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对比:Robotaxi双雄争霸,谁将啃下万亿市场“硬骨头”?

2025-05-07 10:23
无人车来也
关注

引言

无人车赛道正上演一场“冰与火之歌”。

一边是资本狂欢——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先后赴美上市,Robotaxi被视为自动驾驶的“皇冠明珠”;

另一边却是财报“见血”——2024年,小马净亏19.67亿、文远净亏25.17亿,亏损同比扩大超两成。

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一个挥舞“全球化大刀”,一个抡起“量产化铁锤”,却都被“商业化枷锁”困在原地。

Robotaxi的万亿市场,究竟是“技术派”小马的天下,还是“落地派”文远的舞台?

今天,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就扒开财报、撕开技术、看透打法,给这场“双雄争霸”算笔明白账!

(参考阅读请点击:

《文远知行、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特斯拉等无人驾驶出租车,动作频频!网约车司机的饭碗真要被砸?》)

一、技术路线:学霸VS实干家

1. 小马智行:极致技术的“理工男”传感器堆料狂魔:第七代Robotaxi装了9颗激光雷达+14颗摄像头,成本却比上一代暴降70%。秘诀是自研传感器清洁方案和车规级芯片。

仿真训练卷上天:用PonyWorld世界模型生成“虚拟车祸现场”,让AI每天在模拟器里撞车100万次,现实安全记录比人类司机高10倍。

死磕L4级全无人:2024年在北京南站搞出“无人车接送站”,结果被大妈吐槽:“这车看到外卖电动车就急刹,比我儿子还开得稳!”

2. 文远知行:量产落地的“生意精”硬件抠门大师:用英伟达Orin芯片+博世雷达搞出“平价套餐”,毛利率30.7%碾压小马智行的15.2%。秘诀是把激光雷达从车顶移到保险杠,省下20%成本。场景收割机:广州城中村搞Robotaxi、北京机场跑无人环卫车、中东卖沙漠版无人小巴。最骚操作是在阿联酋拿到牌照后,直接给土豪王室定制黄金涂装Robotaxi。数据反杀绝招:靠环卫车每天扫街积累极端场景数据,结果2024年暴雨天事故率比小马智行低37%510。

二、商业版图:国内血拼VS出海捞金

1. 小马智行的“三线作战”Robotaxi内战:在北京亦庄和文远知行“贴脸厮杀”,双方同时开通南站接驳线。结果小马智行每单均价28元,有乘客说这可能比文远知行要贵5毛钱?但也有用户投诉“空调风挺大的,要不要加收钱?”。卡车物流偷袭:和中外运搞出5700万公里自动驾驶货运,司机老王吐槽:“这车高速上变道比我老婆还犹豫,但能连续开22小时不休息,按可以躺平了啊!”量产车赌局:押注丰田铂智4X量产车,尽管2024年只卖出数百台,但是2025年小目标是上千台。

2. 文远知行的“中东土豪攻略”与“全面开花”迪拜钞能力:和Uber合作搞出“沙漠版滴滴”,定价是国内的4倍。阿联酋王子试乘后点赞:“比我的劳斯莱斯安静,但车上没有香槟冰箱差评!”欧洲农村包围城市:在瑞士苏黎世机场用无人小巴接客,结果因为严格遵守限速被当地出租车司机嘲笑:“这速度我奶奶骑自行车都能超车”。国内悄悄发育:北京经开区偷偷投放400辆Robotaxi,专攻“打工人通勤线”。

结果早高峰被程序员挤爆,系统崩溃3次,CTO连夜改代码。更绝的是,文远把“场景细分”玩到极致,简直是“全面开花”!Mini Robobus跑园区、自动驾驶环卫车扫马路、同城货运车送快递。文远知行W5无人物流车:获广州第一批无人驾驶装备道路测试牌照!中国自动驾驶的“破冰船”驶向深水区2024年,文远知行产品收入(卖车+传感器)同比暴涨61.8%,补上了服务收入下滑的窟窿。但这也暴露短板——业务太散,像摊大饼,导致收入同比降10.2%。

三、财报数据大公开:一边增长一边亏损,谁在 “烧钱” 更狠?

财报就像企业的体检报告,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 2024 年财报一出炉,立刻引发热议。两家公司都在疯狂 “烧钱”,但 “烧” 的姿势不太一样。

小马智行2024 年营收 5.48 亿元,同比增长 4.3%,连续三年营收上涨,稳坐国内 L4 自动驾驶公司收入榜首。

但营业成本涨得比营收还快,毛利润直接下降 32.5%,毛利率跌到 15.2%。更夸张的是,全年净亏损 19.67 亿元,同比扩大 120%!

