总量占比最多的是福建,福州泉州占比41.37%,杭州宁波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即使是广东和江苏两个超级大省,双核占比也都超过了四分之一。

在资金集聚层面,除了山东,其他经济大省都几乎呈现一边倒,双核占比都超过了40%,其中广东双核占比达到了63.26%,浙江双核占比也超过了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国内地资金总量十强城市中,广东省和江苏省都有2个城市入围,浙江也有1城上榜,分别是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和苏州(按上榜名次排名)。

这5个城市,恰好也是各自省份的“双核”城市成员。其中,“深圳+广州”,是4组“双核”城市里汇聚资金最多,唯一超过20万亿的城市组。

而青岛和济南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总和在全省的占比只有34.87%,相比之下,与其他四省占比最低的福州泉州“双核”还要低了近10个百分点。

一个城市的真正经济活跃度,还是要看资金集聚能力,山东双核恰恰是在资金集聚方面差距太大。

加上人口和GDP数据,青岛和济南的首位度明显低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

3

贵为全国第三经济大省,山东既没有一个排在全国GDP前十强的城市,就连双核、三核的首位度都排名倒数,已经严重影响到山东的产业升级和年轻人吸引步伐。

简单说就是,虽然青岛和济南人口增量可观,但根据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显示,在青岛和济南的主要人口迁入来源地中,来自省内的人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且多为都市圈和城市群成员。

青岛的人口迁入主要来源地中,省内人口占67.86%,济南的人口迁入主要来源地中,省内人口占比高达76.62%。

相比之下,广东、浙江对于外来人口的虹吸能力令人震撼。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流动人口规模为2791.97万人,尤其是省外流入人口达到1618.7万人,相比2010年的1182.4万人,十年人口流入近436.3万人,增长幅度高达36.9%。

4

种种迹象表明,山东正在努力改变头部城市“大而不强”的尴尬。

从产业逻辑来说,山东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省,吸引全国优秀年轻人,不能还是停留在传统的钢铁、炼化、纺织等笨重工业时代的老思路上,必须要培育出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尤其是集成电路、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要实现大的突破,形成一定量级的产业集群。

而这些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青岛烟台潍坊等胶东经济圈城市和省会济南。也因此,山东必须举全省之力为这些新兴产业的成长提供保障。

这背后,必然要求山东要有一个城市进入全国GDP前十,全国GDP前二十中需要有两个甚至三个山东城市。

在《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表示,实施济南“强省会”、青岛“强龙头”战略。其中,青岛“强龙头”战略是第一次提出。

山东之所以提出实施济南“强省会”、青岛“强龙头”战略,尤其是将青岛的龙头地位,不仅加了一个“强”字,还上升到全省战略高度,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希望山东双核能在经济规模和质量上能有一个大的提升。

比如,《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就明确提出了济南的发展指标:到2025年,济南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在全省经济首位度达到16%,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

但与此同时,山东也希望通过做大做强济南和青岛,带动周边城市实现更大发展,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系统。

比如《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深入实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以“一小时通勤圈”为半径,编制实施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优化整合产业、科教、文旅、生态资源,加快济淄、济泰同城化发展,推进济德、济聊、济滨一体化发展。

深入实施胶东经济圈发展规划,出台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推进青潍日同城化和烟威同城化发展。

山东也对三大经济圈的GDP和人口等指标提出了明确目标。其中,到2025年,省会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元以上,常住人口达到3800万左右;胶东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3300万;鲁南经济圈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

这背后还是希望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前提是核心城市首先得自己足够大足够强,这对山东整体的区域发展思路是个考验。

       原文标题 : 果然,山东人口正在向青岛和济南集聚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