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迫在眉睫,如何开启产业互联网新时代?

2021-01-12 15:11
孟永辉
关注

按照笔者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一场深度改造B端的新开始。首先,改造B端可以为玩家们提供新的市场,让他们在C端的流量红利依然见顶的大背景下,可以持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其次,当B端发生了深度改变之后,它可以实现与C端需求的再度对接,从而让原本业已沉寂的流量重新激活,供求两端再度对接。因此,无论是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玩家来讲,还是对于消费者来讲,产业互联网都是一个以产业端为新动能的新时代,当产业端尚未有新动能,所谓的发展并未真正开始。

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依然是以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和资本为主要驱动力的时候,真正属于它的时代并未真正开始,我们所经历的依然是消费互联网时代。因此,我们才会看到有如此多的产业互联网玩家依然在以流量和资本作为他们的发展驱动力。当产业互联网尚未找到属于它的发展节奏的时候,它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切都没有真正开始。

迫在眉睫,如何开启产业互联网新时代?

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了多年,但它的发展似乎依然没有铺开。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并未成熟所导致的。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讲,落地已经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新挑战。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开启产业互联网的新时代呢?

元素的深度改造。如果缺少了底层元素的深度改造和变革,纵然是再响亮的口号都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当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正在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时,我们需要从深度改造内部的元素着手来寻找产业互联网的突破口。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元素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所提到的生产要素。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时代之所以无法给产业带来深度改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无法深度改造行业的内在元素所导致的。对于互联网来讲,它的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在于去中间化,提升行业的运行效率,而在改造内在元素上却乏善可陈。

因此,对元素进行深度且全面的改造,才是真正开启产业互联网新时代的关键所在。从现阶段发展情况看,元素的深度改造主要是数字化的改造和升级,即将传统的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的处理,最终达成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当数字化真正深度改造了传统的元素,产业互联网时代才算是真正来临。

产业与消费的双向协同。即使是在互联网时代,产业端和消费端其实都是失衡的。这一点在互联网的下半场表现得较为明显。虽然互联网时代的产业与消费的失衡依然存在,但是,我们却并未去重视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互联网模式依然是那个时代里最优的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红利的见顶,产业与消费之间失衡的状况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同时,互联网模式作为一种解决方案的角色同样开始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此刻,我们需要的是寻找新的产业与消费协同的方式和方法。

同互联网模式不同的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产业与消费的协同应当是建立在产业与消费两者之间都发生的深度且本质的改变上的。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商业模式的重构,角色的重混,产品的重造等诸多新的方面,当这一切完成之后,产业互联网时代才算是真正开启。

新动能的出现。在新动能尚未出现之前,所有有关产业互联网的说辞都可以被当成是一个概念。反过来,如果我们要真正开启产业互联网的新时代的话,必然需要以新动能作为开端。正如上文所讲,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动能主要是来自产业端的,因此,当我们要寻找开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方式时,同样需要的是从新动能着手。

纵观当下的产业互联网,我们就会发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端的改变并未真正开始,存在的仅仅只是产业互联网的玩家们在摇旗呐喊。让更多的产业端的玩家加入到产业互联网的阵营里,并且真正让产业端的深度变革来当成是驱动行业的发展新动能,才能使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到属于它的新时区。

新动能出现的衡量标准是,第一,新产品和服务的出现,并且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二,产业端内部元素的深度赋能与改造,并且真正与消费端实现了高度对接。当新动能取代旧动能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驱动力,而不是玩家们摇旗呐喊的口水经济时,产业互联网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新时代。

结语

产业互联网,其实依然是一个尚未开始的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真正找到产业互联网的“蛇之七寸”。当我们真正抓住了产业互联网的关键,并且真正用产业互联网的姿势开启它的发展时,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才不仅仅只是吆五喝六的文字游戏,而是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存在。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

未央网2017年度最佳专栏作家

品途网2017年度产业影响力媒体TOP20

百度百家2019年度卓越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9年度最佳人气作者

腾讯云-云社区2019年度最佳作者

WIM2020产业最佳观察机构

富途网热点分析年度贡献者

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