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工智能十大风云人物
-
-
机器人革命:下一个工业帝国将由谁定义?
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的最大子赛道,占据全球及中国市场主导地位。2021年全球市场中工业机器人占比43%,中国市场占比53%。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搬运、焊接、喷涂等生产场景。 当前工业机器人正从效率工
-
人形机器人“订单潮”:不必争真伪需求,产业需要泡沫
新兴产业的竞争本质是"耐力赛" 而非 "短跑冲刺"。在订单潮的喧嚣中,企业既需要把握当下的 "流量红利" 完成原始积累,更要锚定未来的 "技术深水区" 构建壁垒
-
自变量机器人获美团数亿A轮融资,累计融超10亿
前言: [具身大脑]逐渐在市场上获得更多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具身大脑]的发展尚有限,缺乏一个面向机器人行业、产品级别的[具身大脑]。 然而,大脑能力的缺失将严重限制机器人自主决策的智能能力
-
-
通过财报剖析两大扫地机器人厂商,科沃斯与石头科技谁更胜一筹?
划重点: 1:从营收规模来看,科沃斯营收高达160亿元,仍然是清洁市场龙头企业,且业绩稳健,营收与净利润双增态势。石头科技则处于快速扩张之中,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局,毛利率走低,盈利承压等问题。 2:从营收增长来看,科沃斯双品牌战略以及海外市场对业绩拉动明显
-
特斯拉Optimus还在跳舞,宇树机器人已经卖疯了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谢春生 编辑 | 苏淮 人形机器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近来,两大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特斯拉与宇树科技相继传出最新动态:特斯拉连更两条人形机器人Optimus跳舞的视频
-
辅助驾驶公司,向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动手了
作者|向欣 一场针对机器人产业链上游的卡位战,正在打响。 这一次,辅助驾驶的头部企业出手了。 今年 3 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正式切入机器人赛道,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艾摩星机器人。 仅仅两个月后,艾摩星机器人就宣布,将收购一家智能一体化关节公司的大部分股份
-
道通开源围猎、Skydio AI突围,大疆的“霸主光环”还能撑多久?
大疆新一代旗舰无人机DJI Mavic 4 Pro,不会在美国上市? 据美国科技网站 TheVerge报道,经大疆官方确认,DJI Mavic 4 Pro将在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大疆其他所有销售无人机的国家正式发售,但将不会在美国上市,也是第一款不会在美国上市的大疆无人机
-
大模型时代的“算力运营商”,无问芯穹如何讲好AI故事?
【摘要】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现象级应用的出现,AI 2.0时代已然拉开帷幕,算力作为其背后的关键支撑,正成为各方竞逐的战略高地。 成立不足两年的无问芯穹,正凭借清华系班底与十亿级巨额融资,打造“大模型时代的算力运营商”
-
“抢滩”家用机器人领域,联通、海尔、美的等纷纷入局
在今日举行的中国联通“智家通通”产品发布会上,中国联通宣布联合华为推出家用机器人“智家通通”。据介绍,“智家通通”为全国产、全自研
-
南宁 | 南宁发布597亿元融资需求,资本市场赋能“人工智能+制造”
2025年首批105个融资需求项目于3月发布,总融资规模达597.67亿元,覆盖新能源、人工智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等领域。南宁市通过“邕城强首府基金业联盟”和上市扶持政策(最高奖补1500万元),推动企业加速对接资本市场
-
从游戏到智能驾驶,英伟达有哪些技术升级?
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英伟达重磅发布了其最新一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Thor”,并同步展示了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进展与合作布局。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潜力巨大,整体规模有望达到数万亿美元
-
又一巨头裁员6000人,赔偿N+8!
AI浪潮正热乎,然而科技巨头为何频频裁员?5月13日,微软宣布了一项涉及6000人的裁员计划,这一人数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3%,成为自2023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组织调整。公司发言人强调,此次调整并非因业绩压力,而是为优化管理效率、集中资源投入AI核心战略
-
寻找行业榜样!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火热进行中
2025 年将迎来 AI 技术落地的关键年,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AI 领域融资总额 1100 亿美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全年共发生 696 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达 1052.51 亿元,其
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2025-05-15 -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九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入围名单揭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维科杯 · OFweek 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已进行多年,这一评选活动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一次前瞻
人工智能 2025-05-15 -
从“造砖”到“盖楼”,谁在重新定义AI大模型
作者|林飞雪 编辑|胡展嘉 运营|陈佳慧 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 头图|网络公开用图 2025年这波AI变革,不再是谁能造出更厉害的“砖头”,而是谁能真正把“房子”盖起来,还能让用户住得舒服
-
人形机器人5万亿美元市场崛起:中国成为主导者?
