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AI战略得与失,组装思维能否再次奏效?
【摘要】作为PC时代的霸主,以“贸工技”基因开疆拓土的联想,正在AI时代的岔路口陷入两难。
从豪掷12亿美元布局全栈AI,到率先推出AI PC却难逃技术水平质疑,联想的AI战略看似激进,实则暗藏隐忧。
当华为、苹果以生态与芯片筑起技术壁垒,是继续倚仗供应链整合的“组装思维”快速卡位,还是押注核心技术,未来的联想,需要一次路线的重新考量。
以下为正文:
七年AI长跑的得与失
全球PC端销量增长趋缓的大背景下,联想选择在2017年宣布向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方面投入超过12亿美元,自此,公司开始了从卖智能设备向卖智能体的转型。
彼时,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提出,AI是信息产业的未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赌上身家性命。
从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大模型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各路AI Agent加速应用场景布局,AI领域的支出也水涨船高。
混合式AI的转型之路上,联想走的是全栈AI打法,即涵盖AI终端、AI基础设施和AI解决方案与服务三大板块的AI布局。
其中,公司的AI终端布局主要集中在打造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而这主要依靠公司PC端等智能硬件业务的加成。
“一体多端”策略之下,联想已发布了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业内首个企业超级智能体联想乐享,以及搭载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AI PC、AI手机和AI平板等产品。
与此同时,公司在去年5月率先上市全球首台AI PC,并在今年春季发布了集成DeepSeek大模型的AI工作站,并在全球首发端侧部署70亿参数DeepSeek大模型的AI PC。
然而,激进战略、多元化出击的联想,面临的却是一个尚未形成统一定义的市场。
举例而言,苹果定义智能手机、特斯拉定义电动车,都是带动智能硬件按特定标准迭代的行为,市场被立住标杆后,这个策略才给予苹果和特斯拉先发优势。
但激战AI行业的联想却尚未用多元化战略立住行业认知。从公开信息看,联想的处境是多元化产品层出不穷,杀手级产品却缺乏足够威力。
当然,做出激进决策与联想的历史处境有关。
战略转型初期,公司曾一度失去PC端出货量首位的王座,位居惠普之后;到了去年,联想PC出货量达到6180万台,市场份额才回归23.5%,持续稳居第一位。
高处不胜寒,在PC端常年占据出货量铁王座的联想,入局AI赛道的机会成本必然也更高,对于市场地位更加敏感也无可厚非。
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讲,这也正反映出联想“贸工技”的基因沿袭。
上世纪九十年代,联想经历了一场“柳倪之争”,坚持将研发视作立身之本、以劳动成果推动生产与贸易的倪光南在1995年被市场派打败,最终惨淡离场。
而从收购IBM PC业务到整合摩托罗拉手机、日本富士通,联想的规模扩张道路一直都更倾向于依赖资本运作。
根据联想创投官方数据,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投资超过50家AI相关企业,这就意味着,这条新赛道上,公司仍然选择外部吸收的商业化打法。
这种思维在AI时代效果还并不明显。
智能体的“新瓶与旧酒”
从技术层面看,公司自身作为AI基础设施供应商,其AI PC仍依赖于英特尔、高通、AMD芯片平台。
芯片外购之下,公司的供应商名单还包括提供操作系统的微软、提供硬盘内存的三星、提供零部件的富士康、提供显示面板的友达。
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的确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尤其是与各领域的头部厂商合作可以让公司在各公司长处的基础上降低自身成本,进而推动毛利率的提升。但握在手里的技术内核往往是AI时代爆火的关键。
值得关注的是,联想在模型侧也选择通过外部技术嫁接,以联盟式打法避免自研的高风险与长周期。
2024年末,联想发起成立了智能体网络联盟,携手百度、阿里、火山引擎、智谱等20家行业巨头共同发起中国软件行业协会AI终端智能体创新专业委员会。
当前,公司超级智能体的核心技术,仍深度依赖DeepSeek这类第三方大模型接口,然而,随着DeepSeek与众多厂商全面对接,联想的优势将更加缩小。
这种构建方式,使得联想的智能体与百度、字节等大模型功能高度同质化,缺乏差异化竞争力。总的来看,这种策略虽能补齐能力短板,但技术路线的消化、移植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从行业整体来看,Canalys报告数据指出,到2028年,全球AI PC出货量2.05亿台,2024年至2028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4%。
市场机遇仍在,AI PC想要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打开高端市场,而进入高端市场的前提在于技术特色。
对比同行,国内市场上,华为一直在宣传Harmony OS生态,还有麒麟PC处理器、麒麟9000S手机处理器加持;海外市场上,苹果、微软与OpenAI合作,打造AI市场的竞争力。
实际上,截至2024年末,全球超级计算机(HPC)TOP500榜单中,联想共计入围162套科学计算集群,以32.4%的全球市占率连续第十三年摘得榜单份额榜首,位居全球首位。
这足以显示出公司有创新资本,只是资源并不集中。如何打造自家的特色,是联想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尾声:一场未完成的“第五次”创业
正如杨元庆在接受财新采访时所说,转型对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一个轻松之旅,如果不是脱了几层皮的转型,那就不叫转型。
当前,AI战略已经成为科技行业的共同选择,但不深入定义就难以打造产品力,行业发展远未进入多元化竞速的终局。
联想的第五个十年,是人工智能的十年,也是公司的第五次创业,成败是短期的选择,更是长期的谋划。
未来的联想,需要一次路线的重新考量。
- XINLIU -
原文标题 : 联想AI战略得与失,组装思维能否再次奏效?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5月30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电子测试技术白皮书合集:解决五大核心挑战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6月20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准测量 安全高效——福禄克光伏行业解决方案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