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观察: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由表及里,逐渐找到新的蓝海

2025-05-09 11:40
香橙会
关注

作为从业十年的氢能产业研究机构,我们发现,氢能产业从战略价值进入到商业价值,很多地方都找到了落地的应用场景,做到了“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产业了。

这一波氢能产业最早是从20世纪初,从氢燃料电池汽车切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全国除了西藏、云南、黑龙江等少数省市区外,其他省区都出台了省级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但是怎么发展氢能产业?一开始大家都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这就落下全国“一窝蜂”搞氢能的批评。

但是经过近几年的沉淀,有些地方找到落地的应用场景,开始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了。

1

 佛山氢能的AB面:面上看到的是氢燃料电池汽车,背后是解决陶瓷产业的高排放

首先看佛山。

佛山市氢能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起家,招引了不少全国各地氢能企业落户。以敢于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特别是城市公交车上下重注,一度被称为“佛山模式”。

魄力很大,但也受到质疑;特别是纯电动汽车重镇的广东省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更是一时难以令人信服。

但佛山发展氢能的本质逐渐被外界看清:佛山搞氢燃料电池汽车,只是先导性应用,背后是要解决佛山支柱产业——陶瓷产业的碳排放问题。

佛山是中国陶瓷产业聚集区,2023年佛山陶瓷行业总产值超千亿元。但是陶瓷行业高度依赖煤炭、天然气等碳基能源,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广东省从2024年起将陶瓷行业正式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范围。根据《广东省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陶瓷行业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被列入控排名单,广东128家陶瓷企业受到影响。

佛山市和佛山仙湖实验室合作,改造陶瓷工业产线,引入氨氢燃烧技术,可实现陶瓷烧制过程中二氧化碳零排放。

氨氢燃烧技术牵头人、佛山仙湖实验室战略科学家程一兵介绍说,氨气中大部分为氢,容易液化和运输,但因为有氮,不易燃烧。佛山仙湖实验室组建了氨氢新能源工业窑炉零碳燃烧技术研发中心,通过技术研发攻克了纯氨稳定燃烧问题,实现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2024年9月,蒙娜丽莎集团在广东佛山生产基地投产了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标志着陶瓷制造零碳燃烧技术量产应用的先河。该技术通过100%纯氨燃烧,实现了陶瓷燃料燃烧中二氧化碳零排放。据测算,若把相关技术应用于佛山160条陶瓷板(砖)生产线,将减少碳排放265万吨/年;若应用于广东全省的电厂、陶瓷、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高温工业,按10%热值掺氨燃烧,可减少碳排放约2000万吨/年。推广至全国建材行业预计可直接减碳约8亿吨/年。

2

 上海氢能发展重心转为船用氢基燃料:由氢燃料电池汽车华丽转身到国际航运中心

再看上海。

上海是我国氢能技术的策源地。从20世纪初就率先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并出台了全国最早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促进政策。在这方面一直是处于优等生的地位。

但是经过几轮的地方财政扶持,以及国家五部委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推广政策支持,发现上海走着走着,逐渐淡化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将发展的重心转到了绿醇等船用氢基燃料上了。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上海发现自己不但缺乏绿氢,还缺乏应用场景——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坚持“先商后乘”的发展道路,这对上海乘用车产业高地来说并无优势。

但是上海抓住了船用绿色燃料革命的机遇。IMO碳减排计划,推动国际海事组织碳减排,以马士基为代表的国际船东推动上海建设全球绿醇加注中心。

这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弯道超车”——上海港虽然贵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但船用燃料加注却只有新加坡的1/10不到。只有发展船用绿醇加注,背靠中国强大的氢基能源生产能力,上海港才有望跟新加坡争夺全球船用氢基燃料加注中心的位置。

上海在国际航运领域,找到了氢能产业新的蓝海。

3

吉林白城等城市:一开始也搞车,迅速领悟过来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化工基地

再看吉林省白城市。

也许不太为外界关注到的是,吉林省白城市较早就跟上汽集团联合推动白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守着一座庞大的绿氢库,但就是供给不到百来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上,氢气的储运太难了。

但是随着整个吉林省“氢动吉林”战略的推进,白城等城市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难得的氢化工产业发展的高地。

白城市构建“绿电-绿氢-绿色化工”体系,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600万千瓦,2024年目标2000万千瓦。

白城市辖的洮南市,上海电气投资60亿元建设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基地,预计6月投产,成为全球首批绿色甲醇项目;

白城市辖的大安市,吉电绿氢合成氨项目年产能达绿氨18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绿氨项目,有望于今年7月份产出第一罐氨。

白城市放弃了一片树叶,但是拥抱了整个森林。

4

结论:有信心期待十五五规划,氢能挣得一个好身位

从南方佛山市、中间上海市、北方白城市三个代表性的城市可以看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从各地一窝蜂搞氢燃料电池汽车,到现在各自找到自己的应用场景,终于实现了欧阳明高院士提出的“氢能从战略价值进入到商业价值阶段”。

氢能产业这条发展路径是,利用氢能技术结合传统产业的应用场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正是中央最新精神。

有信心期待,我国正在酝酿制定的十五五规划,氢能产业能挣得一个好的身位。

       原文标题 : 观察: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由表及里,逐渐找到新的蓝海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