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
-
AI蛋白质折叠:在生命宇宙中漫游,远眺生物经济的流光
在2000年出版的《剑桥世界食物史》(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中,记载了一则轶事:1728年,意大利学者雅可布&mi
-
生物识别技术“百花齐放” | 掌纹识别侵犯性更低!
掌纹识别是一个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凭借其相对于人脸和指纹等其他生物特征的优势,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掌纹相比指纹有着丰富的纹理和更广的特征空间,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大的用户基数;而且与人脸
-
ReviR溪砾科技获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将机器学习与RNA生物学研发技术结合
以人工智能算法和基因技术驱动靶向RNA的药物研发工作。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作者|Stone Jin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据IPO早知道消息, AI+RNA初创公司ReviR Thera
-
欧洲AI监管再收紧,基于AI的生物识别都犯了哪些“罪”?
物联网智库 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导 读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技术引进、市场教育、技术完善,到各行各业各领域采用数个阶段,如今已经发展相对成熟,服务于智慧安防、智慧办公、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但近几年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广泛普及
-
镁伽:AI+自动化+生命科学,打造国内首家通用型智能自动化生物实验室
生命科学是一个专业壁垒较高的领域,也是一个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领域。但实验室内许多高学历的生命科学家们却将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配液、准备试剂等高度重复的纯体力劳动中。行业内落后的实验室生产力和科学家们不断增加的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与目前争分夺秒的新药研发大环境相悖
-
AI大赛能否促生物医药产业振兴开新局?
文 | 曾响铃来源 | 科技向令说六月,端午节和618一起掀起了一波消费小高潮。在节日的盛况背后,离不开人工智能产业的扶持。比如,AI客服将海量业务与咨询问题进行匹配,并自动回复;AI智能测温仪,探测精度高、范围广,能够减少人工遗漏,提高疫情防控效率
-
百度的星辰大海:智能汽车、云计算、生物计算......
3月23日,百度正式回到香港二次上市。百度二次上市当天,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首次以个人名义给股东写了一封公开信。李彦宏在公开信中向股东们表示“我希望通过这封信,让大家了解百度——一家技术派的公司,它的梦想,它的坚持,它的价值和创造,它的明天和将来”
-
初创公司Deep Vision推出一款新型AI处理器实现生物识别
近年来,我国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其中,生物识别技术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期,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领域中,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静脉识别、声纹识别俨然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
电容式指纹引领生物识别技术升级!
智能制造网讯 近几年,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大力推进之下,生物识别技术迅速普及,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早已不再是公安刑侦部门专门使用的了。人们每天都要用指纹解锁、刷脸打卡。在进行身份认证时要提供生物密钥,在进行交易付款时要提供生物密钥,在签订合同时还是要提供生物密钥
电容式指纹 2020-11-23 -
除了指纹识别、面容识别,你还能想到什么生物识别方法?
除了指纹识别、面容识别,你还能想到什么生物识别方法呢?没错!就是声纹识别。虽然声纹识别一直非常低调,但也不能否认它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黑科技。语音识别并不是声纹识别▲ 设置Siri时的声纹识别声纹识别听上去好像很高级,其实不少小伙伴的手机里就有这个功能哦
-
多模态、多传感器融合才是生物识别的未来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本文作者:Vior.Liu从今年年初到现在,ToF传感器一直以来都是苹果、三星、GD、AMS等传感器企业和智能硬件企业所关注的技术,而ToF传感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就是人脸识别。几乎人人都在政务、门禁、支付等等这些应用场景使用过人脸识别
-
哈佛医学院开发AI生命时钟,能够预测剩余寿命
近日,哈佛医学院 Blavatnik 学院遗传学教授 David Sinclair 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了两个时钟,即 FRIGHT 时钟和 AFRAID 时钟,成功在老年小鼠中预测其生理年龄和实际寿命
AI生命时钟 2020-09-22 -
医学数据集训练算法期间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医学数据集的训练算法期间面临的许多问题中,以下三个是最常见:类别不均衡多任务数据集大小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分享一些解决的方法。
-
眼神科技多模态生物识别平台助力重庆银行打造“强引擎”
近日,眼神科技凭借领先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中标重庆银行生物识别平台项目。眼神科技将为重庆银行提供ABIS多模态生物识别统一平台,打造全行级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
人脸识别第一案开庭,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再成“热点”
浙江理工大学的特聘副教授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认为该动物园强制收集个人生物信息,时隔8个月,近日这起案件终于开庭了。
-
赛迈特锐:AI只是医学影像智能化起点,影像决策将驱动全流程智能化
从2016年后,AI浪潮席卷全球,在医疗领域,许多公司选择在影像科应用AI。四年时间过去,AI+医学影像的产品已经走到了上市前的审批环节,直面商业化的阶段。但是AI影像诊断产品的成熟并不代表着医学影像已经走到了智能化的终点,相反,这只是医学影像智能化的一个开端。
-
NEC表示,生物识别技术是物联网安全的未来!
