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全球无人驾驶技术排名:谁才是细分赛道的扛把子?

2025-05-07 10:25
无人车来也
关注

引言

2025年的马路,早已不是人类司机的独角戏。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北上广深接单到手软,无人配送车在小区里穿梭如织,无人矿卡在西北戈壁滩24小时连轴转,无人环卫车凌晨三点默默清扫街道……这场技术变革,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重塑全球交通版图。今天,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就扒开数据外衣,看看谁才是细分赛道的“扛把子”!(参考阅读请点击:《中国引领全球无人驾驶配送潮流:既有美团、京东、顺丰、阿里巴巴、中通等巨头,还有新石器、毫末智行、白犀牛等科技公司》)

一、无人驾驶出租车:巨头林立,中美竞争

1、Waymo:当之无愧的行业 “老大哥”

作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 “亲儿子”,Waymo 堪称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的开山鼻祖。

早在 2009 年,Waymo 便踏上了探索无人驾驶的征程,凭借谷歌海量的数据资源和顶尖的算法技术,Waymo 一路 “狂飙”。

在美国凤凰城等地,Waymo 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运营:Waymo单周25万次无人驾驶打车!这家谷歌“亲儿子”如何把特斯拉逼成"辅助驾驶"?

相当于旧金山+凤凰城+奥斯汀的居民,每天有3.5万人选择"没有司机"的出行方式。

每周25万订单,目前全球老大没商量!

2、百度萝卜快跑:中国力量,后来居上

在中国,百度萝卜快跑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依托百度强大的 AI 技术和精准的地图资源,萝卜快跑迅速崛起。

在武汉,投放 400 辆车后,单日单车峰值订单量超过 20 单,全国总订单量已经突破1000 万单,测试里程更是突破 1.5 亿公里。

萝卜快跑的运营模式十分接地气,设置固定乘车点,价格比普通网约车还亲民,靠着这招 “低价策略”,成功圈粉无数。

3、小马智行:技术流的代表选手

小马智行走的是 “技术流” 路线,全栈自研 L4 级自动驾驶系统,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方面堪称一绝。

在中国的广州、北京以及美国加州,都能看到小马智行的车队穿梭其中,累计测试里程超 2000 万公里。

2025 - 2026 年,小马智行计划携手丰田,在国内一线城市投放千台规模的铂智 4X Robotaxi 车辆,由广汽丰田新能源产线生产,迈向大规模商业化的新阶段。

4、 文远知行:拿牌照比拿驾照还快,但国内还要加油

全球唯一手握中、美、法、阿联酋等五国牌照,在中东卖30美元一单,。

5、Cruise:通用汽车亲儿子,但被加州车管局锤出“欺诈门”

夜间测试时关掉车灯躲避监管,被黑客抓包实锤。非常可惜的是,自从2023年出车祸后,Cruise磕磕绊绊,直到今年初被通用彻底停掉自动驾驶业务。一代枭雄,跌落凡尘!可惜了!

至于特斯拉、小鹏、华为等,严格意义上是只能辅助驾驶,或者是L3级以内的自动驾驶,其实离无人驾驶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二、无人驾驶物流配送车:中国军团“降维打击”,成本卷到白菜价

1、新石器无人车:城市配送的 “小精灵”

新石器在全球13个国家、100座城市累计交付超过3000辆无人车,日均配送单量突破20万。

其“车规级+模块化”设计,让单车成本从5年前的数十万元降至5万元甚至更低,仅为美国Starship Technologies的三分之一。

更绝的是,新石器与美团、饿了么合作推出“无人车+无人机”联运网络,在深圳实现“3公里15分钟达”,配送成本较人工降低60%。

2025年4月,新石器在成都武侯区建成全国首个“无人配送机器人制造工厂”,年产能达10万辆,计划3年内覆盖中国80%的县区级市场。

2、九识智能:破解“物流人力荒”的黑马

九识智能L4级无人配送车已在全国29个省份上路,累计订单超3亿单。

针对乡村道路GPS信号弱的问题,九识研发的“Footprint坐标系+Maptr模型”能实时生成参考线轨迹,在云南山区实现98%的准时送达率。

更狠的是,其分布式仿真平台能“每小时验证6个月运营路况”,算法迭代效率提升2000倍,支撑“一套算法跑全国”。

九识无人车 + 天猫养车,这是什么神仙组合?无人车维保服务“新标杆”?!

