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强如谷歌,能否打破微信小程序“用过即忘”的魔咒?

2018-07-24 08:14
歪道道
关注

继跳一跳、损友圈、欢乐斗地主红极一时,微信小程序再次迎来小游戏的高峰,基于Google AI神经网络生成的“猜画小歌”刷爆朋友圈,一大波“灵魂画手”上线。

上次谷歌AI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还是阿法狗和柯洁的人机对弈,如今猜画小歌作为微信上线的首类应用程序,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强烈用户反响,可见谷歌技术和产品的魅力,但更核心的是谷歌曲线返华的意图。

自2017年以来,谷歌积极接触中国,而从其举动可以看出和腾讯联系密切,无论是达成专利还是借助微信生态避开政策限制,国内AI技术进展和庞大市场已经令这个互联网巨头焦躁不安。不过反过来想,这对于微信小程序也不无好处,破除“用完即走”的魔咒能否借助巨头及其技术?

谷歌曲线返华只能靠微信小程序?

如果回到2010年,谷歌大概不会再选择以一种强硬的姿态,结束与中国的关系,那么如今的返华之路也不至于令其如此谨小慎微。

只可惜这世界没有后悔药,在远离全球最大的安卓智能手机市场八年之久后,望“墙”兴叹的谷歌实难放弃AI带来的机会,尤其是考虑到AI商业落地迫在眉睫,以及技术人才的储备。当然,谷歌选择以AI开道中国确实是明智之举,但外部中美贸易关系冲突再起,内在谷歌行动的每一步依然受限,这种情况下,谷歌AI商业化如何渗入国内市场是最大的问题。

单纯从产品入华的角度来讲,谷歌最迫切需要解除的就是应用商店的渠道。今年5月,谷歌推出ARCore 应用程序,通过与小米、华为、三星等硬件制造商合作,继而获得推广,与此同时,谷歌文档管理应用Files Go也进驻小米等多个国内第三方安卓应用商店。由此可见,Google Play被限制使用,谷歌只能依赖国内碎片化的安卓下载渠道。

但目前来看,先前的几款应用程序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市场反响,一方面是Files Go等产品更偏向工具型应用,另一方面显示出硬件制造商的渠道所起作用不大。用户活跃度最高的360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以及百度手机助手,均未上线谷歌产品。

应用商店被锁,曾经立意取代APP的微信小程序显然就成了最合适的入口,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谷歌首款AI应用选择以小程序形式出现的原因。事实证明,微信的社交裂变和国内用户对AI概念转移到应用的兴趣,使得谷歌AI战略看似多了一条切实的渠道实施,这是否意味着借势腾讯海量的用户基础,谷歌可以绕过相关政策的限制?

现在来讲还为时过早,毕竟“猜画小歌”只是谷歌AI落地国内的敲门砖,但长久来看,若其技术只能在微信小游戏上小试牛刀,且不说商业变现的问题,沦为用户娱乐的场景绝非谷歌之意。更何况,若是谷歌AI产品的入口为腾讯把持,这对一个巨头而言是更大的制约。

其实,虽然谷歌入华心切,急需获取用户的渠道,但对微信小程序来讲,一个AI技术巨头的进入不只是贡献了一个爆款小游戏,其后续价值可能在于能否帮助小程序提高用户留存或粘性。换句话说,如果强大如谷歌都无法让用户走了再来,是不是意味着小程序再难解决这一硬伤?

谷歌能否破除小程序用完即忘的魔咒?

2017年1月9日张小龙在小程序诞生之日表示,小程序的核心理念是“用完即走”,今年基于小程序的现有状况,他再次回应,用完即走其实还有下半句话,“走了还会回来”。但如何重新唤醒用户、让其再来,张小龙并没有说。

阿拉丁小程序统计平台显示,2018年6月小程序的用户平均日留存率相比2017年11月有明显的上升,其中次日留存率从13.2%上升到了25.5%,7日留存率也从3.1%上升到了13.5%。这得益于诸类小游戏的上线,小程序TOP 200榜单中,小游戏6月份占比为37%。

但是随着爆款游戏短暂活跃后陷入低潮,小程序用户存留的硬伤最大程度地暴露出来,即使小游戏接连不断地支撑用户活跃,可商业模式的难以为继,也使得整个小程序很难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闭环生态。而与分散的开发者或线下服务商相比,谷歌不同,不同在于技术和目的。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