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物合成技术
-
详解ADC:从payload、linker到抗体偶联技术
-01- 引言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通过连接子链接而成,兼具传统小分子化疗的强大杀伤效应及抗体药物的肿瘤靶向性。ADC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负责选择性识别癌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负责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有效载荷,以及连接抗体和有效载荷的连接子
-
医用光学技术之二 用于精密脑外科手术的光纤激光平台
精密脑外科手术(如神经肿瘤手术)要求手术工具能够精确切割肿瘤组织并完成止血,同时尽可能避免损伤周边脑组织。目前的手术流程需要频繁切换切割、凝血工具,电烙术凝血会造成毫米级的非特异性热损伤。本文设计并搭
-
滴血验癌争议再起:觅瑞IPO是技术突破,还是下一个Theranos?
滴血验癌争议再起:觅瑞IPO是技术突破,还是下一个Theranos? 本文为美港探案(MGresearch)原创 作者:舟木 编辑:华燕 5月12日,港交所官网挂出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觅瑞)通过聆讯后的招股书更新文件
-
一文解锁GLP-1药物治疗的全景蓝图
-01- 引言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道L细胞在食物摄入后迅速释放的一种刺激胰腺胰岛素分泌的激素,后来观察到GLP-1也抑制胰腺胰高血糖素分泌和胃排空。这些发现共同推动了一类新的基于GLP-1药物的开发,作为2型糖尿病(T2D)的降糖疗法
-
孤勇者禾元生物闯关IPO 革命性技术背后的商业化挑战
创新需要勇气与魄力。 《投资者网》吴微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元生物”)正进行一场生物技术豪赌。公司用转基因水稻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这项被称为“植物源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被视为可能颠覆传统血浆提取的革命性突破
-
小分子药物的最大Bug,终于要解决了
2022年,美国《降低通货膨胀法案》法案的落地,让药企哀鸿一片。 《降低通货膨胀法案》希望通过“谈判降价”及“价格涨幅不得超过通货膨胀”等多个组合拳的形式达到医保控费目的
医疗 2025-04-17 -
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靶点发展趋势
-01- 引言:靶向治疗的黄金时代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免疫系统失调为特征,全球患者群体庞大且治疗需求迫切。在过去的25年里,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信号来靶向免疫
-
银屑病药物研发管线与市场全景
-01- 引言:银屑病治疗需求的迫切性 银屑病是一种由遗传、免疫及环境因素共同诱发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影响全球2-3%的人口。它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异常有关,临床特征为红斑、界限清晰的丘疹和圆形斑块
-
肿瘤治疗中的替代终点:加速药物研发的双刃剑
-01- 引言:临床终点的“黄金标准”正在松动 目前,已有多个肿瘤领域的临床终点被用于寻求监管部门的批准,包括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客观响应率(ORR)
-
生物制药扎堆研发背后的风险与破局之道,解读药物开发管线的同质化陷阱
-01-引言:创新浪潮下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近年来,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如火如荼,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功范例,例如靶向PD-1或PD-L1抗体抑制剂的开发,以及靶向CD19的T细胞过继治疗
-
靶向PD-1/PD-L1小分子药物:改写肿瘤免疫治疗格局的新希望
-01- 引言 自2014年首个PD-1单抗Opdivo获批以来,PD-1/PD-L1抗体药物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里程碑。然而,抗体药物存在价格高昂(年均治疗费用超1.4万美元)、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疲劳、皮疹、器官炎症等)、给药方式受限(需静脉注射)等痛点
-
中国罕见病药物开发趋势
-01- 引言:从“无人问津”到“政策破冰” 美国是第一个根据1983年《孤儿药法案》实施开发治疗罕见病药物政策的国家,并且自那以来通过该途径批准了大多数药物
-
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各类含氧化学物质的生物催化研究综述
01 文章背景简介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生物催化技术能够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反应,无需高温、高压和有毒溶剂,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风险。同时,生物催化反应的选择性高,能够减少副反应发生,降低有害废物产生,这对于追求绿色环保的现代产业至关重要
-
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开发与市场:从传统疗法到生物制剂的突破
-01-导读 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类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而引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全球约7.6%-9.4%的人口受其困扰,患者需长期用药以控制病情
-
激酶抑制剂药物开发的探索之路
-01-引言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激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细胞内的“信号指挥官”,通过催化底物的磷酸化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然而,一旦激酶的活性失控,就可能引发癌症、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疾病
-
点击化学:开启ADC的“黄金时代”
-01-引言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揭幕,将“点击化学”这一前沿技术推向公众视野。三位科学家的突破性工作,不仅革新了有机合成领域,更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路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
双抗ADC药物:抗癌治疗的下一次革命?