3、Nuro:美国的 “创新先锋”

Nuro 专注于低速配送领域,它的车型设计十分独特,没有驾驶室,空间都用来装货了。

Nuro 和沃尔玛、7 - 11 等零售巨头合作,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等地为居民送货上门。

别看它速度不快(最高时速 40 公里),但安全性极高,车身采用软质材料,遇到行人能自动避让。

目前,Nuro 的累计行驶里程超 300 万英里,在美国无人驾驶配送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三、无人驾驶矿卡:矿山里的“印钞机器”

1、卡特彼勒(美国)

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于1925年,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州,是全球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之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卡特彼勒就开始了无人驾驶自卸矿用卡车的研发工作。

1996年,卡特彼勒正式推出了自动化矿用自卸车,并在 MINExpo 展会上进行了无人驾驶的现场展示。

2013年,卡特彼勒的 CAT®MineStarTM 自动驾驶系统开始商用,首批搭载在了6台无人驾驶矿车上。

2023年11月,卡特彼勒自动运输系统正式投入商用已经满十年,目前已在澳大利亚、南美和北美三大洲,支持15个客户运营超过620辆无人驾驶卡车,涵盖多种矿产。

2、小松(日本)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即小松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及矿山机械制造企业之一,成立于1921年,迄今已有104年历史,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

2005年,小松在智利的铜矿进行自动运输系统试验。2008 年,小松的自动驾驶矿用车首次在智利的铜矿实现了商业化部署。从此之后,小松在无人驾驶领域的道路越走越远,成为全球无人驾驶矿卡领域的领头羊。

2017年9月,小松成功完成了标准型自卸卡车加装自动运输系统套件的试运行。

2024年,超过750辆小松自动驾驶运输卡车在全球各大矿区的稳健运行,不仅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在采矿领域的广泛普及,更以其累计运输量超百亿公吨的壮举,树立了行业发展的新标杆。

3、易控智驾:国内矿卡领域的 “一哥”在国内的露天煤矿,易控智驾的无人驾驶矿卡车队气势十足。这些矿卡载重超百吨,却能在矿区复杂的坡道、弯道间如履平地。通过 5G + 车路协同技术,它们能实现自动列队行驶、精准装卸货,效率比人工驾驶提升 20%,成本降低 15%。目前,易控智驾无人矿卡落地突破1000台,累计行驶超 5000万公里,稳居行业首位。

4、希迪智驾2017年,知名创业导师李泽湘教授领导团队创立希迪智驾。李泽湘教授曾是大疆的早期投资者和董事长的老师,因此被誉为“大疆教父”。截至2024年9月30日,希迪智驾共交付123辆自动驾驶矿卡,并收到320辆自动驾驶矿卡及206套独立自动驾驶卡车系统的指示性订单。2025年4月底,希迪智驾斩获21亿元大订单,约定交付7500台面向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市场的高端定制重卡。

四、无人驾驶环卫车:中国企业的“降维打击秀”

当欧美还在纠结路权时,中国环卫车已攻陷340个城市:

1、仙途智能

仙途智能:领跑上海、北京、杭州、苏州、长沙、合肥、无锡多城无人驾驶牌照发放,L4级自动驾驶技术赋能全球30+城市

仙途智能率先获得了上海首张无人驾驶装备识别标牌、杭州市首张无人驾驶环卫测试牌照、苏州首批无人驾驶示范运营牌照、无锡首批商用智能网联汽车牌照、长沙首批功能型无人车上路行驶编码、合肥市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发道路测试牌照。仙途智能相继在市政道路、机场港口、工厂园区、旅游景点等多样化场景落地,实现开放-半封闭-封闭的室外场景全覆盖,建立起了全球化商业版图。

2、宇通环卫+文远知行前不久,宇通环卫携手文远知行WeRide,共同打造并交付了50辆纯电动自动驾驶洗扫车。这款创新之作,不仅标志着中国首款前装量产全无人驾驶环卫车(Robosweeper)的诞生,更预示着广州南沙区即将全面展开公开道路测试的新篇章。目前宇通环卫已研发出6t洗扫车、6t清洗车、18t洗扫车等多品类产品及线控整车方案。率先量产的6t自动驾驶洗扫车,已在广州生物岛全自动运营。

