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面对“新冠疫情”,智慧城市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2020-03-10 13:35
深兰科技
关注

新冠疫情以突如其来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生活,可谓是对城市治理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的“突击考试”。而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的智慧城市,面对疫情遭遇了严峻的考验,也在过程中凸显出其优势和短板。

助攻抗疫防疫

这次疫情是检验智慧城市建设质量的有力场景之一,在这场考验中,许多智能产品和系统均为防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息监测与公开

在疫情暴发之初,浙江就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全省涉湖北的旅居人数超过了30万,预示着浙江将会有一定程度的疫情。大数据预警之下,浙江率先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后续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疫情地图、疫情智能咨询服务平台、舆情监测等先进手段在疫情防控和疫情信息方面大展身手,不仅帮助政府部门获取到疫情数据、进行决策,也帮助公众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疫情进展,做到心里不慌。

2疫情防控

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对车辆进行快速检索与分析,可对重点车辆进行拦截报警,实现实时追踪和行驶轨迹预测。人员追踪系统可以追踪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曾经的出行乘车记录、公共场所出入记录以及接触人群等,锁定潜在病毒感染风险的人群,为防疫部门追踪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在居民社区、办公楼宇、学校等场所的所有通道,如出入口、楼道、电梯口、单元门等覆盖热感视觉行为监控系统或测温安检门,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监控;如有疫情发生,自动报警、迅速封锁,让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构筑疫情监控与日常安防监控相结合的安全体系。

各地推行的健康码也简化了健康信息层层上报的步骤,出入手续由繁到简并实现一“码”通行,使相关部门可实时掌握出行者的信息。而开通口罩网上预约通道这一便民措施,也减少了人群聚集传染风险。

3应急物资资源调配

让武汉红十字会“心力交瘁”的物资管理信息,专业物流公司借助智慧物流信息化系统入账,2小时搞定,实时对物资进行分类编码、定位、分发,实现高速中转和精准分发。京东承建湖北省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将针对抗击疫情急需的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物资的生产、库存、调拨、分配过程,进行全程可视追踪、高效集中管控。

4疾病筛查

深兰科技科学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绘制出新冠病毒囊膜表面主要蛋白(S蛋白)的基因序列图谱,用更加可视化的方法分析了病毒基因序列,从而有助于病毒的快速筛查和治疗。商汤科技联合多家前线医疗机构的医生及专家针对新冠肺炎影像进行研究,系统自动提示CT中的疑似病灶位置以及精准的三维量化分析、精确测算双肺肺炎的受累程度,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对病例进行影像学分型及分期的综合分析。

发展未来可期

这次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也暴露了许多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比如各部门、各行业的业务与数据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数据收集容易,而产生洞见价值很难;危机事件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不健全,不能及时应对复杂情况等。

但庆幸的是,这次挑战让社会普遍认识到借助科技赋能疫情防控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同时,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连带效果促进了智慧产品和服务的快速应用,让许多新技术治理方式和公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认为,人们对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视,将催化智慧城市进一步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以下方面:

1城市建设理念与数字城市理念相互融合

经过这次疫情,城市管理者更加认识到“平战结合”的重要性。一些城市规划专家提出要在城市中预留“冗余”节点、通道和空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将融合系统架构设计的“高可用、高性能、可拓展”理念。

2智慧城市要迈向人工智能城市阶段

疫情中智慧城市的联动作用不够大,特别是大量的视频数据没有被解析,智慧城市数据收集容易,产生洞见价值很难。因此,智慧城市自我决策的功能要强化,智能城市需要的不仅仅是感知,更重要的是分析。智慧城市要升级到人工智能城市的阶段,许多政府的数据中心将升级为AI中心。

3数据统一和共享将加快

疫情期间,由于信息的共享和标准不统一,被人诟病最多的就是要多次填写健康统计表,而近期推出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正不断地与各省地进行对接;同时,医疗救治、辅助筛查、卫生健康、交通管理等方面也需要不同数据的交叉协同。为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公共安全事件,数据“聚而不通、通而不用”的问题必须解决。

45G设施和应用将互相促进

随着5G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将蓬勃发展。比如可在社区配置高度集成化的智能医诊站,配备常规检测设备和微型药房,实现分级诊疗和筛查,减少医院的人群聚集;同时医诊站可以通过5G远程与专家进行会诊,实现医疗资源分级调配,从而把交叉感染和人们因恐慌求医而产生的盲目流动及因此引发更多交叉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

5多模态将成为趋势

疫情期间,“戴口罩”让人脸识别技术一定程度上受阻,“非接触”让指纹、指静脉识别技术遭遇瓶颈,当口罩成为屏障,当接触引发风险,单一识别技术瓶颈凸显。此时,多模态和多生物识别技术融合解决方案,比如通过人的步体态、手脉等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和认证,发挥各种技术在精度、安全性、便利性等各自特点,从而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和适用场景,在未来将成为趋势。

6智能化服务产品将走“平战结合”路线

针对重大疫情下实现“少接触、零接触”的隔离目标,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物联等技术,以智能特种车辆、服务机器人为主要形式,打造一批广泛分布于小区、园区、街道、重点机构等各类城市空间的、可实现“平时服务、战时保障”的机动化疫情救援保障储备力量。比如,深兰的AI移动零售商用车在疫情期间可以作为特殊的“AI移动菜场”,保障社区生鲜食品供给。

面对气候变暖和城市不断扩大等客观因素带来的复杂性,未来类似疫情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将会具有更大的挑战,需要智慧城市发挥充分的作用。在2月中旬战“疫”的关键时刻,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亦更加凸显政府对于通过智慧城市提升公共卫生安全在内的城市治理能力的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慧城市,必将让未来生活更美好。

关于作者汤峰,深兰科技智能城市事业部副总经理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工学博士;中国市政协会智慧城市道路和桥梁委员会委员;主要致力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研究和建设,主持过上海、深圳、南京、苏州等地数十个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拥有1项发明专利和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数篇。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