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市场
-
巨头竞逐 AI 代理市场!会诞生新的平台型玩家么?
作者:Sophia物联网智库 原创 随着英伟达、谷歌、微软、苹果、Meta、Salesforce 等科技巨头开始押注 AI 代理(AI agent),2025 年被称为“AI 代理元年&
-
英伟达“变身”,更加需要中国市场了
老黄不想大家离开英伟达。从供应商到全球AI工厂5月19日消息,黄仁勋在亚洲最大的电子科技展会之一Computex 2025电脑展进行首场主题演讲,发布全新NVIDIA GB300 NVL72平台、NV
-
安蒙发声:高通已成AI PC重要力量,将重返服务器CPU市场
5 月 19 日,在 2025 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召开前夕,高通公司总裁兼 CEO 克里斯蒂亚诺·安蒙(Cristiano Amon)举行了一场主题演讲,重点
-
深度报告|中国AI产业正在崛起成全球力量,市场潜力和关键挑战有哪些?
芝能科技出品 摩根斯坦利发布了一篇很精彩的报告《China – AI: The Sleeping Giant Awakens》,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层次、系统性的跃升。 从政策推动到产业落地,从核心算法到大模型构建,从终端消费到工业智造,AI 已逐步嵌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
南宁 | 南宁发布597亿元融资需求,资本市场赋能“人工智能+制造”
2025年首批105个融资需求项目于3月发布,总融资规模达597.67亿元,覆盖新能源、人工智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等领域。南宁市通过“邕城强首府基金业联盟”和上市扶持政策(最高奖补1500万元),推动企业加速对接资本市场
-
人形机器人5万亿美元市场崛起:中国成为主导者?
芝能科技出品在经历了AI大模型的爆发之后,人类迎来了另一个科技革命的前夜——人形机器人(Humanoids)。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年收入有望达到4.7万亿美元,累计部署量达10亿台
-

英伟达推开源模型,万亿市场面临新变量
作者|林飞雪 编辑|何坤 运营|陈佳慧 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 头图|网络公开用图 据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约合11037.3亿元人民币

千亿级市场风口,家庭机器人迎来新玩家
作者|毛心如 编辑|白雪 半年内连获两轮近亿元投资,家庭机器人赛道又杀出一匹黑马。 4 月 9 日,鹿明机器人获得了天使+轮近亿人民币融资,由普华资本、太阳帆创投等投资机构及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创院院长、荣誉院士高秉强联合投资
Allegro 扩展其电机控制和热管理解决方案,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和自动化市场
新型电流传感器和风扇驱动器芯片为汽车和工业应用提供更高的性能和能源效率新罕布什尔州曼彻斯特,美国, 2025 年 4 月 8 日 – 全球领先的运动控制、节能系统电源及传感解决方案供应商Allegro MicroSystems

灭霸响指高举轻落,市场戳到川普的软肋了?
大家好,我是海豚君! 在上周的策略周报中,海豚君借用简化的故事来带大家尝试理解了川普这场张牙舞爪、四处树敌的关税大棒,而川普凭什么敢于明着撕掉自己一手建立的贸易秩序、各种手段赖账?它有没有软肋?如何
【洞察】三重因素推动特种机器人市场增长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超140亿美元
在军事、应急救援、核工业、矿业、石油化工等领域,特种机器人能够替代或辅助人类完成危险、繁重或复杂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特种机器人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
豪掷巨款收入囊中!半导体巨头盯上边缘AI/端侧AI明星企业
作者:Sophia物联网智库 原创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全球技术浪潮的同时,另一个更为“低调”却同样关键的技术方向正悄然崛起,那就是边缘 AI,或者说有个今年更为流行的名字——端侧 AI
【洞察】全球纳米操作机器人市场成长快速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环境科学领域,纳米操作机器人用于检测和清除污染物,如分解有毒化学物质或清理海洋微塑料。 纳米操作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纳米尺度上进行精确操作的微型机器人,它们通常用于科学研究、医学和工业领域,执行传统工具无法完成的任务

