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谈赢,中国还为时尚早|技术换市场

2022-05-13 13:32
C次元
关注


作者丨查攸吟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革命尚未成功,一切仍需努力。

在疫情新一轮疯狂反扑之际,有一件极其重要的新闻如期而至,却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

上月(4月)20日,雅万高铁建设指挥部传来消息:包括沿线所有隧洞、桥梁以及路基建设等工务工程项目,已于近日完成,高铁项目现已转入轨道铺装阶段。

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完成度已经超过70%。最多2023年底,这条高速铁路就能够投入正式运营。

▲ 后续铺设用整体式铁轨,目前也已部分运抵印尼

以整体解决方案模式输出,即意味着采用我们的设备、我们的标准,并且全部由我们来完成建造。而雅万高铁实际上还要更进一步——根据协议,后续经营事实上也是由中、印两国企业一同完成的。

作为中国高铁整体出口第一案,6年前,当中车集团与印尼方面正式签约承建该项目时,国内舆论曾一度为之沸腾。

为这类大国重器而倍感自豪,此乃人之常情。但后续的舆论发展,却也有些出人意料。就在几年前,不知怎地,开始有观点将中国汽车产业拉来和高铁进行对比。

▲ 几年前的疑问——二十余年合资路,归根结底是肥了合资品牌而已?

同样是“市场换技术”,为何高铁凭借该策略,不到十年就取得了重大突破?相较而言,国内汽车产业开启合资大潮迄今已二十余载,自主品牌的表现,却依旧一股“稀泥糊不上墙”的味道。

平心而论,站在几年前的视角,这种观点可以理解,却谈不上公正。毕竟这个世上有许多事,不是那么简单的非黑即白。这正如高铁产业和汽车产业两场“市场换技术”,其实是不能一概而论。

01 高铁的崛起,并不反衬汽车产业的问题

“抱歉,你们出局了。我们已经选择了阿尔斯通作为合作伙伴,参与此次投标了。”

2004年7月,在中国高铁技术引进项目首轮招标谈判上,坚持不做让步的西门子公司代表,被铁道部首席谈判代表“判决”出局。

根据当事人的记载,西门子的代表最初将之视为了甲方耍手段的伎俩,而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次日清早,他们仍旧携整箱资料前来会场,打算继续昨日的谈判。

▲ 西门子手中的Velaro平台,是铁道部最中意的一款动车组

彼时,恰逢西门子公司遭遇阶段性的经营困境,急需一份大单来优化财报。所以从中国高铁项目中出局的消息被传出后,不但企业股价跳水,负责谈判工作的执行官也被迫站出来承担责任,向董事会提交辞呈。

来自中方的这个教训对西门子来说可谓刻骨铭心。而其结果便是,在第二年开展的新一轮引进谈判中,西门子公司全面转变了策略。不但端正了态度,而且大幅下调了报价。于是,中方也就借坡下驴,如约与其签下大单。

这一合作,实际是双方共赢的。

对于西门子来说,不但成功拿到了数十亿元的大单,为其奠定了此后许多年良好业绩的基础。而大量专利授权项目,也使企业有了细水长流源源不断地收益。部分授权时至今日,仍在源源不断为其贡献着利润。

至于中方,也借此拿到了梦寐以求的Velaro高速列车平台。作为同时期引进动车平台中,性能最优异者,Velaro也为中国高铁后续的自主以及进一步的创新,扫平了道路。

▲ 基于Velaro发展而来的CRH380B动车组

而在全面技术引进仅仅5年后,随着CRH380动车组系列的诞生,中国高铁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迈向自主发展。2016年开始投入综合试验的CR400“复兴号”系列,更是将高铁的国产化率以及知识产权自主程度,推到了崭新的高度。

在动车组这个高铁体系里,最耀眼的核心产品之外,国内企业对高铁全系统的理解和认识,乃至于各项配套核心技术的参透和掌握,也在之后的岁月里日渐深入。

各种因地制宜的本土化调整,在铁路工务工程中特别普遍。

以高架轨道修建为例。最初在国内企业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高架轨道修筑图纸中,浇筑混凝土承重件的钢筋材料,采用屈服强度500Mpa的Ⅳ级热轧带肋螺纹钢。

然而国内建筑行业中,当时也仅仅实现了屈服强度335Mpa的Ⅱ级钢的普及。而海外企业对于中国企业采购Ⅳ级钢的请求,开出了每吨5000美元的“天价”。须知,那是个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长期保持1比8.3的时代。

▲ 引进不是照搬,根据实际情进行调整,也是技术引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得已之下,当时的铁道部会同国内多家结构所,尝试以提高放列密度的方式,以Ⅱ级钢来进行替换。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这种替代一直持续到了多年以后,国内钢企开始量产Ⅳ级钢,同时Ⅱ级钢开始在住建部引导下有序“退市”为止。

通过模仿和调整,逐渐掌握并精通,最终随着自身各方面技术条件的提升,开始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产品来实现替代。而中国高铁在这十余年间走过的,大致便是这样一条道路。

那么回过头来说一开始的问题——市场换技术,为什么中国高铁行而中国汽车不行?

归根结底,这是一种典型的“体制问题”——在中国境内,无论普通铁路还是高铁,它都是一种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由国家力量主导建设,同时由国企来进行日常运营。

▲ 时至今日,中国高铁已经吃透了引进技术,走上了自主和创新的道路

品牌的力量尽管存在,但也就局限于公众对其安全性的信赖程度等方面,并不会不存在旅客选择乘坐日本川崎重工技术的CRH2列车,或者西门子技术的CRH3,而刻意回避源于法国阿尔斯通技术的CRH5这类情况。充其量,区分个一等、二等座还是商务座而已。

毕竟,高铁系统提供的只是一种服务。而反观个人汽车,作为一种出售给每一位消费者的大众消费品,消费者当然会区分自己所驾驶汽车的品牌。

没有人能够否认,“市场换技术”这二十余年来自主品牌在技术方面的进步,但面对世界汽车巨头数十上百年历史凝聚起来的品牌力,历史充其量只有其五分之一的自主品牌,在与其的竞争中呈现一边倒的局面,这算是一种“失败”么?

▲ 请问,失败在哪了?

而在这种历史积累的厚重力量下,自主品牌只能依托新能源或者混动这样的“换赛道”来谋取更多的胜算,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更何况,汽车产业走的是市场化的模式,基本遵循着所谓的“看不见的手”原则。而高铁产业内所有大体量的玩家,其实都听命于国资委这“有形之手”的指挥。

所以,当南北车在海外项目中开始互相拆台,迎来的立即便是一次合并操作。国之重器,当然需要拧成一股劲和外人斗法咯。

而高铁和汽车,又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