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算力突破与6G技术布局,是德科技发布KAI全栈AI测试方案
2025年6月26日,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在上海举办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媒体见面会。会上正式发布面向AI(人工智能)全周期的KAI(Keysight AI)解决方案,并围绕数据中心面临的行业挑战以及是德科技布局展开深度阐释,标志着是德科技在AI计算测量领域取得系统性突破。
当前两大关键技术趋势是AI的快速发展以及6G的早期研究阶段。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通信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Kailash Narayanan在会上指出,AI已成为现实,并吸引了大量投资,而6G作为下一代无线创新技术也已开始萌芽,正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是德科技致力于与业界伙伴及全球客户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他强调,中国在AI、6G、高速列车和电动汽车等诸多创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中国在AI和机器人技术领域投资约1000亿美元。
AI算力爆发下,行业面临效率瓶颈与可靠性危机
早期人工智能主要用于识别功能,基于较小的算力、参数和数据规模——几十块板卡、几百G数据即可构建模型。而现在的大模型参数已从千亿级升至万亿级,算力集群也从千卡发展到万卡、十万卡甚至二十万卡。这种规模扩张是为了让模型生成更精准的内容。
业界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产业正在进入历史性拐点。据Bloomberg数据,全球AI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869亿美元激增至2030年的1.3万亿美元。然而,高速发展背后隐藏着严峻挑战。
Kailash Narayanan在开场演讲中指出,AI数据中心与6G技术正推动全球创新浪潮,但底层基础设施面临算力利用率瓶颈、硬件可靠性危机、带宽与功耗矛盾等严峻挑战。
算力利用率瓶颈:AI训练中GPU仅38%时间用于实际“工作”(计算20%、重叠处理16%、内存操作2%),高达62%的时间因数据传输延迟处于等待状态;
硬件可靠性危机:超大规模集群训练任务失败率超43%,主因是高速器件在物理极限下的可靠性问题;
带宽与功耗矛盾:光模块需突破传输距离限制,224G高速信号面临PCB损耗、散热与功耗三重压力。
是德科技大中华区高速数字市场经理李坚在演讲中强调,随着速率向1.6T、3.2T演进,高速电缆的传输损耗急剧增加,有效传输距离面临严峻挑战。例如,支持800G速率的电缆长度通常需控制在0.5米左右,而在更高速率下,此距离可能缩短至0.2-0.3米,这对系统设计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是德科技KAI解决方案突破传统,重构AI基础设施全栈验证体系
据李坚指出,尽管行业在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大,但效率问题突出。如前所述,调研数据显示,GPU在模型训练时实际工作时间仅约38%,超过50%的时间处于等待状态,主要原因是网络带宽不足和数据传输拥堵。同时,由于硬件可靠性不足或软件故障,大模型训练任务一次性完成率仅约57%。
为应对这些挑战,是德科技推出了整合重构后的AI产品矩阵——Keysight AI(KAI),通过四大技术维度破解行业痛点。
根据官方介绍,KAI方案覆盖AI全技术栈,旨在为客户提供涵盖设计、仿真和测试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帮助打造更稳定、可靠、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
KAI Compute(KAI高速计算):针对算力板卡,提供涵盖计算、存储及接口走线等高速器件的评估工具,助力打造更稳定可靠的算力。
KAI Interconnect(KAI互连):为连接算力板卡的电缆、光模块、光连接等高速互连器件提供网络分析仪、采样示波器、高速误码仪等解决方案。
KAI Network(KAI网络):依托是德科技2017年斥资16亿美元收购的Ixia的技术优势,为网卡、交换机等算力网络设备提供从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全面测试解决方案。
KAI Power(KAI能效):提供针对数据中心电力器件(如AC/DC、DC/DC转换器)的多种解决方案,通过优化功率转换效率,降低整体能耗和运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是德科技推出了三大硬核新品:224G采样示波器,采用磷化铟技术,可以支持单/双通道224G速率;1.6T互连与网络性能测试仪,是具备FEC感知动态测试能力的解决方案;KAI数据中心构建器(Keysight AI Data Center Builder),可精准模拟脉冲流量,提前暴露大集群并发瓶颈。该工作负载仿真解决方案专注于模拟真实AI训练产生的复杂网络负载,可生成大规模、高保真的流量模型,用于识别网络瓶颈、评估交换机和网卡调度算法的效率、预测系统在极端流量下的表现,并优化网络配置,从而减少GPU等待时间,提升集群整体效率。
深耕中国创新沃土,共筑6G-AI融合未来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Marie Hattar表示,公司在中国市场深耕逾40年,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和分布于10多个城市的办公室,致力于支持中国客户加速创新。她强调,中国在机器人技术、大模型以及计算机视觉等AI前沿领域为全球树立了标杆。
是德科技将中国市场定位为创新策源地,面对6G与AI的技术融合趋势,是德科技已启动6G技术前瞻、本土化创新引擎双轨布局方案。其中,在6G技术前瞻方面,是德科技提供面向6G通信应用的低相噪信号源。在本土化创新引擎方面,是德科技位于北京的CCO(China Communication Operation)作为“是德科技最大的应用软件研发中心之一”,支持5G-A/WiFi 7的测试方案;是德科技还通过微信/B站等数字平台触达本土客户和合作伙伴。
李坚强调,AI赛道仍有5-10年黄金期。是德科技将坚持“全栈全周期”理念,显著提升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率。此外,针对6G商业化问题,是德科技表示,“6G不是5G替代,而是增强。我们正推动空口前向兼容,确保更多的5G基础设施可复用。”
当业界追逐千亿参数大模型时,是德科技正在解决本质问题,让每瓦特电力产生更多有效计算。总体而言,从1939年惠普的一部分业务起步,到如今成为AI数据中心测试领导者,是德科技始终站在技术演进的第一现场。KAI解决方案的发布,不仅为芯片厂商、超算中心提供了从硅前验证到集群部署的全栈工具链,更标志着是德科技引领测试测量产业进入AI驱动时代。
展望未来,是德科技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与本土企业开展更多合作,并积极参与AI相关的协会和组织,共同推动相关标准的发展。是德科技表示,公司坚信,人工智能市场潜力巨大且刚刚起步,未来仍蕴藏着大量机会。公司将继续通过领先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加速创新,共同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22-29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第三届安富利汽车生态圈峰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1日免费预约>> OFweek 2025 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8月5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CAE优化设计:医疗器械设计的应用案例与方案解析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