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基因检测行业藏巨大市场空间,至本医疗大Panel测序深挖临床、研发实际应用价值

2019-10-30 11:35
来源: 猎云网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达392.9万例,每年所需的相关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累计已确诊患病的癌症患者和家庭更是多达上千万。

尽管从2018年5月1日开始,抗癌药品实行零关税,国家卫生健康委按照要求研究相关措施,促进抗癌药降价保供进医院。但实际临床应用上,存在高价抗癌药进医保后医院不愿用,患者买不到报销更难的问题。

实际需求和供给现状的巨大鸿沟,给基因检测创业者带来了巨大机遇,肿瘤基因检测产品的市场需求正不断上升。根据IQVIA艾昆纬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肿瘤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将达到120~200亿人民币。近70%的检测公司将肿瘤诊断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行业赛道出现百舸争流的局面。

在临床基因检测的渠道创新方面,至本医疗科技一直扮演探路者的角色。近日猎云网采访至本医疗COO秦莹,她认为临床基因检测行业在国内经历了约4年的发展时间,其中两成企业占据了八成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肿瘤基因检测的渗透率还很低,而不及2%渗透率之下是隐藏的巨大市场空间。

临床和研发更具商业价值

在整个基因检测产业链上,上游为测序仪及试剂耗材,中游为基于测序服务和生物信息分析的各项服务,下游为终端市场。其中,上游主要被美国公司占据,中游是中国基因检测公司最活跃的市场。

秦莹告诉猎云网,国内市场广泛应用全球基因测序龙头Illumina的测序产品,在检测技术上已基本实现标准化。但是临床基因检测不是单纯测序那么简单,要实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还依赖检测后的生物信息分析和翻译工作(把生物学信息转变成医疗信息)。前端测序门槛低,后两步门槛高。低门槛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但也使检测产品良莠不齐。因此临床基因测序行业最大的问题是:真正符合临床级的产品很少。

相对于其他肿瘤基因检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秦莹并不认为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对整个行业竞争难度和检测价值的深层认知,以及与之匹配的组织、人才和商业模式。

“检测数据和基因变化直接挂钩,对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有很大意义。后两者衍生的商业价值远远大于基因检测的价值,而大部分竞争对手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这就导致至本与其他企业在发展方向上出现分野:至本会基于算法创新,将检测数据应用到治疗和研发领域,而竞争对手更多地会往销售商的方向发展。”

至本医疗所采用的覆盖全面基因区域、超深度的测序和算法,可通过单个病人的数据分析,累计形成某一疾病特征的数据,从中挖掘出新的治疗手段,再应用到个体化治疗中,形成数据的闭环。在改变临床治疗方式、加速药物开发甚至指导药物研发方面,探索出新的商业应用前景。

在临床端,肿瘤大Panel测序数据能够形成对疾病发生发展更深入的了解,持续产生很多新型治疗方式,并汇集成足以在国际形成影响力的治疗方式。

在药物研发端,至本医疗科技能够提供基于药物靶点的基因信息及真实世界的数据,帮助药企快速完成入组患者筛选,加速新药上市。

大Panel基因测序助力精准医疗

目前,临床上有明确诊疗意义的基因数量不到100个,针对特定种类基因进行有限深度和有限范围的基因测序几乎是行业通用做法,而至本医疗坚持用临床级数百个基因的全面覆盖。

对于大Panel基因测序的实际应用价值,秦莹表示,多基因的全面检测是有临床意义的,可以为精准医疗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撑。精准治疗需要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协同配合。如果基因检测数量只是局限于100个,就不能为免疫治疗提供数据支持了。比如,如果早期了解到肿瘤耐药情况,是机体自身原因还是肿瘤发生变异,在治疗方案上就会事先做出调整。

据悉,多基因全面检测在国外已是常态。至本医疗科技产品矩阵的主打测序项目坚持用临床级数百个基因的全面覆盖,这与创始人王凯的早年经历不无关系。

2011年王凯参与于美国知名NGS基因组分析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的创业。不但见证了FMI从30几个人起步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也深度参与了FMI的组织管理工作,深受FMI文化影响。肿瘤全面的基因检测也成为FMI留给王凯的技术烙印。

2016年,王凯回国创办至本,尝试通过商业化手段让更广大的临床医生和患者从肿瘤全面的基因组测序中获益。彼时,国内还没有出现基于大panel基因组测序了解病人分子层面全貌,并提供有针对性个体化肿瘤治疗方案的做法。

2018年12月20日,至本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远翼资本领投,PreA轮投资方苇渡资本跟投,指数资本独家担任财务顾问。

目前,至本已建立起国内最大的肿瘤基因数据库,累计覆盖超过50种不同肿瘤的数万份真实临床病例,与全国超过300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业务合作,涉足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多个前沿领域。检测产品质量的验证文章被国际顶级SCI肿瘤学杂志接收,质量流程体系达到国际公认标准。

“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大数据挖掘能力的竞争。基因检测数据应用到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领域,产生的商业价值会远超靠销售产品盈利的模式。作为数据生产方,至本医疗将继续做广做深肿瘤分子信息,围绕‘服务肿瘤个体诊疗-探索临床诊疗策略-赋能新药研发-提供支付解决方案’进行布局。”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