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现代间谍技术的演变:从“王牌特工”到“行走的50w”

2022-04-08 10:46
脑极体
关注

移动时代,重新想象情报

如果说信息时代的情报工作,是国家机构和专业人员对“有价值、难获取的信息的处心积虑”,那么移动智能的技术背景下,窥探似乎变成了一件全民参与的事件。

机器学习的机制下,情报的定义变了。

依据《孙子兵法》的说法,情报等于谍报,往往是通过秘密手段搜集来的、关于敌对方外交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有价值的信息。以前的情报工作,只需要追踪那些重要的、有明显价值的数据线索。

而随着人工智能这一新技术的出现,通过海量数据来进行无监督学习,大大提升了情报采集、分析的效率和规模。情报数据的泛化,也驱使监控范围进一步扩张,间谍软件数量的迅速增加。

现代间谍技术的演变:从“王牌特工”到“行走的50w”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运营的一家公司Oceans' EdgeInc.表示,它有一种移动窥探技术套件的专利技术,可以将一种类似特洛伊木马的程序秘密地安装在手机上,将手机设备的所有内容推送到外部数据库。

可以想见,未来情报数据和个人隐私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

现代间谍技术的演变:从“王牌特工”到“行走的50w”

(Oceans Edge Inc.的远程手机间谍专利)

数字工具的下沉,情报的对象变了。

原本需要由专业情报人员传递、整理、分析后的信息,随着数字工具及服务的大众化,很多情报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何拥有手机和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以收集或分析情报。

比如前不久爆发的俄乌战争,最重要的情报并非来自机密信息,而是普通民众上传到社交网络的手机图片GPS定位,来判断敌方的行军路线和位置。借助谷歌地球之类的工具,普通人也能够从成千上万颗卫星提供的图像中发现核工厂之类的蛛丝马迹。

这意味着,国家不能像冷战时期那样控制情报的收集和分析,情报战争正在演变成一场人民战争。培养公众的情报意识,正在成为一个关乎国家安全的新课题。

现代间谍技术的演变:从“王牌特工”到“行走的50w”

(俄罗斯部署的火炮)

窥探活动泛化,情报的应用场景也变了。

技术发展也促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有需求引入情报工具,以进行窥探活动。一个最典型的变化是,自从疫情暴发以来,随着远程工作的流行,很多情报软件、监控软件开始被应用到员工管理上。

一家软件监控公司Controlio的销售额,就在过去一年里增长了两倍,客户分别来自IT公司、金融服务公司、呼叫中心和咨询公司等行业。有的雇主还会给员工的设备上安装隐藏软件,来追踪员工的运动轨迹,记录通话和应用程序使用情况。

现代间谍技术的演变:从“王牌特工”到“行走的50w”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打工人身上,某集团的处罚通报中,对员工的监控行为就细致到了音乐、视频等App的使用;有公司为员工安排了智能坐垫,何时离开工位都能被HR监测;还有的企业引入了员工行为监测系统,以提前获知员工是否有跳槽意向……

办公和家庭之间越来越模糊的边界,推动了新的监控场景,以及商业间谍软件的发展。这意味着新的工作文件正在磨合与碰撞中产生,管理者如何将信任传递给员工,员工如何在生产力和隐私之间找到清晰的界限,刚刚踏上探索的道路。

现代间谍技术的演变:从“王牌特工”到“行走的50w”

从集成电路到人工智能,最前沿的技术一直被率先应用在间谍活动和情报工作当中。“50w”的流行也是在提醒我们,和平与信任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是稀有物品,只要还存在竞争与博弈,窥探的欲望就难以避免。

随着地缘政治重塑我们的世界,未来间谍技术对于国家安全来说,仍然至关重要。智能监控和数据情报化,将会进一步扩大它们的规模和范围。

窥探,从来都不是秘密,它只会在一次又一次重大公共新闻中与我们不断相见。

       原文标题 : 现代间谍技术的演变:从“王牌特工”到“行走的50w”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