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铁路梁场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梁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助力器”

信息化管控成为铁路工程建设管理向智能化迈进重要标志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梁场管理系统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固化为信息化管理手段,以标准化为核心,信息技术为手段。从生产管理、质量、安全实际出发,提升管理水平,达到优化资源配置、规范项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运营成本为目的。实现预制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梁场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提供支撑,是名副其实的梁场生产信息化管理的“助力器”。40米简支箱梁更是中国高铁重大科研创新成果的率先工程化应用,在河南城际铁路公司、中铁二局等各单位的配合下,实现了40米简支箱梁预制、架设的全过程信息化管控。

在项目现场,课题组研发人员介绍,梁场系统的运用,辅助保障了40米简支箱梁的生产和架设,如果说铁路40米简支箱梁的成功架设,标志着我国高铁建造水平的发展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其信息化管控同样是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管理向智能化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专家表示,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梁场系统融合了管理学思想和信息化手段,对于32米标准梁预制梁场,40米箱梁梁场系统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固化为信息化管理手段,采用物联网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覆盖梁场全部作业环节、各工作岗位、全部设备设施的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录入、存储和处理分析,满足铁路预制梁场的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等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化要求。

据课题组负责人介绍,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梁场系统V2.0围绕生产、统计、管理、配置等关键环节展开信息化管理,以生产管理为主线,将物资管理、试验管理、拌和站、工序管理、出库管理紧密结合,打造了全方位标准化梁场管理理念。

就这样,标准化梁场V2.0面向梁场生产的进度、安全、环保等关键要素开展管理,并在V1.0版本基础上优化系统整体菜单框架,通过物资、试验、钢筋加工、混凝土生产、预应力张拉、管道压浆、喷淋养护、外观检测、静载试验、运架流程环环相扣,实现数据共享利用,一次录入,多次复用,建立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的高速铁路梁场综合智能管理。

例如,梁场V2.0以质量管理为主,为提高质量环节把控,接入了视频监控系统,生产区接入视频监控,实时记录梁场生产动态,实现远程监控现场操作工人是否违规作业。试验室接入视频监控,通过一键启动录制试验过程视频,随时观看每个试验过程,为试验质量提供了保障。

而梁场V2.0系统试验室采用微机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数显电子秤、数显千分表、智能温度采集器等设备,并与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现混凝土弹模试验、同养、标养数据自动采集,保证数据真实性。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在未对接数据自动采集时,每次试验需三人进行做试验,一人对试验设备进行操作,两人进行读数记录,实现自动采集后需两人进行试验,一人操作,另一人负责安全观察。这样减少了试验人员,确保了试验质量。

与此同时,梁场V2.0系统与大型运架设备挂接,监控大型机具的运行状态,保障运梁质量安全。通过预应力摩阻、反拱测量、弹性上拱测量等模型的加入,密切监控预制梁生产状况,确保生产质量。V2.0版本融入新技术,强化了自动化管理,标准化梁场融合二维码技术,试验样品、试件采用二维码管理模式,通过扫码进行数据关联和追溯,方便灵活。

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梁生产全过程的精益管理

更值得关注的是,梁场标准化管理系统针对梁场生产中的不同工作环节,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移动互联等技术,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间有机联系,辅助梁场生产,精细掌控“事前、事中、事后”的每个阶段,做好管理的“事前控制”,过程问题处理的“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评价”,实现梁生产全过程的精益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在安全基础上稳步优质地推进,有效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比如,基于BIM建立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化梁场管理系统目前引入了BIM 技术,致力于打造基于BIM的全生命周期梁场管理。即以BIM技术为核心,将生产信息、进度信息等与BIM模型挂接。建立包含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运架阶段和运维阶段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的高速铁路梁场综合管理系统,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运营管理单位全部纳入到系统中来并实现梁场生产的三维可视化管理。

课题组基于移动互联,还建立了基于泛在网络的即时应用。施工现场利用智能前端(手持终端、全站仪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采集设备)基于泛在网络,实现软硬件、终端应用和人员管理的融合。把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和现场施工环境集成为一个整体,智能的实现“现场和远程管理人员”“量测现场测量设备和手持设备”和“远程信息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互联,实现施工管理信息的实时采集、实时汇总、实时预警、实时提醒、实时监控以及现场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的现场和远程管控。关键技术包括智能终端系统、基础网络技术、应用技术并结合组织安全管理制度框架。

在实践中,课题组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徐变测量、外形尺寸、预应力等采用大数据技术对进行处理分析,甚至建模预测,减少建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建造效率及质量。

随着系统V2.0的上线运行,课题组更是与时间赛跑,没有停止过探索与创新的脚步,用“5+2”“黑+白”的实干精神,多少回北上南下,多少个寒来暑往,发挥铁路科技创新骨干、尖兵和平台作用,不断提升标准化梁场的创新力,打造全新梁场系统,引入新技术、新思路,使其成为梁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助力器”。

磅礴征程,科技领航。回望课题组这几年走过的探求之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知难而上为中国高铁发展提供智能支撑,助力中国高铁腾飞,谱写了新时代“中国高铁”逐梦华章。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