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迈瑞和开立医疗,谁的未来更有前景?

2020-10-28 09:46
亿欧网
关注

作者:徐志波

很多投资者喜欢一个理念,那就是投资小公司,赌黑马。

为什么?

小公司的增长空间大啊,几十倍,上百倍,都有可能。

且慢,小公司也存在巨大的风险。

大部分小公司是长不大的。

具体到国内的医疗器械领域,很多人看不上迈瑞,觉得几千亿的迈瑞还能有什么想象空间?

要赌就赌小市值的开立医疗好了。

那么,迈瑞医疗与开立医疗,究竟谁的前途更加光明呢?

一. 超声

开立医疗2018年超声收入10.1亿,同期迈瑞的彩超业务营收36亿。

你可能觉得,两者的差距也不是很大。

开立的前景好的很,努力一把就能赶上。

迈瑞不就是营销强吗,有什么技术?

开立才是研发牛人,早就研发出了超声最核心零部件之一的单晶探头。

说实话,我认为中国公司,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材料,这是日本人最擅长的领域。

田忌赛马,要懂得发挥中国人的优势,就是做数学,做软件,做应用。

材料,完全可以用进口的。

进口贵就贵一点,质量好啊。

自己花费大力气研发出某个材料,实际上和美日的材料对比,都是只能用来吹牛,实际测试指标肯定比不上对方,那么光便宜又有什么用呢?

到现在为止,我不知道迈瑞是否研发出了自己的单晶材料,还是采购进口的单晶材料。

说实话,我也不太关心这一点,因为从全局角度,影响不大。

只要迈瑞能够用进口的单晶材料造出整体高性价比的超声产品。

“全新的单晶体技术结合迈瑞特有的3T探头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探头转换效能,轻松获取高穿透力和高对比分辨率的图像,使困难病人的诊断变得易如反掌。”

相比某个局部的零部件,我更关心整体的解决方案。

在超声的高端解决方案方面,开立医疗已经远远落后迈瑞。

举个例子,开立医疗的弹性成像技术肯定是落后迈瑞好多了。

迈瑞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的可实现高端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的公司,更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全面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应变式弹性成像技术、剪切波式弹性成像技术、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的公司。

那么迈瑞的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是不是吹牛呢?

在美国超声放射医师学会(Society ofRadiologist in Ultrasound, SRU)最新更新的2020年肝脏弹性专家共识(Update to the Society ofRadiologists in Ultrasound Liver Elastography ConsensusStatement[1])中,出现了中国科技的身影——迈瑞Resona7的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STE)成为唯一获得认可的中国医疗科技,成为共识举例验证的临床图之一。

再比如,迈瑞已经有先进的域扫描技术了,那么开立医疗呢?

超声在成像的时候,超声探头发射数条声束,并接收。

二维图像是由100条左右的线拼接而成。

超声需要逐一发射再接收,好一点的可以做到发射一次,接收四条。

域扫描技术是将二维图像分成4-8个左右的扇区进行扫描,相对于100条线而言,速度大大提高。既节省扫描时间,还能优化图像。

迈瑞的域扫描技术是通过并购美国公司ZONARE获得的。

2013年6月,迈瑞收购美国ZONARE,价格1.05亿美金。

1999年成立的ZONARE业内首创ZST域成像技术,突破了传统超声波束合成的极限,实现了超声图像的全场聚焦。

2008年7月,ZONARE启动IPO,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当年12月终止IPO。

迈瑞收购ZONARE整个收购过程全部由迈瑞团队自行完成,没有聘请外部财务顾问。

不要觉得迈瑞并购就说明迈瑞没本事。

相反,ZONARE这种稀缺资源,为什么迈瑞能够花那么少的钱精准的收入囊中?

这背后拼的是管理层对于技术发展的眼光。

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欧美超声巨头的发展史,并购都是必不可少的。

1998年2月,GE以2.3亿美金的价格从以色列公司ELBIT手中收购DIASONICSVINGMED,抢滩心脏超声市场。

2000年10月,GE收购超声探头厂家PDI(Parallel Design Inc)。

2001年8月,GE从韩国MEDISON手中收购KRETZ的65%股份,价格8300万美金,奠定了GE在妇产科超声市场的领导地位。

2003年7月,GE收购法国THALES探头业务。

2012年,GE收购美国U-SYSTEMS乳腺超声公司,全乳容积超声ABUS的领导者,押注妇女建康乳腺筛查市场。

现在,域扫描已经广泛用于迈瑞的高端超声产品。

2020年8月13日至16日,“第十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年会暨2020年中国超声医师大会”在长沙圆满落下帷幕。

在腹部介入超声分会场,迈瑞医疗邀请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会长何文,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介入超声专委会主任委员谢晓燕,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总干事罗渝昆以及迈瑞医疗中国区医学影像总经理黄鹏程,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副会长胡兵主持,共同见证迈瑞高帧率造影技术的全新发布。

传统超声受制于聚焦发射逐线成像模式,造影的帧率上限较低,而且提升难度极大。

迈瑞产品所搭载的域光成像平台和先进的域扫描成像技术,成为了解答这道难题的关键。

再比如,迈瑞的向量血流成像也已经国内领先。

传统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测量的是血流沿超声传播方向上的速度分量,故无法得到垂直于超声传播方向的血流。

向量血流成像是一种更加先进的超声血流成像技术,它不受角度限制,可以直接计算出血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范围内以及中国近年来排名前列的致死病因。

其中壁剪切力(WSS,是由于血流和管壁之间的摩擦导致的应力)被认为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一个主要参数。

