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当前位置:

编辑视点

EDM

台积电张忠谋:都在造芯,未来或将失控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过去的这一年多以来,全球各地都在努力的发展芯片制造产业。比如美国抛出520亿美元计划,计划未来5年在半导体领域至少投入520亿美元,以确保美国保持芯片生产的领先地位,从根源上解决芯片荒造成的窘境

| 2021-07-21 13:54 评论

苹果A15芯片,也集成5G基带了?

随着iPhone13快发布,苹果的新一代芯片A15的消息也是越来越多,各种爆料也是越来越像真的了。近日香港媒体Qooah就报道了关于A15的一些消息,由于与A14等相比,有了较大的颠覆性,所以也引来了众多的关注,我们来看一看Qooah的消息是什么

| 2021-07-21 13:35 评论

BAT们跨界研芯,自研芯片这么简单吗?

配图来自Canva可画不久前腾讯被曝出开始招聘芯片研发设计相关的多类工作岗位,最近腾讯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是基于部分业务需要,在特定领域进行芯片研发尝试,比如AI加速和视频编解码,而非通用芯片。事实上

其它 | 2021-07-21 10:08 评论

4D成像雷达:软硬兼施实现量产,性能之争变本加厉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导读 /Yole发布的《2020年雷达产业态势报告:厂商、应用与技术趋势》指出,到2025年,汽车市场预期将以11%的CAGR增长,因为汽车应用雷达已成为标准设备,在测试场景变得更严苛之后

| 2021-07-21 09:12 评论

腾讯也造芯,互联网巨头为何扎堆芯片产业?

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导  读作为互联网传统三巨头,BAT里的百度和阿里此前早已入局芯片领域。如今,面临芯片“卡脖子”问题难解,在全球芯片持续短缺的当下,腾讯躬身造芯,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IC设计 | 2021-07-21 08:37 评论

业绩暴涨,TCL将面临什么考验?

自2019年完成重组以来,TCL科技的内外部动作就没有停止过。对内TCL剥离了原来的家电业务独立发展,同时频频加码面板厂的产能扩张;对外TCL资本动作不断,先后入股多家半导体新材料企业,力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光电/显示 | 2021-07-20 17:43 评论

张忠谋以及台积电能够改变全球科技大分手的趋势吗?

只是不知这位芯片代工模式大佬,对中国领先企业的破解芯片难题有何高论文/智物“对于更大的民用市场,基本上基于自由贸易体系的供应链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方法。”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近期的一个论坛上发言,一如既往地直率

工艺/制造 | 2021-07-20 15:45 评论

自动驾驶芯片需求激增,可靠性如何保证?

作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和电气化变革的关键支撑,芯片由于在智能汽车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车内的应用正越来越广泛。根据Gartner的分析数据,2018年单辆汽车中的半导体价值约为400美元,预计到2024年无人驾驶汽车普及时,单车半导体的价值将超过1000美元

工艺/制造 | 2021-07-20 15:43 评论

从百度到腾讯,我们为何期待国内互联网巨头造芯?

从华为芯片被断供开始,“造芯”一词在网络上的热度变得越来越高,只要有国内企业传出造芯的消息,往往会吸引较高的关注。一方面是大家对国内企业造芯的期盼,另一方面是在芯片高端制造领域,我们被国外技术卡脖子的现实

IC设计 | 2021-07-20 10:03 评论

2023年会是芯片企业的一道坎?

如果大家关注半导体产业,就会发现自2020年全球半导体出现缺货潮之后,各大厂商们都在拼命扩产。比如中芯国际之前表示要投153亿在深圳建28nm工厂,近日又表示拟扩建1万片12英寸和4.5万片8英寸晶圆的产能

其它 | 2021-07-19 13:04 评论

台积电28nm南京扩产,中国半导体何时等来春天?

“台积电南京扩产”风波正式落锤!7月15日,台积电董事长官宣南京28nm持续扩产计划,打破了此前扩产取消的传言,消息一出,再次引发热议,这场曾引发各路大V和行业专家混战数月的舆情最终走向,还是偏离了无数网友的预想

工艺/制造 | 2021-07-19 11:33 评论

“芯片荒”已促使半导体产业链格局发生变化

这场旷日持久的“芯片荒”已经促使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格局发生变化。2020年开始的芯片荒问题,到2021年也并没有缓解。所以在全球芯片荒之下,芯片巨头也发动了一场变革。美国英特尔正在酝酿新的超级并购。近日

其它 | 2021-07-19 10:50 评论

IC设计充满变数,EDA工具怎么创新?

以不变应万变在这个时代对于EDA厂商而言是行不通的,灵活性将成为EDA工具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而灵活性是云与生俱来的本领。Frank Schirrmeiste表示:“业界正迎来SaaS作为EDA工具使用模型的时代,自动化将为用户提供最优的异构架构,以最高效的方式执行EDA工作负载

IC设计 | 2021-07-19 09:59 评论

中微公司VS北方华创:哪家技术更“值钱”?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在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有两家上市公司因为主营业务存在交叉,而长期受到投资者的“瑜亮情结”式比较讨论。一个争做中国AMAT的公司——北方华创(SZ:002371),和一个攻下5nm蚀刻技术的本土公司——中微公司(SH:688012)

工艺/制造 | 2021-07-19 09:15 评论

被国外垄断的OLED驱动芯片要被攻破了!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是一种发光器件,由OLED制造的显示屏比LCD屏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因此目前已经广泛使用在高端消费电子产品上

光电/显示 | 2021-07-19 08:59 评论

都将进入3nm,为何三星市场份额打不过台积电?

说起芯片代工领域的巨头,大家都知道第一名是台积电,第二名是三星。虽然看似一步之遥,但事实上台积电、三星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台积电拿下了全球55%的份额,而三星大约只有17%左右,台积电是三星的3倍多。要知道自从7nm工艺以来

工艺/制造 | 2021-07-19 08:55 评论

出货量全球第二,小米距离苹果还有多远?

万事俱备,只欠造车!这是小米集团当下最真实的写照。当减持、延长锁定期、回购、内部换血、当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曾为了小米的股价操碎了心雷军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让投资人赚一倍曾是雷军发下的宏愿,但上市一年后,小米股价并未如雷军设想的那样,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而是不断地下探

| 2021-07-19 08:53 评论

曾经市值达到3000亿元,清华紫光为何濒临破产?

背靠名校清华大学的紫光集团,市值一度达3000亿元,为何现在落得濒临破产?文丨青山白鹭BT财经原创文章头图来源丨创客贴继7月5日北方方正宣告破产重组后,仅仅过了4天,清华紫光也离破产重组仅一步之遥,被称为中国最牛的两个校企前后脚走向衰落

| 2021-07-16 18:33 评论

台积电、三星的3nm工艺真的有那么强吗?

早在2018年的时候,高通就有过一段隐晦的暗示,意思是别太相信芯片代工厂的芯片工艺,他们现喜欢将数字弄得小一点,台积电、三星都有类似的问题。而在2019年的时候,台积电也承认了这个问题,当时的技术研究副总经理黄汉森表示

工艺/制造 | 2021-07-16 16:26 评论

代工之争拓展到封装技术,三星和台积电正面PK

前言:在7nm、6nm、5nm,以及即将量产的4nm和3nm制程技术日臻成熟的情况下,晶圆代工厂在产能、封装等方面进入全面战争状态,且竞争越来越激烈。作者 | 方文图片来源 |  网 络代工之争拓展到封装技术台积电和三星之间的代工之争,正从先进制造工艺扩展到封装技术

工艺/制造 | 2021-07-16 14:37 评论
上一页  1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 289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