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重定位
-
AI 猛投、关税搅局,亚马逊重进 “下蹲期”?
5 月 2 日早美股盘后,亚马逊公布了 2024 年 1 季度财报,当季业绩中规中矩,同样属于在过于保守预期下,反而显得不错的表现。但业绩主要雷在公司对下季度的利润指引偏低,暗指利润率将环比下降。具体
-
降薪、加班、裁员三重暴击,“AI四小龙”已折戟两家
编辑:Yuki ID:YukiYuki1108 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史上,"AI四小龙"(商汤、旷视、云从、依图)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群体之一。这些诞生于2011-2015年的创新企业曾经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标杆性存在
-
“专利巨人”与“盈利侏儒”:旷视科技的冰火两重天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中国AI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大模型、多模态、开源生态等关键词不断刷新行业认知,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老将旷视科技,却在技术领跑与生态滞后的矛盾中陷入两难。 作为国内
-
【洞察】三重因素推动特种机器人市场增长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超140亿美元
在军事、应急救援、核工业、矿业、石油化工等领域,特种机器人能够替代或辅助人类完成危险、繁重或复杂的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特种机器人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
-
DeepSeek和Manus合体?智谱重押智能体
文|魏琳华 编|王一粟 去年11月,智能体能发红包、点咖啡;而现在,智能体已经学会自己赚钱了。 时隔4个月,智谱再次围绕智能体开了一场OpenDay。这次,他们拿出了一个具有深度思考能力+自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一家被制裁公司如何用代码改写全球科技鄙视链?
引言 日前,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感叹:“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征服了他们涉足的每一个市场。”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华为在全球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无人车
-
OpenAI背后的神秘推手!这家公司如何用代码“喂养”AI巨兽
作者|Eric,编辑|伊凡 谁在喂养“AI巨兽”? 3月19日,OpenAI在其开发人员API上推出了o1-pro——o1推理AI模型更强大的版本。
-
自动驾驶:车轮上的“最强大脑”,“加油”与“加代码”谁将笑到最后?
引言油车的终结者,液态代码的月光。在2025年的春天,汽车行业仿佛一夜之间被AI大模型这个“最强大脑”附体,传统燃油车时代的续航焦虑被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炫酷新体验所取代。镁光灯下,车企高管们不再比拼谁的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而是争相展示谁的AI更“聪明”
-
直击YC W25现场!独家对话一线投资人:AI同质化加重,融资冰火两重天
作者|Xuushan、伊凡 编辑|伊凡 9张图看清硅谷创投生死局 在汇聚了全球最强创新动力的美国西海岸Palace of Fine Arts会场,三个水管工装扮的人正在向众人介绍自己的项
-
从代码到物理世界:AI Agent的进化之路与未来图景
2025年3月12日,全球AI领域迎来震撼时刻。OpenAI在一场仅19分钟的线上发布会上,正式推出自研Agent SDK和Responses API两大革命性工具,宣告智能体(Agent)开发进入“标准化协作”新纪元
-
重估首程控股:一只产业生态完整的“机器人ETF”
2025年,机器人行业成为驱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的核心动力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标志着这一赛道正式站上时代的风口浪尖,也揭开了“硬科技”投资的辉煌一角
首程控股 2025-03-10 -
中国“科技股”重估,阿里赢麻了
“科技复苏”,为何阿里最受益过去两年来阿里先后经历股价暴跌、市值被拼多多反超、业务拆分等风波,阿里频遭看空,估值降到零售商平均水平,不过我们首席一直认为阿里在转型AI后,有价值洼地的可能性,如今反弹真的来了
-
-
DeepSeek的三重破壁:当中国AI撕开铁幕时
15世纪中叶,当古腾堡的铅字在印刷机上第一次压出油墨,教会垄断的羊皮卷手抄本时代轰然崩塌。几百年后,OpenAI用高昂训练成本的GPT-4构筑起数字时代的“知识修道院”。但令人
-
马云回来了,阿里正在被重估
作者 | 竹铭 编辑 | 计然 在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马云罕见地出现在政府会议和公众视野中。 虽然马云近半年来也曾多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但参加如此高规格的会议还属首次。这场
-
中概:值得一场认真的“认知重估”
大家好!我是海豚君。 在节前的年终总结的结尾,海豚君曾说过: “中国资产上,海豚君个人觉得已经没有进一步悲观的必要,2024 年已经是宏观向下,股价向上了,经过几年的重估,中国互联网资产 10XPE 是标配
-
-
AI编程新趋势!低代码概念股梳理(名单)
近期,低代码概念爆发,金现代、浩云科技、普元信息一度20CM涨停。那么低代码究竟是什么?为啥低代码这么火?有哪些厂商入局了低代码赛道? 01. 什么是低代码? 低代码(Low - Cod
-
马云没回牌桌,但重注全压在了"AI"
作为互联网江湖的“传说”,马云自从在2019年辞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职务后,其便开始了长时间的“神隐”。 但从去年开始,网友偶遇马云的次数便开始增多。
-
2万亿美元市值这一重要关口,谷歌能守得住吗?