研发费用高达 17.43 亿元,占运营费用超 80%,妥妥的 “用爱发电”。

不过小马智行也有底气,和丰田、北汽新能源、广汽埃安合作开发的第七代 Robotaxi 车型,成本直接砍 70%,就等规模化量产 “翻身”。

文远知行2024 年营收 3.61 亿元,不增反降 10.2%。

服务收入减少 7420 万元,主要是 ADAS 研发服务这块业务缩水。不过产品收入涨了 3350 万元,靠卖 Robotaxi、Robovan 扳回一局。

文远知行毛利率 30.7%,比小马智行高,但全年净亏损 25.17 亿元,比小马智行还多!

研发费用 10.91 亿元,虽然金额没小马智行高,但占营收比例也接近 30%。

不过文远知行在海外市场混得风生水起,和 Uber 合作在阿布扎比搞起中东最大 Robotaxi 车队,还拿下法国、新加坡等多国牌照,全球业务版图不断扩张。

四、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萝卜快跑:谁将啃下自动驾驶出租车 Robotaxi 万亿市场 “蛋糕”?

在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片万亿级的蓝海市场中,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萝卜快跑等公司正在展开激烈角逐。

1、小马智行堪称技术流代表。

它成立于 2016 年,早早开启了对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全栈自研征程。

其技术亮点在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精妙配合,实现对复杂路况的精准感知,算法泛化能力也十分出色,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场景都能轻松适配。

从运营成果来看,小马智行的 Robotaxi 已在广州、北京、美国加州等地 “开疆拓土”,累计测试里程超 2000 万公里。

2025 - 2026 年,小马智行计划携手丰田,在国内一线城市投放千台规模的铂智 4X Robotaxi 车辆,由广汽丰田新能源产线生产,迈向大规模商业化阶段。其商业模式以技术驱动,通过技术研发推动政策演进,与主机厂合作实现量产,和出行平台共建生态,逐步实现盈利。

2、文远知行则走 “渐进式” 发展路线。

自 2017 年成立后,它就专注于车规级硬件和可量产化设计,与车企深度绑定,这成为了它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品布局上,文远知行的 Robotaxi 在广州落地规模最大,超过 300 辆车,还推出了无人小巴 Mini Robobus,覆盖园区、机场等封闭场景,以及与中通合作的同城货运自动驾驶货车。

商业运营层面,文远知行已经在全球10个国家的30个城市,拥有超1000辆规模的robotaxi自动驾驶车队,自动驾驶里程超过 3000 万公里。

3、萝卜快跑背靠百度这棵大树。

从 2013 年开始预研 Robotaxi 业务,2015 年出样车,2019 年在长沙进行首次实际道路测试,目前已在全国约 15 个城市投放了接近 2000 台车。

萝卜快跑的运营模式独具特色,设置固定乘车点,提高碰面效率,类似于密度更高的公交车,提供点对点服务。为吸引用户,在推广期补贴力度大,优惠后价格远低于普通网约车。

从订单数据来看,其在武汉投放 400 辆无人驾驶汽车后,订单量迎来爆发,单日单车峰值超 20 单。

截至今年3月,萝卜快跑已累计提供超过1000万次出行服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5亿公里。

小马智行技术实力强劲,全球化布局领先,在迈向大规模商业化进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文远知行凭借与车企的深度合作、全球化布局,在产品落地和商业营收上先行一步;

萝卜快跑依靠百度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订单量增长迅速,运营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优化。

然而,Robotaxi 市场的竞争远未结束,技术突破、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难题仍横亘在各家企业面前。

究竟谁能率先啃下这块万亿市场的 “硬骨头”?还需持续关注它们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优化以及市场份额争夺等方面的表现。

Robotaxi的“三国杀”,谁主沉浮?

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认为,但无论谁赢,Robotaxi的终局都是“降本增效”。当Robotaxi的成本降到网约车的80%,当用户习惯“手机叫无人车”,当政策放开“全域运营”,这场万亿市场的“三国杀”才会见分晓。

现在,小马和文远都站在悬崖边——往前一步是星辰大海,退后一步是万丈深渊。而你我,正见证着这场智能出行的“大航海时代”。

       原文标题 :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对比: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双雄争霸,谁将啃下万亿市场“硬骨头”?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