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医药代表:医改的弃儿

早在2017年,医药代表这个职业就业环境就已经凌冬将至了。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医药代表离职率为27.1%,其中主动离职率为17%,被动离职率为10.1%,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到了2018年,已是冰冻三尺,据说70%左右都在做转行的打算,另外20%已在转行的过程当中。据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医药代表现在有约300万人,但随着市场的紧缩,未来真正留得下来的不超过60万

医药代表是光鲜的说法,医院里一般把这个职业称之为“药贩子”,甚至很多药代自己也这样称呼自己。别看名字土,收入在过去是实打实让人称羡。就在近二十年前,一瓶出厂价4元的药可以在招标采购中以50元左右的价格中标,到医院再加上发改委定的15%的药品价格加成,可以卖到60元左右。除去给医生10%-15%的回扣,医药代理可以赚得25%-40%的利润。这样一个利益链条把医生、医院、医药代理和药企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而在那个时候,虽然国内新药企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不同厂家的医药代理彼此都互相建立了默契,没人想要垄断市场,也没人能真正垄断市场。到了招投标的时候,大家都会默契地共同谈好一个最低价,成为价格攻守同盟,通过“串标”各自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

但这样的暴利并不会长久,这些普通药品技术门槛并不高,到了2007年以后,越来越多的药企在中国生根落户。激烈的市场竞争让药代们感到钱难挣,货难销了。到了2017年,医药代表的日子就更难熬了,这一年开始在全国陆续推行两票制,以前一个药从药厂出来要经历层层转手,层层盘剥一层皮才到得了医院,现在变成药厂出厂一票,配送到医院再一票,大大减少了流通环节,让医药代表几乎无利可图。同样是在2017年,国家医保局又出台了《4+7药品带量采购》政策,让整个医药市场开始重塑之路。虽然一些地方药企依然可以抬高价格,把原来流通环节的利润留出来,但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洗钱”的压力越来越大,也让这些企业知难而退。

据统计,在两票制和4+7带量采购政策推行以后,参与招标的药品标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达甚至高达96%,让300万医药代表行业一片哀鸿遍野。医药代表这个职业三十年的兴衰,折射的是中国医药行业从拾人牙慧地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巨大转型,每一次成功的转型和改革,背后必然是一些特殊群体利益的受损,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场转型所惠及的是更广大的患者。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