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
-
创新药出海趋势难挡,中国企业解锁全球医药产业链新机遇
5月21日,A股创新药概念异动拉升,截至收盘,板块指数(886051)上涨1.42%。舒泰神、海辰药业、三生国健、康弘药业、哈三联实现涨停,另有锦波生物、华纳药厂、一品红、热景生物等成分股跟涨。 消
创新药 2025-05-22 -
中国创新药,群星闪耀的时代来了!
文丨泰罗 5月19日,港股创新药板块走强。 历经数十年酝酿积累,中国创新药已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新兴技术领域孕育出一系列优秀产品,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变现周期正在到来。 2024年7月5
-
美国医改、药价与选票
对于药价,美国已经斗争了30年。 1992年,民主党人克林顿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就任第五天就宣布成立“国家医改总统特别工作组”,牵头医改法案的起草工作。 克林顿医改思路和前几任总统类似,但除了保障全民就医,还加入了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的机制
-
从“跟随”迈向“领跑”,中国医药创新进展及热门赛道
日前,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美国处方药价格对标全球最低价,目标降幅达30%-80%(特朗普宣称59%)。该事件引发业界热议,具体走向犹未可知。 美国是中国药企出海的第一大市场,也是创新药利润最大的市场
-
-
还看空中国创新药资产的可以歇歇了
悲观主义被彻底打脸。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共识:4月2日后互加的超过100%的夸张关税取消绝大部分,互相之间只保留了10%的新加关税,另有24%的新加关税暂停实施。美国这一波贸易战攻势,以虎头蛇尾告一段落,结果远远超过此前的悲观预期
-
泽立美上市火爆,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作者 | 张威 编辑 | 张恺翀 泽立美在中美同步获批上市 近日,一款名为“泽立美”的治疗湿疹药膏亮相美国皮肤病研究学会年会,在医药界掀起热议。 2024年11月,泽立美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获准上市,审批过程仅耗时两年
创新药 2025-05-14 -
医疗担起美的ToB业务扩张大任,家电“大佬”跨界游刃有余?
家电企业跨界医疗,也是近年来一个比较热门的趋势,海外有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国内就有我们熟知的格力、海尔、美的等家电公司。 其中,美的集团的医疗业务布局已更进一步,前段时间该集团在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宣布成立美的医疗,以延展ToB业务版图
-
2025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提速,这些赛道值得关注!
高端医疗器械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工具,在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战略地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全球供应链深度重构背景下,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正加速实现技术突围与产业升级双轨并进
-
一季度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出口报告:前十大出口市场在哪?
2025年1季度,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出口总额为528.49亿,其中进口194.04亿,出口334.45亿,贸易顺差140.41亿。 -注-:数据统计时间4月22日。统计商品目录按《海关统计月报进口
-
【洞察】中国第三方质控品市场高速增长 进口品牌占据大部分份额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诊断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政策对体外诊断行业的支持加强,第三方质控品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我国第三方质控品市场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质控品是指专门用于质量
-
多数人错估了关税将对中国医药产业的影响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关税纷争,甚嚣尘上。 有关关税对中国医药产品的影响,市面上相关分析已经很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今天主要想从另一个视角出发,聊聊鲜有投资者关注的暗面
-
中国创新药出海:机遇、挑战与未来展望
-01- 引言:中国制药行业的崛起与蜕变 过去20年,中国制药行业从“仿制跟随”向“创新驱动”转型,受益于海归科学家的技术回流、全球领先的STEM人才储备及政府政策扶持
-
中国ADC的泡沫正在破裂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若问过去两年中国医药产业最丰硕的果实是什么?ADC药物绝对堪称“顶尖”。 从2021年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
-
隐匿的医疗大佬,10年干出千亿级公司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 文 | 华商韬略 梁梁 曾经,一斤大米不过1毛2、一把青菜不过几分钱,但一台进口CT的价格却高达70万-80万美元。今天,大米价格涨了几十倍,但CT价格却跌了几十倍
-
-
对话高特佳王海蛟:医疗AI正转化为生产力工具,替代高价值高容错工作最有看点
一旦产品能力突破拐点,AI就会由技术工具转化为生产力工具。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作者|罗宾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DeepSeek的出现正帮助医疗企业加速找到最佳商业化路径、延伸专业人员的能力
-
卓正医疗IPO:面朝蓝海,身处夹缝
民营医院上市遇冷,但总有人愈战愈勇。 4月1日晚间,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卓正医疗”)再度递交IPO招股书,继续冲击港交所主板上市。 卓正医疗创始人王志远,200
-
【洞察】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及全球范围内,肿瘤发病率逐渐攀升,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质子重离子治疗需求巨大,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需求量也随之提升 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即采用质子、重离子类粒子进行放射治疗的医疗设备。质子和重离子治疗设备的结构相同,主要由加速器系统、束流传输系统、治疗终端系统和治疗计划系统组成
-
中国创新药企Big Pharma之路:信达向东,百济向西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百济神州与信达生物,几乎有着相同的起点。在“创新药”概念尚不普及的2010年,百济神州与信达生物先后成立,共同聚焦于潜力无限的PD-1靶点
-
不要让“AI+医疗”变成一次性买卖
AI医疗从未如此热闹。 DeepSeek开源模型的横空出世,让医疗大模型的落地速度远超预期。药企忙着将AI嵌入药物研发管线,医院争相部署智能问诊系统,而AI企业也加速转向——
医疗 2025-03-27 -
中国罕见病药物开发趋势
-01- 引言:从“无人问津”到“政策破冰” 美国是第一个根据1983年《孤儿药法案》实施开发治疗罕见病药物政策的国家,并且自那以来通过该途径批准了大多数药物
-
中国创新药告别临床数据“裸奔”时代
创新药终于要彻底告别,临床数据“裸奔”的时代了。 3月1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系统性构建了覆盖创新药、改良药、首仿药、生物药及疫苗的分类保护框架
医疗 2025-03-24 -
“生育友好”背后的医疗投资新大陆
人口战略下的医疗产业新机遇,愈发清晰。 当“生育补贴”成为两会热词,以锦欣生殖为代表辅助生殖板块应声大涨,上演单日暴涨40%的暴力美学。 这还只是开始。一方面,现在只是部分
医疗 2025-03-21 -
十年破茧:中国创新药产业如何从「追赶者」进化为「领跑者」?
