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谁在为SAF买单?航空业脱碳背后的“金主”图谱

2025-05-06 14:21
香橙会
关注

“SAF是航空业脱碳的唯一现实选择,但买单者必须跨越成本鸿沟。”空客CEO傅里的观点直指行业痛点。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到2050年,SAF需满足65%的航空减排需求,市场规模或达7520亿美元。

当前,SAF客户已从航司扩展至跨国企业、货运巨头,甚至中小航司与政府机构。

香橙会研究院SAF需求的主力军与潜在势力,揭示这场绿色革命的资本流向。

01

核心客户群体:谁在推动SAF需求?

1. 航空公司:政策倒逼下的刚性需求

· 欧洲航司:强制法规驱动规模化采购

欧盟《ReFuelEU》法规要求,2025年起所有欧盟机场起飞的航班需掺混2%的SAF,2030年提升至5%。法航荷航、汉莎航空等已签订长期协议,汉莎计划2026年实现欧洲航线5%的eSAF(电制燃料)覆盖。

表1:重点海外SAF生产商和购买方总结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

· 中国航司:试点范围小但产能瞄准全球市场

中国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虽试点规模较小(2024年试点仅12个航班加注SAF),但政策规划野心勃勃:《“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加快SAF商业化,预计2030年需求量达300万吨/年,2050年8600万吨/年。当前中国SAF规划产能已达700万吨。

表2:中国SAF项目买方和生产商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

· 降本依赖政策补贴与合作

IATA统计SAF成本约为传统航油的3-5倍,占航司运营成本约30%。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为SAF提供每加仑1.25-1.75美元税收抵免;法航与TotalEnergies签署10年150万吨SAF供应协议,锁定价格波动。

2. 跨国企业:ESG需求催生“绿色溢价”支付者

苹果、亚马逊等企业通过“企业航空减排计划”采购SAF,用于员工差旅或物流运输,以降低范围3排放。这类客户对减排效率敏感,愿支付高价:SAF成本溢价约3-5倍,但可提升ESG评级并满足投资者要求。例如,波士顿咨询集团通过SAF联盟计划,将商务旅行碳排放强度降低50%。

3. 国际物流与货运巨头:供应链脱碳先锋

·DHL:全球SAF网络扩张

DHL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2030年SAF混合比超30%。其与BP、Neste签署8亿升SAF协议,覆盖旧金山、阿姆斯特丹等枢纽;2025年通过日本Cosmo Oil实现亚洲首条SAF货运航线,每年采购7.2万升。

· 汉莎货运与法荷航:绿色货运服务先行者

汉莎货运为马士基等客户提供SAF选项,法航荷航马丁航空货运(AFKLMP Cargo)发起了可持续航空燃料计划(SAF Programme),在连接中国与欧洲、南美的航线上提供更为绿色的货运服务。AWOT国际物流集团、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宣布加入该计划。

02

潜在客户:政策、技术与供应链驱动的新势力

1. 欧洲中小航司:法规强制的“被动买家”

欧盟《ReFuelEU》对未达标企业施以双倍罚款,倒逼中小航司采购。空客推出“预订与领取”模式,该模式允许空客通过购买由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RSB)管理的SAF证书,并将其转售给航空公司。这种模式允许运营商支付“绿色”附加费,以获得环境效益和碳减排积分,而无需将燃油实际泵入飞机,有利于议价能力不强的中小航司使用SAF。

2. 亚洲与中东企业:自愿减排试水者

· 亚洲货运:DHL通过日本SAF试点探索非强制市场

· 中东航司:阿联酋制定《国家SAF路线图》,计划2030年产能7亿升,减少480万吨碳排放,以维持国际航线竞争力。

3. 高净值企业与政府机构:ESG与公共责任的“隐形推手”

· 科技巨头: 微软、谷歌虽未公开大规模采购,但其2030年碳中和目标或推动这些科技巨头采用“苹果模式”,落地SAF长期协议。

· 政府包机: 欧盟多国要求公共部门履行碳中和承诺,SAF将成为政府专机首选。

03

需构建“政策-产业-资本”三角支撑

SAF的规模化离不开三方合力:

1. 政策端:欧盟强制掺混、美国税收抵免、中国产能规划,形成“胡萝卜+大棒”组合拳;

2. 产业端:空客“预订与领取”模式、DHL供应链整合、Neste原料创新,推动SAF成本下降;

3. 资本端:绿色债券、碳市场融资、企业ESG投资,为SAF注入长期资金。

正如IATA理事长威利·沃尔什所言:“SAF是航空脱碳的最大杠杆,但仅此不够,我们需要更多杠杆。”从航司到货主,从跨国企业到中小供应商,这场绿色革命的买单者正在形成一张全球网络。而唯有政策精准激励、技术持续突破、资本大胆入场,才能让SAF从“昂贵选项”变为“普惠燃料”,真正托起航空业的零碳未来。

       原文标题 : 谁在为SAF买单?航空业脱碳背后的“金主”图谱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