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非省会城市冲击万亿GDP的杀手锏

2023-11-07 14:49
青记智库
关注

在中国城市序列中,省会城市作为区域行政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金融资源等发展要素的集中承载地,往往成为各省发展的优先级,其他城市要想跻身头部,必须得有自己的拿手绝活。

在24个万亿GDP城市中,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占了15个,还有深圳、宁波和青岛3个计划单列市,其他6个城市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等都是地级市,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超过或接近40%。

而且,东莞、佛山、泉州、无锡、苏州和南通等6座城市在2018年-2022年期间工业增加值占比均保持在40%左右。换句话说,如果一座普通地级市要想冲击万亿GDP,最重要的杀手锏就是制造业。最新冲击万亿GDP的一南一北两座城市,常州和烟台,也是如此。2022年,常州市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3.1%,高于江苏全省平均5.8个百分点,水平位次及综合指数均列全省第一。

烟台2022年工业增加值3481.35亿元,占GDP比重为36.58%。再从产业结构进一步看,常州的制造业集聚效应更为突出,其新能源产业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尤为突出。2022年,常州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三大产业强势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23%、140.8%、29.2%。

进入2023年,常州以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继续强势表现。根据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常州新能源制造业领域增长19.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30.7%,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三大新能源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46.8%、8.5%和11.0%。在新能源产业拉动下,常州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006.1亿元,增长6.7%,继续朝着万亿GDP迈进。

常州靠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冲击万亿GDP的启示意义在于:一座普通地级市,在没有政策倾斜、资源禀赋一般等先天劣势下,也能靠着专业眼光、系统谋划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成功逆袭。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一文中指出,以县际竞争为代表的地区间竞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

随着中国产业越来越注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卡脖子”难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正在成为各地争相培育的重点,县域经济之间的竞争也进一步转向关键产业链细分领域的差异化竞争。这意味着,一些专研于产业细分领域、不贪大求全的制造业强市还将脱颖而出,他们是中国产业的希望所在。

10月底,青记受邀走进常州,实地走访常州多家新能源企业,通过更微观视角观察一座城市围绕新能源产业的专业布局和发展历程。‍

1

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最牛风投

常州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首先要归功于当地政府瞄准这一产业赛道的提前布局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持续耕耘。2009年,工信部等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城千辆”计划,这被看作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启动元年的标志性事件。

彼时的常州,同样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新兴产业,以超前目光布局新能源产业。2010年,常州发布《常州市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其中就包括新能源产业。2011年,常州的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成立,同时****(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成立,旨在引进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外高端人才、培育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项目。

同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还不满1万台的时候,常州就引进了当时全球领先的波士顿电池公司投资建厂,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是常州当时引进的单体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据多家媒体梳理,2015年到2016年前后,常州投资引进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企业,押注理想整车制造,成了常州在新能源产业新赛道上的命运转折。在这个过程中,常州不是没有遭遇过挫折,但常州并没有踟蹰不前,往往能把挫折化为动力。“常州能有今天,不是碰运气,不是上帝的眷顾,是交的学费,进行探索,他才有这种判断和眼光,才能找到对的企业。

”常州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以波士顿电池项目为例,因技术发展与商业变现的矛盾,这一项目并没有成功,但也给溧阳留下了动力电池的产业基础。这也成为了宁德时代2016年选择常州溧阳的原因之一。

在持续深耕新能源产业过程中,常州市政府也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引进相关动力电池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车企业过程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地方政府出资参投新能源车企,常州在全国范围内是第一家。2016年4月,常州武进区以“厂房代建+招投结合”的创新模式,外加武进产业基金参投7.8亿,理想汽车常州工厂落地。

而其他城市,包括上海、南京、合肥等一线城市,都在两三年后才开始参投车企。此外,常州金坛2015年引入中航锂电(现中创新航)、2018年引入蜂巢能源(原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背后都有着常州区级产业引导基金的支持。中航锂电也是另一个体现常州专业眼光的投资案例。

