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屏幕与LCD相比优势明显 小米CC9e再次领先一步
现如今AMOLED屏幕已经不再是旗舰手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2000元甚至1000出头的手机都慢慢用上了AMOLED屏幕。
雷军精简产品线 今后小米只卖这三个系列
7月2日,小米CC9正式发布,也标志着小米开辟了一条新的手机产品线。而不久前,雷军发微博梳理了产品线情况,小米品牌仅保留三个系列,分别为:数字系列、MIX系列、CC系列。
360手机彻底退场?官方回应只是“放缓” 但前景仍然不乐观
7月4日,360内部人士透露,其手机业务已经“暂停”,有趣的是原团队负责人李开新,正在带领团队转型专攻老人智能手表。
华为平板M6到底有多强?
近日,华为在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发布了全新华为平板M6系列:包括华为平板M6 8.4英寸和华为平板M6 10.8英寸两个版本。
苹果/华为/荣耀/OPPO/一加五大顶级旗舰横评:谁更具优势?
相比千元机,旗舰机无论是技术还是用料都非常考究,通常情况下代表了一个手机厂商当前的最高水平。旗舰机做得优秀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品牌的技术实力,以及对产品的态度,甚至是对市场趋势的洞察力。接下来
订单大量涌入 群创光电2019年业绩看好
据悉,由于中小尺寸应用的产能已经预定到了年底,加上公司还在努力提高向高利润汽车细分市场的出货量,平板产商群创光电对于2019年的业务情景持乐观态度。
日本发难韩国产业怎么回事?日本发难韩国产业有何影响?
1日下午,据彭博社报道,韩国LG display表示,将密切关注日本的出口限制计划。日前,日本政府宣布修改对韩贸易规定,将限制三项用于制作半导体以及液晶屏幕的核心材料出口韩国。
HUD抬头显示是什么黑科技
HUD抬头数字显示仪(Heads Up Display),即平视显示系统,借助于光学反射原理,将重要的行驶信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
拼多多造电视!电商下沉到工厂将带来什么?
7月1日,拼多多宣布将和JVC母公司兆驰股份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作为国内最大的电视ODM厂商之一,兆驰股份年产电视超1000万台,长年来为国内外一线品牌提供代工服务。
分析:刚性OLED智能手机显示屏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刚性OLED智能手机显示屏工厂的利用率正在提升,该技术开始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这一转变归因于几大要素,其中包括价格下调、与LTPS LCD价格差距的缩小、更大尺寸显示屏的出现、新的设计、对中档OLED产品的需求以及柔性OLED显示器低迷的销量等。
不只是折叠iPhone,苹果还将推出折叠iPad,与微软死磕到底
目前在折叠手机领域最有热点的就是华为MATE X和三星Galaxy Fold,目前距离这两款手机发布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一直没有两款手机的具体上市时间。
日本对韩国实施制裁 半导体和OLED或遭重创
7月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关于对大韩民国出口管制运作的审查》文件,文件表示,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部从适当实施基于外汇和对外贸易法的出口管制(以下称“外汇法”)的角度对韩国实行严格的出口制度。
华为MateX5G折叠屏手机正式发售的意义
据产业链最新爆料称,华为即将在国内启动折叠屏Mate X 5G手机的上市,预计最快会本月底。目前,华为已经在跟三大运营商做最后的商用测试。
京东方将于年底批量生产光学指纹传感LCD屏
根据相关消息显示,京东方已成功开发出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屏下光学指纹传感解决方案,并将于2019年底开始批量生产嵌入了该光学传感器的液晶面板,主要用于低端智能手机。
2020年喷墨打印将成为OLED量产工艺
据悉,用于OLED显示器生产的喷墨打印技术最终将于2020年实现量产。到2020年,基底年产量约为105,000片(209,000平方米),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将增长近12倍,达到130万片(730万平方米)。
苹果也想通了,或推中国定制版iPhone,改用屏幕指纹价格更低
在去年的时候,就有不少苹果离职高管称应该针对中国用户推出一款定制的手机。苹果可以调查中国用户的喜好,甚至可以使用中国的设计师。
三星CEO承认Galaxy Fold尚未做好准备,称测试正在进行中
据The Independent报道,三星联合首席执行官DJ Koh表示,他“在手机还没准备好之前”就将Galaxy Fold推向市场,导致该设备在应该发货的前几天延期。Koh表示“这令人尴尬”。
资讯订阅
-
凌科芯安LKT4305GM 打造安全物联网
2025-05-16
-
凌科加密芯片LKT4304在充电桩上的应用
2025-04-11
-
LKT对比认证方案说明
2025-03-13
-
加密芯片LKT4110U如何捍卫产品的安全,速来了解!
2025-02-14
-
ATSHA204A国产替代加密芯片LCSHA204
2025-02-11
-
LKT4304新一代算法移植加密芯片,守护物联网设备和云服务安全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