-01-导读 抗体偶联药物(ADC)被称为“魔法子弹”,通过抗体精准靶向肿瘤细胞,递送细胞毒性药物,兼具靶向治疗的精准性和化疗的强效杀伤力。在过去的十年里,ADC在治疗实体瘤和血液肿瘤方面逐渐成熟,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革命性领域
-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药物治疗策略与市场全景解析
-01-引言:NSCLC-个性化药物开发的前沿 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疾病,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00万例病例和近180万人死亡,其中大约85%的肺癌患者被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腺癌(LUAD)和肺鳞状细胞癌(LUSC)是NSCLC最常见的亚型
-
靶向p53癌症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从分子机制到临床转化
-01-引言:从“不可成药”困境到临床突破 p53肿瘤抑制蛋白是阻止癌症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屏障。p53主要作为一种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发挥作用,能够与基因组内特定的D
-
电化学场是失智症前兆发生"恶变"的关键机制
一项新研究发现,电化学场可能是失智症前兆发生"恶变"的关键机制。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2月26日 蛋白质聚集体在人体内发挥
-
超5亿元融资“花落”瑞德林生物,AI技术放大合成生物投资价值
开年合成生物领域最大一笔融资。 来源|医药研究社 对“减肥神药”的投资触角已经深入产业上游。 日前,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德林生物”)宣布完成超5亿元C轮融资
-
含氟核酸药物:改写人类疾病治疗史的革命性突破
-01-引言 从抗癌药到抗病毒制剂,医药领域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分子设计的突破。近年来,一个微小原子的登场彻底改写了药物研发规则——它就是氟。凭借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氟元素正推动核酸药物进入全新时代
-
-
从精准靶向到临床应用,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如何突破三大核心瓶颈?
-01- 引言:当抗体遇上寡核苷酸, 基因治疗的“高精度快递” 在抗体偶联药物(ADC)成功撬动千亿肿瘤市场后,新一代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AOCs)正在冲破传统疗法的天花板
-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从技术突破到临床转化,生物制药的下一个黄金赛道?
-01-寡核苷酸与AOC:从概念到顶层设计 1.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药物(AOC)的定义与结构 AOC(Antibody-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是一种新型生物偶联药物,由单克隆抗体与寡核苷酸通过化学或生物偶联技术结合而成
-
-
HPV疫苗停止供货,消费医疗需求疲软;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中国遇冷
"氨基一周"致力于提供"全球最重要的大健康产业新闻分析",深入挖掘行业动态,洞察市场趋势。 无论您是行业从业者还是对大健康产业感兴趣的读者,"氨基一周"都将是您了解行业脉动的得力助手。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探索大健康产业的无限可能
-
当医渡科技遇上Tempus,AI赋能叠加技术驱动,谁更胜一筹?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改善医疗服务、推动医学研究以及加速药物研发的关键力量。 在医疗行业迈向智能化的进程中,医渡科技与TempusAI成为两支引人瞩目的劲旅
-
合成致死癌症治疗策略的研发进展
合成致死性是一种遗传现象,即单个基因缺陷与细胞存活相容,但两个基因的同时缺陷导致细胞死亡或细胞适应性受损。合成致死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可以间接靶向以前被认为“难以成药”的蛋白质,包括携带功能丧失(LOF)突变的关键肿瘤抑制蛋白和由扩增或其他基因组改变引起的过表达致癌蛋白
-
核酸药物的研究前沿和挑战
前言 遗传学的中心法则认为,核酸携带人类遗传信息,在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核酸可用于修饰遗传信息以治疗各种疾病。核酸药物(NAD)是一类基于DNA、RNA或合成寡核苷酸类似物的基因治疗药物
-
【指南共识划重点】《中国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诊治指南(第一版)》
《中国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诊治指南(第一版)》是我国首部关于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medication-overuse headache, MOH)诊治的指南,旨在提高我国 MOH 规范化诊疗水平,使更多病人获益
-
【洞察】被称为植物雌激素类药物 染料木苷在医药与保健品领域应用前景良好
染料木苷在人体肠道菌群作用下水解成染料木素,通过竞争性地结合雌激素受体而发挥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类疾病。 染料木苷(Genistin)是大豆异黄酮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可和体内雌激素受体结合,其结构决定了染料木苷的药理活性,如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抗肿瘤和改善代谢综合征等
-
《Nature》:海洋微生物通过共生合作,合成维生素B12
01文章背景简介 BACKGROUND INTRODUCTION维生素B12(VitaminB12)是一种含钴的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应用于饲料和食品、保健和医疗行业。广义上,维生素B12是指一组含钴化合
-
人工耳蜗集采价格大降约75%;BMS引进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
又一批高值耗材国采结果出炉。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开标产生中选结果,纳入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两类产品。本次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
-
【大咖述评】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赋能麻醉学科新质发展
文章围绕人工智能在麻醉学科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其在教育、科研和临床实践等方面的赋能作用,强调了人工智能对麻醉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人工智能在麻醉领域的发展历程与政策背景 (一)发展历程 1
-
【专家指南划重点】抗血栓药物围手术期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
背景与目的 老龄化与抗血栓药物使用增加: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术前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在外科手术患者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抗血栓药物分类:主要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纤溶药物。 风险平衡:围手术期继续服用抗血栓药物可能增加手术出血风险,而停用则可能导致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增加
-
【洞察】CT机轴承是CT球管关键零部件 行业技术壁垒高
随着科技进步、医疗技术提升,CT机的分辨率、图像质量、扫描速度等要求不断提高。 CT机轴承,主要是指高速CT机主轴承,是连接旋转扫描装置与固定CT机架的关键部件。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