前言: 自2024年起,谷歌的两项主要业务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实现了迅猛增长,于今年4月首次跻身于市值达两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行列。 成为继微软、苹果和英伟达之后,全球第四家市值突破此重要门槛的企业。
-
-
大打AI牌之后,联想已过“万重山”?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联想的AI转型之路也许并不好走。 22日,联想发布了最新的第三财季业绩。前三季度联想营收430亿美元,同比下降12.74%,经营利润10.72亿美元,同比下降46.8%
-
CES2024回顾:全是AI联名款,VR/AR正处两重天
文/VR陀螺 万里 今日,为期4天的CES2024顺利落下帷幕。 本次展会主题为“ALL TOGETHER,ALL ON”,现场吸引了超过4000家展商以及13万名专业观众参与其中
-
探路AIGC,SaaS迎来了重估时刻?
在过去几个月内,大模型、AIGC等概念几乎全网风靡,不少企业在AI技术浪潮的助推之下,纷纷选择投身其中,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一些SaaS企业。 从开始的讨论,到随后的研发、测试、发布竞赛,一波接一波,T
-
奥特曼将重返公司任CEO!但OpenAI仍跨不过去三重门
再有不到10天就是OpenAI发布ChatGPT满一周年的日子,近一年来,由ChatGPT引发的通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了全世界,OpenAI也成为科技界当之无愧的明星公司。
-
-
重注AI,三季度净赚115.8亿美元!Meta已经渡过难关?
削减元宇宙业务之后,Meta的股价和业绩均出现了回暖。 10月25日,Meta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Meta营收为341.5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为1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64%
-
算力基建又一重磅政策出炉!
近日,算力领域又一次迎来了国家重磅政策! 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以及应用赋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发展量化指标
算力 2023-10-17 -
互联网云厂商大转向:在海外重燃新「战事」
2023,云厂出海的第七个年头,三朵云的海外布局都在加速,在“主动出海”的大背景下,云厂的海外战场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作者|思杭&n
互联网云厂商 2023-10-08 -
当AIGC的风吹向低代码
现阶段AIGC对于低代码行业更像是“辅助驾驶”,但“无人驾驶”这一天终会到来。文/沈均垚?编辑/TV?校对/莽夫2023年,AIGC狂飙席卷各个行业,低代码也掀起新的风浪。奥哲、网易数帆等低代码厂商相继宣布引入AIGC能力,零赛云也计划明年一季度推出AIGC+低代码融合产品
-
AIGC+低代码,掀起新风浪
前言: 2023年,AIGC狂飙席卷各个行业,低代码也掀起新的风浪。 有人把AIGC看作是低代码平台的“第三大脑”,有人把现阶段的AIGC比喻为“辅助驾驶”
-
-
被“神话”的钉钉①:棉花和铁谁重分不清,个人版AI这么拉?
钉钉个人版尽管“缝合”了AI、空间、会议、云盘,但用户体验不佳,相比其他同类产品也没有特别优势。 作者|刘珊珊 编辑|杨 铭 很多时候,即便身处风口也会有沦为泡沫的风险
-
ChatGPT为何热度下降?新功能“代码解释器”能否再掀波澜?
AI界“顶流”ChatGPT今年6月首次出现流量下降。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今年6月ChatGPT的网站与移动客户端的全球流量(PV)环比下降了9.7%,美国地区的流量环比下降了10.3%。同时,ChatGPT的独立访客数量(UV)下降了5.7%,访客在网站上花费的时间也下降了8.5%
-
叫板微软!谷歌 Colab将加入AI写代码功能
自从I/O开发大会之后,谷歌仿佛找回了当年睥睨天下的霸气。不光是在大模型的算力、训练和参数上要压微软一头,在多模态、多场景应用上也得跟微软分个高下。2023 I/O大会上,谷歌发布了能单挑GPT-4的基础模型PaLM 2
-
千模大战鏖战正酣,大模型能否帮360重回巅峰?
ChatGPT问世后,互联网终于看到了变革的曙光。回望互联网的征程,几乎每十年左右,就会因产品和技术的变革,而催生出全新的应用场景。00年代,随着PC产品的逐渐成熟,桌面互联网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搜索引擎、杀毒、社交等公司创造了惊人的商业奇迹
-
颠覆医疗未来,ChatGPT大火带动AI医疗价值重估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最近,ChatGPT、GPT-4的火热出圈引发行业内外的强烈关注,其背后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更是成为这一时期的“热门高频词”
-
华尔街“变脸”!继摩根后,高盛使用类GPT技术协助开发人员写代码
华尔街正在拥抱人工智能。ChatGPT 爆火之初,不少华尔街投行——包括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高盛集团和富国银行等机构,就曾公开或半公开地对 ChatGPT 的员工使用施加过限制。现不少企业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