又一手机大厂入局,vivo官宣进军家庭机器人市场
前言: 当前智能手机产业增长已经放缓,手机厂商需要寻找新的赛道以获得更高的价值和估值。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云市场“卷”疯了!腾讯云亮剑AI生死局!
过去一年,主流云厂商价格战愈演愈烈,竞争环境日趋恶劣,中国云市场“卷”得更厉害了。 阿里云率先宣布全线下调云产品官网售价,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降幅达55%;京东云在微

2025 SEMICON China首日,格创东智大模型 × Agent研讨会引爆半导体AI智造新浪潮
3月26日,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SEMICON China 2025如期召开,超1400家半导体产业链名企聚集,将中国的半导体智能化成果向全球集中展示。作为深耕半导体智能制造工业软件和工业AI龙头企业,

存储市场复苏,关键看AI
存储市场新一轮的逆风,始于2024年下半年。迈入 2025 年 3 月,市场已显露出一些微妙变化。 01 NAND厂商,集体涨价 近日,全球知名存储芯片厂商闪迪向客户发出涨价函,宣布自 4 月 1 日起,旗下产品将全面涨价,整体涨幅超 10%,此次调价覆盖所有渠道及消费类产品

南宇树北xx,市场在寻找北方代表选手
宇树科技登顶“神坛”的象征意义不容忽视,标杆企业的示范效应驱动行业向高阶目标迭代,但亦需警惕“单极叙事”对生态多样性的潜在遮蔽

相约SEMICON China 2025,格创东智以AI深化半导体“芯”动能
2025年3月26日-28日,一年一度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风向标——SEMICON China 2025将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揭开序幕。 作为聚焦半导体领域数字化转型的AI驱动的

特斯拉FSD入华:一场技术、政策与市场的“三国杀”
不管如何,特斯拉FSD在中国的上市,代表了纯视觉AI应用于智能驾驶的通用性和可泛化。虽然中国FSD智能驾驶们在2025年25号左右的各种直播测试中:特斯拉连闯7个红灯,红灯都认不全,占用公交车道,人多的路口茫然无助,败得一败涂地
【聚焦】景区伴游机器人市场竞争缓和 厂商多采用与景区合作经营模式
现阶段,中国景区伴游机器人产品已经逐步应用至风景名胜区、公园/花园、古城古镇、城市广场等领域,销售规模逐年扩大,在运营景区伴游机器人数量持续增长。 景区伴游机器人是一种配备有电驱动系统、定位系统、远
【聚焦】未来全球软体机器人市场或将保持快速增长 主要制造商积极布局
软体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医疗、农业、救灾、水下探测等多个方面。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软体机器人作为机器人技术的一个新兴分支,正以其独特的柔性和适应性引领着一场技术革命。软体机器人是由软体材料构成的机器人,它们能够依靠内在或结构的柔性来经受大幅度变形,从而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DeepSeek打破AI成本壁垒,开启市场新博弈
最近科技圈的顶流非来自中国的AI公司--DeepSeek莫属。1月27日,DeepSeek发布了其最新模型DeepSeek-R1,当天,DeepSeek应用在苹果应用商店的免费App下载排行榜中一举登顶中国地区和美国地区的榜首,在美国区的下载榜上超越了ChatGPT
DeepSeek狂潮下,九张图表详解智算市场走向
DeepSeek热潮将在预训练、后训练(二次训练)和推理三大细分市场都带来巨大改变。 文|周享玥 编|赵艳秋 DeepSeek狂潮下,2025年的智算市场正在发生巨变。 业界观察,不同于D

下沉市场需要智驾吗?
导语 Introduction 有总比没有好。 作者丨易 天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王 越 下沉市场,作为汽车消费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正日益受到众多车企的密切关注

