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上海联合汽车电子赵超:数字化工具要以经营好客户为根本

摘要:数字化时代想要用好数字化工具,就必须要清楚这些工具的定位。不论是从互联网的发展过程、还是从企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过程来看,技术的定位都应致力于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

信息化阶段主要是用信息技术来约束或帮助服务提供方的工作,而数字化阶段则是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接收方---客户、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从客户端不断获取客户的需求,为供给端的优化提供输入。依托微服务技术的扩展性和可迭代性,使客户的需求快速满足,而客户的问题也可以随时随地反馈。业务和技术实现了完美融合,最终最大限度地用程序取代人工。这就是数字化转型的商业意义---以客户为中心。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归根究底就是增收和降本。无论降本还是增收,需要关注的不是先后顺序问题,而需要关注收益和成本的对冲结果,即利润。

上海联合汽车电子赵超:流程信息化,业务数字化

数字化和信息化有何不同?行业中现在主要流行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化和数字化本身没有什么差别,只是用词的不同。第二种观点认为,数据化是信息化的升级。采用了不同于信息化阶段的云、大、物、移、AI等技术。企业需要不断强化新技术的应用。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数字化无论从技术手段还是其在业务上的着力点上都与信息化阶段有了本质性的变化,对产业可能产生颠覆式的影响。但是针对第三种观点,数字化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发展进程是怎样的,业界依然莫衷一是。

赵超表示,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表述上来分析。约定俗成的说法是“流程信息化,业务数字化”。对应流程信息化我们都很熟悉。在流程作业节点的人,把自己的工作结果记录到系统里。这一阶段的技术体现是PC联网,数据库技术。比如公司采购物资,需求部门生成一张采购申请,采购部门生成采购订单,需求部门收货,财务部门发票校验付款。这就是流程。流程规定好先收货再付款,还是见单即付,各个环节的人员必须依照系统中的设定记录操作过程。而实际业务中,有时物品已经使用起来了再补单据也不足为奇。比如紧急情况下让供应商调拨几台设备过来。

与此相对,被称作业务数字化的业务是什么呢?公司的销售业务、制造业务、物流业务、财务业务、采购业务等等都被称为业务。而互联网的发展进程让我们看到,最早被数字化的是“商业”,也就是公司产品的买卖业务。其背后的代表性技术则是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

那么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的强势在哪里呢?简单地说,就是对外的互联互通。企业内部联网,我们要建立骨干网络,网线铺到桌面。而移动互联网对任何人、任何企业而言都是基础设施、是水电煤,唾手可得。不需要自己建立。也就是说新的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与企业外部的对接,与客户、消费者、个体的对接。换个说法,我们也可以认为是供给方与消费端的对接。例如,采购部与需要采购物品的企业人员之间的对接。由此,数字化的关注点就转到了服务的接收方,而非服务的提供方。从服务的提供方,可能还是要按照流程进行作业,但作业成果的交付可大大借力于新技术。这就是在思考信息化、数字化这一问题时思路上的一个重要跳跃。

更通俗些,信息化阶段主要是用信息技术来约束或帮助服务提供方的工作,而数字化阶段则是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接收方---客户、消费者的服务体验。比如,我们见到的淘宝、天猫APP是给消费者使用的。当成为店家的时候,才能见到淘宝、天猫的背面。而传统企业信息化进程中,从未关注过给服务接收方使用的界面。

认知驱动数字化

赵超表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归根究底就是增收和降本。无论降本还是增收,需要关注的不是先后顺序问题,而需要关注收益和成本的对冲结果,即利润。那就需要着眼于服务供给到服务接收的完整链条,而不仅仅是供给侧内部。价值来源于客户,成本来源于供给。在信息化阶段,因为企业无法随时随地对接到客户,所以我们致力于企业自身可以掌控的产品质量、人员管理等等方面,以修炼内功为主。而数字化阶段,已经有了对接客户的手段,如果不用这个手段,或者这个手段用不好,在装备上就比其他人家落后了一大截。实际情况也是,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如何用好数字化的“屠龙刀”现在还是一个难题。

关于数字化是由IT还是技术主导的问题,如果说的更明白些,赵超建议再增加“部门”两个字。当我们纠结于这个问题时,往往是说哪个部门主导,而不是说技术还是业务驱动。至于是技术还是业务驱动,那是另一个问题了。但往往这两个问题被混为一谈。如果说是IT部门主导,还是业务部门主导,赵超的观点是谁想明白了数字化和业务的结合方式,就由谁来主导。在想明白之前,都是尝试。而大多数传统企业的情况是,IT部门靠着ERP系统的流程理念吃了十年饭,而业务部门吃的是流程的饭。在尝试的情况下,IT的话语权多一些还是很必要的。至少IT的人会清楚哪些是炒概念,哪些是炒冷饭。但是无论如何,成果都要由业务部门的人来展示,这样会提高业务部门的积极性,而不是IT来唱独角戏。

到底是“技术驱动业务,还是业务驱动技术?”,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赵超认为这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在现阶段,我们无疑想利用技术来驱动业务去创造更大的价值。一旦依靠技术触发了价值创造,业务同样反过来会激发技术的更深入的应用。也只有实现了这样的迭代,才表示企业走上了数字化转型的正轨。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安防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