-01- 引言 清晨七点,一支装载着ADC抗癌新药的冷链运输车驶入广州生物岛。与此同时,波士顿的医药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在解码一份来自苏州企业的双抗药物分子结构。这是中国创新药产业全
-
一文读懂:医疗场景下各版本DeepSeek部署&应用攻略
- 导读 - 通过与业务场景和管理模式的结合,蒸馏版DeepSeek能够发挥超越满血版的使用价值。 ——编辑/侯杰 自2025年春节以来,DeepSeek已经在超过100家医院落地,大模型技术在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
规则变了,互联网医疗需要的是“六边形战士”
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在发生一场巨变。这些变化,在京东健康3月6日发布的年度财报中已经初见端倪。 财报显示,京东健康2024年全年总收入达到 581.60 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下(Non -
互联网医疗 2025-03-17 -
两会热议的“生物医药”有多强?一文看懂中国产业突围战
文 | 白嘉嘉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生产的新药击败全世界最畅销的抗癌药。”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赵宏,在“委员通道&rd
生物医疗 2025-03-17 -
-
七年前的AI分诊到今天的医疗大模型开源,京东健康的一盘大棋
3 月 6 日,京东健康发布 2024 年全年业绩公告。全年总收入达到 581.60 亿元,年度盈利为 41.57 亿元,收入、净利润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京东健康收入实现同比“双位数”的更快增长,展现良好势头
京东健康 2025-03-10 -
业绩“变脸”,净利首降至12.62亿元,联影医疗进入蛰伏状态
新一轮增长正在酝酿? 来源|医药研究社 算是意料之中,联影医疗增长局面扭转了。 该公司最新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03亿元,同比下降9.73%;归母净利润约12.62亿元,同比下降36.08%;扣非后净利润约10.1亿元,同比下降39.32%
-
胰腺癌个性化医疗:破局困境,探寻希望之路
-01-导读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被称作“癌症之王”,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几乎持平,是医学领域最为棘手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统计,胰腺癌占欧美新发癌症的3%,8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或转移阶段,5年生存率不足10%
-
从招聘到医疗:AI决策如何影响生活中的公平与隐私?
作者|Pan编辑|Duke来源|钛财经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AI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从你在网上看到的个性化推荐,到智能家居的控制,再到自动驾驶汽车,AI技术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然而,随着AI不断渗透各个行业,围绕它的伦理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
高盛中国AI医疗指数里的新叙事
2025年,在现象级DeepSeek热潮的影响下,投资者看到了中国在AI各个领域取得的进展。 随着这股劲风吹向医药板块,AI医疗概念愈发火热。受此影响,在港股市场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医疗保健业今年以来涨幅超过20%
高盛中国 2025-02-26 -
早该重新打量中国创新药了
大家都在为AI欢呼,但中国不只有AI,医药的DeepSeek时刻其实更早出现。 当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传奇生物CAR-T疗法稳压海外竞品一头,康方生物引发全球PD-1/VEGF
-
AI+医疗,被神话了
资本市场再度沉迷于AI医疗的宏大叙事。 甲骨文创始人Larry Ellison宣称,只需48小时,用AI检测出你体内的癌症,用48小时造出专属疫苗。 他说,这是“人工智能的承诺”
-
3.35亿元从小米手中购买股权,九安医疗全球化布局野心展露无遗?
扬帆出海更从容? 来源|医药研究社 九安医疗与小米就iHealth开展的股权合作,以前者“买断”、后者“退场”告终。 日前,九安医疗公告称,九安控股全资子公司Andon Hong Kong Co.
-
DLL3领域的中国时刻
新药都将来自中国吗? 这是一篇来自海外博主文章在去年引发的话题。汽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西方是否会不再具有竞争力?在生物技术领域,一些人也开始提出这个问题。 眼下,谈论这一话题,似乎还过于遥远,但却又离我们很近
-
医疗信息化,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医疗信息化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本文为企业价值系列之【盈利能力】篇,共选取68家 医疗信息化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以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率等为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