60万亿美元市场大幕拉开,人形机器人100强登场
作者 | 向欣 今年 1 月初,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 CES 发表开幕主题演讲。95 分钟的时间里,他用了几乎一半的时间讲物理 AI 和机器人技术。 随后,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投资热情再次被拉高

DeepSeek——中国大模型产业的“春雷”,A股市场的“惊蛰”
本文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808篇文章,根据研传会旬度直播内容整理,有删节。 春节期间,杭州的80后小伙突然打破了世界科技舞台上沉默许久的平静,也同步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扰动,特别是对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美股巨头造成了直接冲击


Deepseek正重塑原有AI市场格局
中国的硬核创新时代已来临 作者 | 胜马财经 徐川 编辑 | 欧阳文 在2025年春节阖家欢聚的氛围中,AI领域一匹“黑马”深度求索(Deepseek)火遍大江南北

智驾“下沉”:中阶方案如何重塑车企市场格局
2025年,智能驾驶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变革,车企智驾方案的下放趋势愈发凸显。以比亚迪为先锋,其明确规划实现1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中阶智驾,这一战略布局犹如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千层浪。东风岚图、奇瑞、长城、吉利等众多车企纷纷跟进,亦在紧锣密鼓地规划中算力平台智驾量产事宜

AI驱动的CPO市场崛起,未来发展路径如何?
芝能智芯出品 在AI和高性能计算(HPC)日益增长的需求下,共封装光学(CPO, Co-Packaged Optics)正在成为数据中心网络升级的核心技术。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AI Suppl

豪掷32.2 亿!央国企成为大模型采购市场 “头号玩家”
2024年全年,智能超参数统计到了931个央国企作为招标人的大模型中标项目,其中380个项目未披露中标金额,其余项目披露金额约32.2亿元。央国企主要是指大型央企、地方政府或者国资控股的国有企业。

大模型中标量一年翻了18倍,市场被这些公司瓜分
作者 |朱朝阳来源 |零壹智库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狂飙突进的一年。零壹智库发布的《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第2期)》显示,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中国大模型指数从100点基数增长至260.16点,增长了1.60倍,月均复合增长率达7.07%

TCL聚焦AI转型,面临技术与市场挑战
前言: 在家电技术创新的赛道上,拥抱AI已成为成为领跑者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报告预测,到2024年,中国市场中超过70%的终端设备将配备AI功能。 然而,如何将AI这一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有效应用于家电行业,并真正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创新AI应用场景,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光谱技术与民用市场,相逢在AI
前言: 科研级技术走向民用消费级市场,从来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光谱技术是一朵实验室里的“高岭之花”,在民用市场一直是空白。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nb
获批!48亿,晟碟半导体卖身国内封测龙头
1 月 7 日,长电科技公告称,长电科技收购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80% 股权的议案已获相关部门审批同意。议案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予禁止决定书》和上海市闵行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

网友的热情比投资市场大,黄仁勋描绘的未来AI图景是什么?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展CES 2025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这届“科技春晚”上,“芯片之王”

豆包砸钱抢市场,烧不出大模型的未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模型赛道掀起了一场“血拼式”的价格战,而硝烟并未随着新年的到来而消散。这场战争的逻辑并不复杂:降价是一种市场教育工具,也是一种生存策略,但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技术、生态和用户的选择

AI驱动下,2025年半导体技术发展会有哪些变化?
芝能智芯出品 近年来,半导体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人工智能(AI)的崛起不仅改变了计算技术的格局,也对半导体行业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和挑战。 德勤《2025年技术趋势报告》中分析,AI对硬件资源的依赖正迅速扩大,专用芯片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大幅增长,从而推动AI驱动的设备和应用的普及
最新活动更多 >
-
5月30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电子测试技术白皮书合集:解决五大核心挑战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6.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英飞凌OBC解决方案——解锁未来的钥匙
-
6月19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安世汽车车身照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