如何尽量准确的获取壁剪切力,是临床专家和医学工程学专家们最重视的关键环节。

迈瑞研发工程师与意大利专家Dr.Goddi合作,进行了超声向量血流成像技术(V Flow/UVFI)计算WSS的相关研究。

传统的PWD仅在层流状态下获取血流速度分量时较为准确,在复杂血流状态下几乎无法获取正确的用于计算WSS的血流速度分量。

而VFlow技术可提供血流速度方向信息,可准确的得到用于计算WSS的血流速度分量,因而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估壁剪切力。

该理论及相关研究由迈瑞工程师阐述并主导完成,详细描述和仿真结果亦发表于上述文章“WallShear Stress Measurements Based on Ultrasound Vector Flow Imaging: TheoreticalStudies and Clinical Examples”(理论研究部分)。

可以说,超声各个细分市场,迈瑞的布局都已经很完善,除了某些最高端的领域相比欧美巨头还有差距。

相比迈瑞,开立医疗在超声领域的差距只会越来越远。

二. 内窥镜

中国人群消化系统发病率高,消化道癌高发。

不论男女,TOP5癌症中包括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

考虑到我国消化道癌症发病率世界首位,国内内窥镜的潜在增长空间巨大。

其实,迈瑞最厉害的是把握客户需求。

不要一来就钻技术牛角尖,某些技术即使突破了,但是顶多用来吹牛,没有实用价值,还不如在用户关心的需求方面做一些创新。

迈瑞HD3的图像处理主板是日本进口的。

那如果换成别的公司,可能就会说,这个核心零部件我们要自己研发。

问题是,你研发出来,技术比不上日本的,那又有什么用?

迈瑞知道自己的长处是图像处理算法。

迈瑞已经有多年的超声,放射图像后处理经验,移植到内窥镜,难度就没有那么大了。

先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卖出去,赚钱了,等条件成熟,再去攻克最难的技术。

这才是开发产品的聪明之道。

内窥镜中国公司是有一个巨大的红利的。

就是CMOS替换CCD。

如果这个趋势真的完全普及,日本巨头现在基于CCD的优势就可能完全被颠覆。

由于日本的材料技术领先,所以中国人要追赶CCD希望不大。

但是换成CMOS了,韦尔股份反而就有可能世界领先了。

再加上中国人擅长的软件算法和低成本制造,

内窥镜的国产替代长远来看是大有希望的。

当然,这个红利肯定只属于少部分公司,特别是迈瑞这样已经具备各种先天条件的。

看看南微医学管理层的回答,人家很务实,做不了就是做不了。

“对于奥林巴斯的扇形扫描、软镜等,公司是否有对应的产品在开发?

公司做不了光学方面的研发,但是有打算跟这方面的厂家合作开发,目前还在寻找合作伙伴。公司目前只能做一次性的治疗镜,像奥林巴斯的检查用的软镜,公司做不了,光学方面的技术差得很远。“

迈瑞也同样非常务实。

难做的就先不做,先做技术壁垒较低但是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一步步来。

迈瑞管理层多次在访谈时透露,不成熟的产品要慢慢推,宁可慢不能快。

如果不成熟就猛推给客户,一旦产品质量大面积出问题,以后口碑就坏了,覆水难收。

看看迈瑞在微创外科手术方面的规划,完全就是稳扎稳打。

“未来的布局,公司首先会补全腹腔镜类产品,如4K、高清,之后陆续拓展到其他的部位,包括关节镜等,将配合微创手术的硬镜的类产品补全。完成后,会延展至能量平台,如超声刀等,这一块产品的市场规模超过百亿。“

那么具体来对比,迈瑞和开立的硬镜产品谁高谁低呢?

由于没有太详细的数据支撑,我并没有足够的信息做出明确判断。

但是我可以确信一点,整个行业的国产替代红利刚刚开始。

即使开立暂时领先一步,迈瑞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后发先至都不是问题。

现在很多人看好开立医疗的内窥软镜。

软镜的技术难度比硬镜高多了。

真要去解释两者的技术难度有多大区别,不容易解释清楚,我喜欢用倒推法间接证明。

软镜可是寡头垄断的产品,日本光学巨头奥林巴斯份额独大。

硬镜的市场份额就分散的多。

寡头垄断产品的技术壁垒,一般显著高于市场份额分散产品的技术壁垒。

如果开立医疗能够制作出质量成熟稳定能够替代进口产品的软镜产品,那么没有理由综合技术实力更强的迈瑞无法研发类似的产品。

另外,如同前面所说,超声和内窥镜其实存在协同效应的地方挺多。

迈瑞在超声领域领先了开立,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某种意义上,迈瑞已经是平台化的医疗器械公司。

平台化的规模效应是无与伦比的。

从销售来看,迈瑞的销售渠道已经覆盖全球,小公司要重建这样的渠道难度很大。

从制造来看,迈瑞的工厂自己制造PCBA。

小公司你自己去造PCB,你那点销量能够平摊成本吗?

从研发来看,迈瑞已经在监护,影像,IVD领域都做到了国内领先。

很多研发的经验,完全可以移植到新的产品线,例如电子和机械的设计,图像处理算法,等等。

最后总结一下,开立医疗一定没有前途吗?

这个我可不敢下定论,毕竟内窥镜领域大家都在同一个起点,国产替代的机会还大把。

开立医疗也许在内窥镜领域会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市值翻个几倍也不是不可能。

要说到确定性,迈瑞医疗肯定远远超过开立医疗。

那你是愿意赌市值小但是不确定性大的开立医疗,还是赌市值大但是确定性高的迈瑞医疗?

作者:徐志波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