2015年,金坛区政府注资28亿元参与中航锂电常州子公司的筹建。几年后,中航陷入亏损遭原大股东放弃,彼时金坛选择继续增资,变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中航锂电变身中创新航,其身份由洛阳央企子公司转换为常州地方国企,总部从河南洛阳搬到了常州金坛区。之后,常州推动中航锂电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调整管理层、变更产品路线,2022年更名中创新航并成功港股上市,募资近100亿元。

数据显示,2022年中创新航装机量位居国内第三位、全球排名第七位,是行业内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也是国内除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外的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

2

新能源企业成长的风水宝地

在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理想、比亚迪等“链主”企业带动下,一批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常州,加速产业集聚。其中,宁德时代落子常州后,迅速带动了60家链上企业集聚溧阳,海目星、当升科技、贝特瑞等上游动力电池材料领军企业接连落户常州。让常州新能源之都称号更名副其实的是,落户常州的这些新能源企业,都在常州找到了第二赛道,获得了全新的增长点。

常州由此成为了这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风水宝地。以海目星为例,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企业一开始主要是面向3C行业通用激光设备细分市场。2015年,海目星组建专业团队,切入锂电新能源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市场。2017年,海目星在常州设立全资子公司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由此,海目星的业务范围逐渐拓宽,技术也更加成熟稳定,成为包括宁德时代、特斯拉、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瑞浦能源、亿纬锂能等储能大户的供应商。2023年4月16日,海目星激光科技产业园项目举行奠基仪式,这是海目星激光智能继一期投产后又一项目落地。 当升科技则是最早一批布局海外市场的材料企业,为央企矿冶科技集团子公司,主要面向海外市场,国内主要大客户包括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

2018年,当升科技在常州设立全资子公司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2021年,当升科技常州一期项目2万吨产能建成后快速达产并实现满负荷运转,同时,公司迅速启动了常州二期工程5万吨高镍多元材料项目。2022年10月,项目二期建成,目前已逐步投入使用。同时,相关产业链企业的集聚和整合还进一步提升各自生产效率,让相关整车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增长空间。

2022年8月17日,理想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签约,进一步推动理想汽车供应链企业就近配套,降本增效并提高供应链保障能力。就近配套叠加工厂智能化升级,理想常州工厂仅80秒即可下线一台车,甚至最快可以冲刺72秒。这意味着,理想常州工厂最快的速度已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Model3的生产效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就在9月25日,理想汽车第50万辆量产车在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下线,成为国产新造车势力中第一个达成量产50万辆的车企。

此外,在常州构建的“发电、储能、输送、应用”新能源产业闭环中,本土充电桩运营企业星星充电也获得了快速成长,跻身全国头部。作为万帮数字能源旗下核心品牌之一,星星充电已经成为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宝马、比亚迪等58家知名车企的战略合作伙伴。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全国主要运营商中,星星充电以35.69万台的充电桩(公共桩及共享私桩)数量占据首位。值得注意的是,常州市政府在普及充电场站过程中也特别注意到企业盈利问题,对于部分盈利周期长的站点布局,采用了政府平台公司加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比如,今年6月正式上线的常州中吴宾馆“光储充放检”示范场站,集光伏、储能、充电、放电、电池检测五大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安全、高效、低碳甚至“零碳”运行,由星星充电与常州城建集团联合打造。目前,星星充电在常州已上线700余座充电场站,充电终端数量超1万余个,其中包括“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站与大功率液冷超级充电站。

3

新能源关键环节的创新

企业孵化一个地方优势产业的集聚成长,不仅要招来“女婿”,还要留住“儿子”。

随着新能源产业加速成势,常州在新能源产业研发环节深度布局,通过与中科院物理所共建新能源研发平台、引进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联合研究中心等,聚焦新能源产业关键环节,孵化了一批在常州本地成长起来的创新企业。2023年6月29日,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这家由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毕业的博士符黎明创立的光伏企业,在常州溧阳深耕14年后终于登陆资本市场。