芝能科技出品在经历了AI大模型的爆发之后,人类迎来了另一个科技革命的前夜——人形机器人(Humanoids)。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年收入有望达到4.7万亿美元,累计部署量达10亿台
-
迈向人类级驾驶智能:VLA视觉语言的行动模型
芝能科技出品2025年,由于安全和强监管的作用,辅助驾驶行业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面对复杂的现实路况、多样的人类行为模式,以及传统AI在泛化和理解能力上的瓶颈,理想汽车在《AI Talk第二季》系统性的阐述了“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
-
-
松延动力机器人卖爆,创始人姜哲源:商业化才能活下去
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大赛上,一台身高1.2米左右的小个子机器人在奋力奔跑着。与其他参赛机器人不同的是,这台松延动力N2身边没有辅助人员跟随,迈着稳健的步伐第二个跑到了终点
-
大洗牌!中国AI六小虎叙事瓦解,基模五强新格局浮出水面
经历了2年的发展,大模型的竞争格局正在快速收拢。 在国外,大模型竞赛的决赛圈被收拢至OpenAI、Anthropic、谷歌、Meta和xAI五家公司。而在国内,DeepSeek的成功极大程度冲击了现
-
优必选机器人,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5月12日,华为与优必选科技在深圳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在产品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及产业体系等开展创新合作。 协议约定,双方将通过发挥华为昇腾、鲲鹏、华为云及大模型
-
腾讯、阿里、京东试水,金融科技「AI化」大幕拉开
AI对于各行各业都在开启一场全新的改造,金融科技,亦不例外。无论是以腾讯、阿里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玩家们来讲,还是对于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传统玩家们而言,这其实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它们对于AI的全面拥抱,我们才看到了它们对于AI的期望有加
阿里巴巴 2025-05-14 -
自研vs供应商,智能驾驶双模式孰优孰劣?
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时代后,“智驾系统”成为各大车企争相布局的核心战场。面对日新月异的自动驾驶技术,车企需要在自行研发和依赖外部供应商之间做出抉择。这两种模式其实各有千秋,自行研
-
零一万物困局:人走了,钱烧了,大模型牌还怎么打?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 AI 赛道,企业高层的变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零一万物近来就深陷这样的动荡漩涡。 近日,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技术副总裁戴宗宏离职创业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位在大模型
-
“新五强”争锋,基础大模型玩家再洗牌
文|魏琳华 编|王一粟 大模型公司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排位赛。 AI应用如火如荼,但在“看不见”的水面之下,基础大模型的战争仍在继续。不像预期般放缓脚步,而是变得更&
-
-
聊聊MoA(混合智能体架构):如何激发LLM潜力并掀起语言模型协作革命?
全文约 3500 字,预计阅读时间约 9 分钟 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风暴,从对话生成到复杂任务推理,它们的表现令人惊叹。然而,单个模型的性能总有瓶颈,训练成本高昂且资源需求巨大
-
人形机器人,爆单了?
文丨泰罗 在最近举办的上海创新创业青年 50 人论坛上,王兴兴透露,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市场热度和国家政策关注,目前包括宇树在内的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发展都处于良好状态,“很多企业订单都爆掉了
-
中美机器人产业巅峰碰撞:当下局势、生态剖析,谁将称霸全球机器人未来?
一、中美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一。2024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550亿
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核心零部件、政策环境 2025-05-12 -
联想扔出AI“核弹”!超级智能体背后是藏不住的AI野心
作者|孙鹏越 编辑|大 风 AI Agent(智能体),这是2025年最火爆的概念。 Gartner预测,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通过AI Agent自主完成,33%的企业软件应用程序也将包含AI Agent
-
-
车企内卷新高度!传理想汽车秘密布局AI眼镜,智能汽车的下一个战场在鼻梁上?
当下智能汽车赛道已经卷出新高度,车企的战场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冰箱、彩电、沙发"配置,而是把战火烧到了更硬核的 AI 交互战场。 近日,XR Vision Pro 曝出猛料:理想汽车疑似在招募AI智能眼镜相关的产品经理和技术,或表明目前理想汽车在布局AI智能眼镜领域
-
杨元庆“豪赌”超级智能体
"杨元庆“豪赌”超级智能体" 作者 | 李太清 编辑 | 卢旭成 生于1964年的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2024年已60岁了。 很多人在这个年龄已进入退休状态,但杨元庆却像一个百战归来的少年
-
L3商业化元年,智能驾驶的急刹车
“刹车”,是为了更稳健的前进。作者 | 刘亮编辑 | 趣解商业汽车组最近,车企都在撤回自己“吹过的牛”。在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的几百场发布会上,昔日里疯狂把“高级智能驾驶”加大加粗的车企们极其低调,涉及到智驾的时候一定要强调一下是“辅助驾驶”
-
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还是脑子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明显增加了:主要是因为这个领域渐有爆发之势。黄仁勋在去年的不止一个场合都说过机器人即将迎来“ChatGPT时刻”,NVIDIA眼中在生成式AI之外的下一个爆点就是机器人。行业内像ROSCon这样的机器人开发者大会越来越火;宇树科技机器人亮相春晚扭秧歌
-
AI芯片“功耗悬崖”,大模型催生的冷却技术革命
AI芯片的功耗和发热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本、风险以及芯片的稳定性和寿命。如果芯片因过热或短路而频繁出现问题,那么AI的训练和推理效果及效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冷却技术革命,显得十分急需。01AI芯片的功
半导体 2025-05-09 -
-
AI垂类模型的生死劫:大多数玩家可能陷入三大陷阱
作者:彭昭(智次方创始人、云和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物联网智库 原创 这是我的第370篇专栏文章。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此言意在阐明,制胜之道在于谋略,智者未战先谋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