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药物管线成功的关键指标
前言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疗法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全球已有14种产品获得批准,140多种ADC正在临床试验中。到2030年,ADC市场将达到150亿美元以上。ADC的基本原理:通过将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与有效小分子药物的细胞毒性相结合,ADC可以精确地向肿瘤输送毒素
医学是为了救人,还是为了利润?
01医学是为了救人,还是为了利润?最近,朋友转给我一个段子,说:古代药房门口写着: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现在药店贴着横幅:会员积分买十送二,消费满58送鸡蛋。然后,我给他讲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回流”纳斯达克
一直以来,美股都是中国生物科技企业重要的融资场所。目前,共有超过10家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在美股上市,既包括百济神州、再鼎医药等门面,也包括天境生物、亘喜生物等后起之秀。不过,因为行情下跌、地缘政治等因素,让中国生物科技企业赴美上市面临众多不确定性
来自P药的启示,新冠口服药商业化需要迈过这些坎
2022年,辉瑞营收创下历史新高,成为首个销售额规模超过千亿美元的制药巨头。新冠防治药物功不可没。上市后的第一个全年,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销售额一举飙升至189.33亿美元。不过,Paxlovid或许面临出道即巅峰的局面
小伦智造冲刺上市:毛利率整体下滑,王小伦不再是董事长兼总经理
近日,浙江小伦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小伦智造”)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更新了招股书(申报稿),准备在创业板上市。据贝多财经了解,小伦智造的上市申请于2022年6月24日获得受理。本次冲刺创业板上市,小伦智造计划募资3.5646亿元
康宁杰瑞配股融资3.8亿港币;吉利德CAR-T疗法收入超14亿美元
行情大涨,18A企业抓紧时机融资。2月3日,康宁杰瑞发布公告表示,通过先旧后新的方式配股融资3.8亿港币。又有药企奔赴美股上市。2月2日,硕迪生物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吉利德CAR-T疗法收入大爆发。2月2日,吉利德公布2022年业绩
国产新冠口服药定价揭秘:最高795元,毛利率50%
又一款国产新冠口服药定价公布。2月3日,四川省医保局公示君实生物新冠治疗药品,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首发报价:795元/盒。至此,三款国产新冠口服药价格均浮出水面。/ 01 /与进口产品差异化竞争从定价来看,国产新冠口服药与进口产品形成了差异化定价的趋势
狂飙的口服美容市场,华熙生物赵燕和五个女博士急抢滩?
出品 | 子弹财观作者 | 胡芳洁编辑 | 蛋总美编 | 倩倩最近,火爆的反黑刑侦剧《狂飙》迎来大结局,观众们还在意犹未尽地“争论”剧情细节和配音等问题。而在经济领域,也有一些行业正在争议声中“狂飙”,比如口服美容市场
贝克制药冲刺上市:资产负债率高,抗乙肝制剂产品收入和占比下滑
2月3日,安徽贝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贝克制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科创板上市,国元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本次冲刺上市,贝克制药计划募资14.20亿元,其中5.32亿元用于年产单方制剂
挺过感染高峰的阿兹夫定!
随着疫情管控全面放开,我们也走向了和新冠共存的生活。但与此同时,这里面存在的危机我们似乎也不能忽视,特效药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个病,对成千上万的高龄老人实在是太不友好了!迄今为止国际和国内的多种药物被批准用于新冠的治疗,但不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区别很大
阿里健康入股的甘肃医药连锁品牌德生堂欲港股IPO,去年刚扭亏
作者:冬音出品:洞察IPO近日,德生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生堂”)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华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德生堂是一家健康管理及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专门从事药品医疗服务,具备中西医诊疗和药事能力
K药2022年销售突破200亿美元;信达生物第四季度收入约10亿元
在内卷的PD-1抑制剂江湖,Keytruda(K药)销售仍旧强劲。2022年,K药销售突破200亿美元大关。2月2日,默沙东公布2022年业绩报告。默沙东全年收入592.83亿美元,同比增加22%。其中,K药全年销售额209.37亿美元,同比增加22%
环亚科技IPO是老牌国货的自救行动,还是算盘“叮当作响”?
作者:潘妍出品:洞察IPO不同早几年国际美妆巨头独秀,近年来国货风潮春色满园,已然成为国内美妆消费市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但一些“大龄”国货前期却未能占得先机,进入新生代消费者主导的时代后,其生存困境愈发突出
A股全面推行注册制:生物医药和芯片一样重要
开年重磅消息来袭。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从股票发行核准制向股票发行注册制转变。生物医药板块,也将受到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庇荫”
6年估值涨20倍,陆道培医疗究竟值不值?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出品|公司研究室大健康组文|王飞澍被誉为“血液病人最后一站”的陆道培医疗,年初正式递表港交所。陆道培医疗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血液病专家陆道
看中国制药的“创新”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制药行业始终将药物创新作为首要任务。驱动因素包括新的医疗需求、快速的市场增长和监管体系改革。然而,尽管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制药市场,但大多数中国制药公司仍处于创新药物研发的起步阶段
双寡头格局初显!2022年中药上市公司洞察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前言2022年,中药产业风头正劲,本文从业务经营和资本运作两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前五大中药上市公司年度发展动态(不含港股和海外上
寒气蔓延至大药厂,诺华2022财报背后的4个真相
宇宙大药厂的悲喜也不相通。比起辉瑞营收破千亿美金,诺华2022年的表现显得有些不够看。全年营收505.45亿美元,同比下滑2%;净利润69.55亿美元,同比下滑71%。如何缓解增长压力?大部分国内药企给出的策略是:大而全,不断铺设更多管线
【洞察】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行业竞争缓和 其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长期依赖进口,或使用止血胶等加固硬脑(脊)膜缝合线替代,但其提供的缝合效果不佳,影响手术效果。在神经外科的硬脑(脊)膜修复手术中,一般通过补针或采用动物源或化学合成类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以完成修复
2023并购退出路径或破局,药企春天何时能到?
前言2022年股权投资市场是史上泡沫最大的年景之一。资本“逃离”、股价下跌、交易量急剧降低,已成为资本市场一个不争的事实。“募投管退”每个环节都无法独善其身,一度引发“退出焦虑”。作为主要退出获利渠道,IPO一直被国内股权投资市场高度依赖
资讯订阅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莎益博多物理仿真技术介绍及案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4(第十三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物流供应链行业数字化转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2023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查看回顾
-
核爆级逆袭!揭秘一次性耗材企业如何在国家集采绞杀中绝地翻盘
2025-04-16
-
新药研发的奇迹降临!三大力量神秘合体
2025-04-16
-
「深眠计划」-年轻世代日间深度睡眠服务连锁机构商业计划书
2025-04-16
-
2025年便携式车载制氧机市场分析
2025-04-10
-
加密芯片LKT4110U如何捍卫产品的安全,速来了解!
2025-02-14
-
LKT4304新一代算法移植加密芯片,守护物联网设备和云服务安全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