常州时创能源成立于2009年11月19日,主要围绕光伏电池制造工艺难点进行技术输出,其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对全球出货量前五名的光伏电池组件和电池企业实现100%覆盖。除了登陆科创板的常州时创能源,常州新能源产业的“中科系”创新生态链基本成型。2017年,常州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共建的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成立,致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接着,2018年,常州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深化合作,成立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研究院一方面与超400家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包括华为、吉利汽车、宁德时代、LG等头部企业,2022年营收超1.3亿元。另一方面,研究院孵化出包括中科海钠、卫蓝新能源、天目先导在内的30多家硬科技公司,包含关键材料、电池、装备、系统及回收,涉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等下一代储能及动力电池技术,估值超过300亿元。

其中,“中科系”企业天目先导,已完成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科院物理所、中关村创业投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光大控股等,迅速成长为硅负极领域潜在独角兽企业,并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017年5月在常州溧阳注册成立的天目先导,实际上是中科院院士团队在手握纳米硅基负极材料专利基础上的创业项目。这里面涉及到电池密度提升之下新一代负极材料的选择问题。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原材料分别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与电解液。

其中,正极材料突破较早,已从早期钴酸锂、锰酸锂材料升级为磷酸铁锂材料和三元材料。而负极材料升级缓慢,一直以石墨为主,2021年石墨类负极材料出货量占负极材料98%市场份额。不过,石墨负极能量密度发展已接近极限(比容量372mAh/g),而硅基负极的理论比容量为4,200mAh/g,超过石墨负极的10倍,加上硅基负极有着更长的寿命,被看作是下一代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关键材料。‍

据了解,天目先导的硅基负极材料实际产能12000吨/年,产能和性能均位于市场头部。另一家有着“中科系”背景的企业蓝固新能源,也已完成三轮融资。蓝固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5月,是一家以新型电解质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其创始人李立飞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尽管落户常州只有两年多,蓝固新能源已实现千吨级固态电解质的量产。

截止10月底,在常州已经上市的95家企业中,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38家,占比40%,总市值占比超过6成。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后备企业83家,其中3家过会、7家申报IPO在审。梳理常州培育企业的做法,一方面是搭建科研平台,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组建产业基金,加大对新能源企业扶持,培育产业发展“后备军”。2023年,常州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龙城科创发展基金,下设产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

根据要求,自2023年起常州市级产业投资基金与科创基金连续三年以不低于50%的额度投向新能源产业,引导各类资本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以"实业+资本"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加快裂变扩张。目前,常州市区两级共设立主投新能源的基金27支,总规模264亿元,累计投资常州本地新能源项目70个,投资总额118亿元,撬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资超300亿元;常州发挥基金招商作用,通过资本引荐落地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

4

新能源之都的更高目标

一座城市为人熟知,往往从其标签开始。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城市竞速赛中,具有特色产业标签的城市,往往能凭借其在细分领域的知名度,在项目招引、科研平台搭建、人才引进等过程中占据先发优势。对于知名度不高的二三线城市,产业标签为城市“换道超车”打开了新思路。比如,无锡的物联网产业,株洲的轨道交通产业,赣州的稀土产业,常州的新能源产业,等等。冲击万亿GDP之城、打造新能源之都,常州还有一个重要标签:长三角中轴枢纽。常州市主要领导表示,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必须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定位。“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是常州最鲜明的发展特质和最生动的城市画像。

在长三角,有一个强大的“4小时产业圈”: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常州,便处于“4小时产业圈”的“心脏”。目前,常州汇聚了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制造等3400多家产业链企业,成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板块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领域最全的城市之一。当新能源行业进入新阶段,龙头企业纷纷向产业链上游布局,行业资本、技术需求更高,常州也有了更高目标。

根据常州市2023年1月发布《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力争到2025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规模、资本市场市值达到“两个超万亿元”目标,要形成1个5000亿元以上、2个1000亿元以上,空间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产业集群,到2035年,产业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基本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打造代表常州城市特征的新地标,让新能源“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常州”的理想成为现实。

可以看出,常州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仍然是围绕新能源领域核心产业环节的市场主体做文章,既注重链主企业的规模增长,又聚焦具有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力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毕竟,一座城市的产业活力和标签塑造,最终还是要看市场主体竞争力。

       原文标题 : 非省会城市冲击万亿GDP的杀手锏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