3、酷哇科技

酷哇科技致力于为行业提供城市场景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其针对无人环卫场景推出了独角兽、麒麟和浩克三大系列产品,其中浩克系列产品主要是18吨级以上的无人环卫车。

目前,酷哇科技独立承接了多个城市的道路清扫保洁项目,其在项目上投用的无人环卫车会包含多款重型无人洒水车、无人洗扫车。

如今年初中标的永川区智慧城市管理服务项目,投用的11台无人环卫车,包括1台18T智能驾驶新能源洗扫车、2台18T智能驾驶新能源洒水车。

五、无人驾驶观光车:中国企业的“降维打击秀”

1、Yokee - G14由尚元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它拥有 5 排 14 座的超大容量,采用黑白极简配色,搭配激光雷达和智慧摄像头,未来感十足。车辆时速最快可达 30 公里,单次充电可行驶里程 100 公里。还具备车载、遥控、远程平行驾驶 3 种驾驶模式,云控平台是其一大亮点,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完成自动接单、自动驾驶和自动到达目的地等任务。

2、翰凯斯Robobus由贵州翰凯斯 PIX Moving 打造,荷载 6 人,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它不分车头车尾,没有传统汽车的方向盘、脚踏板、后视镜等部件,主要应用于 3 至 5 公里城市末端交通微循环场景,以及景区、园区、机场、公园等封闭场景。如深圳莲花山公园、广州白云山公园就引入了这款观光车,为市民游客提供免费体验。

3、驭势科技 驭势科技依托 U - Drive®智能驾驶系统打造,专为机场摆渡等公共出行场景设计,也适用于旅游景点等场景。它采用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具备自主导航、自主避障等先进功能,可实现全天候自动驾驶摆渡作业。

4、开沃 “蓝鲸号”L4 级别的无人驾驶观光车,整车造型四四方方,车身线条圆润流畅,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定位于厂区、景区等客户通勤及观光需求,设计最高时速为 30km/h,续航里程为 160 公里,最大爬坡度 15%。车辆前后方各设一组三人固定座椅,加上左侧的两个折叠座椅,全车共设 8 个坐席,荷载 14 人。

5、中科智驰 “骁马 Pro”专为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机场、大型社区等场景设计,是首款底盘向研发可批量生产的无人驾驶观光车。使用中科智驰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系统 APOV7.0 最新版本软件,具有 L4 级别智驾能力,也是业内首台搭载自主研发 BEV 智驾大模型的无人驾驶观光车产品。采用 “方盒子” 造型设计,前后对称,增加了中控大屏和先进的人机交互系统,更具科技感和时尚感,还保留了人工驾驶功能,集成了多种无人驾驶新技术及部件,能够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

6、轻舟智航

当无人小巴在金华湖畔“撒野”,刚获1亿美元融资的轻舟智航:将无人驾驶带进现实

目前,轻舟智航的龙舟系列无人驾驶车已在国内多个城市部署落地,覆盖城市公交、网约出行等场景。

例如,在金华金漪湖,龙舟SPACE小巴已累计接待近5000人次的市民乘坐体验,成为城市的移动科技名片;

在苏州高铁新城,轻舟无人小巴已开展多个无人驾驶场景试运营;

在上海车展上,轻舟智航发布的基于单征程6M的端到端城市NOA解决方案,更是让行业看到了智能驾驶的未来图景。

总之,无人车来也(公众号:无人车来也)认为:

无人驾驶江湖,没有永远的霸主,只有不断进化的技术。从百度萝卜快跑的“本土化碾压”,到九识智能的“成本卷王”,再到卡特彼勒的“钢铁巨兽”,各路豪强在细分赛道上杀得眼红。但真正的赢家,一定是那些能将技术、商业化、生态链完美融合的企业。

2025年的无人驾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未来,我们或许会在更多场景中,看到这些“AI司机”的身影。

亲!你说呢?

       原文标题 : 全球无人驾驶技术排名:谁才是细分赛道的扛把子?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