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家庭服务机器人空间多大?“老年化”能否为其买单?

2020-12-21 10:07
智能相对论
关注

文 |佘凯文

来源|智能相对论

日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陆续发布了几篇有关机器人行业的最新报告,面向大众市场生产的个人和家庭服务机器人在近两年获得广泛的市场关注,仅2019年个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的总销量就超过2320万台,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4%;销售额上升20%,达到57亿美元。

这里家庭服务机器人所指的是地面清洁机器人、自动擦窗机器人、空气净化机器人等等,虽然确实都属于家庭服务机器人范畴,但好像与期待的又有些差距。

据搜索软件显示,国内最早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诞生大致在2005年左右,15年了为何“想象中”的家庭机器人还未到来?

家庭服务机器人“没爆发”,外形在“背锅”?

似乎这些年,每一年都在说“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爆发,前途不可限量,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虽然在持续增长,可还是与理想相距甚远。

比如这些年扫地机器人其销售额从2013年的8亿,到2019年的80亿,足足翻了10倍,却因基数太低,据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我国扫地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也不过刚刚超过5%。

为什么还这么低?是没需求吗?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也并不是,疫情的出现激起了一波购买潮,根据京东发布的《剁手人群抄作业指南》数据显示,和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1月-9月扫地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91%。

但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可能并不认为他们购买的是“家庭服务机器人”,一位财经分析师兼科幻电影迷告诉“智能相对论”,“一句‘I AM IRON MAN’ 固化了多少人对于‘机器人’的理解,当然也可能是‘I will be back’ 或者是那个蓝胖子,但绝对不会是扫地机器人,虽然名字有机器人三个字,可消费者更愿意将其看成是与微波炉、吸尘器一样的家电产品,智能化是一方面,外观也是一方面。”

那么消费者心中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到底该长什么样?“拟人”或许是基础,这是消费者认知,有人会问这重要吗?答案可能很重要。

比如,早年间国内消费者购买日本电饭煲的风潮相信很多人即便没有参与其中,但也一定有所耳闻,这一趋势在近两年却有了极大缓解,为什么?是国产品牌崛起了吗?不否认,但更多原因正是因为消费者“固化认知”起了作用,国产品牌通过广告或其它营销手段,不断告诉消费者,电饭煲的内胆越厚越好,时间一长消费者认知就形成了,此时再对比日本品牌的电饭煲,他们因为材料原因内胆非常轻,慢慢就让国内消费者产生了质疑。

周鸿祎也讲过一个关于消费者认知的故事,他说他曾经做过一款无外置天线的路由器 但销量平平,因为他发现,消费者对于路由器的评判标准只取决于一件事,就是有多少根天线,于是360的路由器 天线越做越多,最多的一款已经高达12根天线,但实际上数量只是营销噱头。

这就是“定位艺术”,所谓事实只有认知用户,哪怕是偏见也是事实。回到“家庭服务机器人”,消费者认知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不说一定要像什么,但至少他们不认为会是个“圆形盒子”。

是外形阻碍了“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吗?拟人化才是出路?可能也不一定,但至少能力上需要匹配“机器人”这三个字。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