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作环境和重要的工业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管理、水、气、电和健身可穿戴设备。然而,连接设备的薄弱安全性和大量易受攻击的接入点使它们成为企业网络的真正威胁。NEC新西兰在一篇博客文章中主张生物识别安全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减少后门攻击并在边缘和连接时保护设备来提高网络安全性。
-
AI抗疫全景回顾:赋能医学影像处理, 防控新冠病毒
在过去几个月里,COVID-19袭击了全球各大地区,而大规模的筛查和检测是防控的关键:包括X射线和CT在内的医学影像技术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AI则大幅度提升了医学影像工具的能力和效率
-
中国首款智能显微镜获批,金域医学、腾讯、舜宇光学共同研发
近日,金域医学与腾讯AI Lab、舜宇光学科技共同研发的智能显微镜已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首个获准临床用智能显微镜产品。该显微镜可以在免疫组织化学(IHC)场景中为病理医生的镜下判读提供精准的定量分析
-
AI芯天下丨深度丨生物识别推动了芯片产业的发展
前言:
如今,我们可实现身份识别有很多种方式,指纹识别、静脉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等,可以说人脸识别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也是最为热门方式,但在疫情下让我们意识到了单一的生物识别技术仍然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多模态融合方式似乎也成为了发展趋势之一 -
病理AI及数字病理企业江丰生物完成B轮融资
2020年4月2日,动脉网获悉,病理人工智能及数字病理创新企业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丰生物”)宣布,公司已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额达上亿元人民币。此轮融资由英特尔资本领投,新干线投资和银杏谷资本跟投
-
为什么生物识别技术将对物联网技术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最近有所进展,但物联网安全性对制造商来说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安全专家正转向寻求创新的方法,如生物识别技术,以确保物联网设备的安全。生物识别技术也可能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一些不同的优势,特别是那些用于医疗的设备
-
为什么生物识别安全是未来的趋势
地球上有近80亿人——其中一半以上在互联网上——验证谁是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技术挑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在技术进步和用户友好体验的推动下,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日益提高。现代生物识别技术看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是这个概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生物识别 2020-03-05 -
蚂蚁金服立项“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
蚂蚁金服今天宣布,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功申请成立“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并立项“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国际标准,再度牵头生物识别国际标准的订立。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揭示五大医疗AI发展趋势,商业化、审批、价值医疗、医学转化等仍是会议焦点
8月29日,上海黄浦江畔,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orl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ference,简称WAIC)在这里正式开幕。世界各地的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企业家
-
支付宝发布国内首个《生物识别用户隐私与安全保护倡议》
8月23日消息 今日,支付宝发布了国内首个《生物识别用户隐私与安全保护倡议》,呼吁从事该行业的科技企业加入进来,一起来规范和保护用户信息。倡议中指出,企业在采集用户生物信息时应遵循“最小、够用”的原则,防止被滥用
-
Mantis Vision助力百度AI 促进3D生物识别的应用及发展
北京2019年7月5日 /美通社/ -- 2019年7月3日,Mantis Vision作为全球领先的3D传感设备和3D动态内容捕获及分享技术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以深度合作伙伴身份受邀参加于北京举办的Create 2019百度AI开发者大会
AI 2019-07-08 -
医学影像AI进入后深度学习时代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医学影像检查次数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加,而影像科医生每年的增长速度不到5%,这里面存在着严重的供需失衡。
-
为什么现在是医学成像采用人工智能的时候?
人工智能和增强智能正在推动医学成像科学的发展。描述这一趋势的唯一术语是构建。人工智能将会出现在医学影像发展的正确的时间和地点。
-
哈佛医学院开发AI算法:让蛋白质的重要研究提速百万倍
几十年来,蛋白质的折叠过程,一直是一个相当著名的计算难题 —— 你该如何确定 DNA 定义的这些大分子的确切结构?好消息是,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加持下,这项工作将变得更加轻松、并且能够让我们更快地找到答案。
-
-
仿生物细胞群体机器人问世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表了一项工程学最新突破:美国科学家团队研发了一种能模拟生物细胞集体迁移的机器人,可实现移动、搬运物体及向光刺激移动。该研究为开发具有预先确定性行为的大规模群体机器人系统提供了全新途径,且比已诞生的传统机器人和仿生系统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
-
国际前沿医学期刊发表人工智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近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和哈佛医学院在消化界的国际前沿期刊《GUT》(影响因子17.06)上,联袂发表了AI辅助诊断系统在结肠镜检查领域的上千例患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论文。
-
2019年生物识别技术将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2018年互联网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寒冬”,但科技依然拥有重新复燃的魔力。1月2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19十大科技趋势”,涵盖了智能城市、数字身份、自动驾驶、图神经网络系统、AI芯片、区块链、5G等领域。可以预测到,AI依然是2019年科技界最热的方向。
-
AI视觉时代 生物识别技术赋能智慧金融
近日,在大型科技综艺节目《智造将来》中,支付宝研发的刷脸神器首次亮相,在500位蒙面观众中成功找出目标任务。据悉,该神器在人脸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多模态识别,可以分辨同卵双胞胎等普通生物识别技术很难分辨的案例,更有效地避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
2019年科技新趋势:生物识别技术将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2018年互联网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寒冬”,但科技依然拥有重新复燃的魔力。1月2日,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19十大科技趋势”,涵盖了智能城市、数字身份、自动驾驶、图神经网络系统、AI芯片、区块链、5G等领域。可以预测到,AI依然是2019年科技界最热的方向。
-
生物识别渐入佳境 谁能一举夺冠?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生物识别技术以其安全、可靠、唯一、便捷等传统身份识别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不论是指纹识别还是人脸识别、掌静脉识别,或是虹膜识别,缤纷多彩的识别应用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生物识别 2018-12-26
最新活动更多 >
-
5月30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电子测试技术白皮书合集:解决五大核心挑战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6.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英飞凌OBC解决方案——解锁未来的钥匙
-
6月19日立即报名>> 【在线研讨会】安世汽车车身照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