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爱尔眼科“回扣”风波 “4个是与非”何解

2022-01-19 11:02
首条财经
关注

迷雾之中,较劲时刻

作者:赤耳

编辑:云峰

风品:皓月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2022开年,“眼茅”爱尔眼科再遇烦恼。

1月6日股价38.8元,下跌6.6%;之后三个交易日收跌,11日收报36.28元,创1年来新低。截止1月17日收盘,股价35.53元。相比2021年7月的72.27元高点腰斩、市值半年蒸发千亿。

股价震荡,明面源于一场“回扣”质疑风波。

01

转介费是与非

SHOU CAI

1月6日至1月13日,与爱尔眼科缠斗一年多的医生艾芬连发猛料:公布四份表格,晒出江苏宿迁爱尔眼科“手术回扣明细”,质疑其存在贿赂医生和公职人员的行为。

该资料称,在2017年-2019年期间,宿迁市多个县市区多名医生、公职人员、社会人员以“转介人”身份收取“转介费”,每笔金额从几百元至2000余元不等。名单详细罗列出联系人、金额、开户行、卡号、患者姓名、手术日期、病种、手术费等重要内容。涉及500多名患者,总金额近80万元。

消息一出,爱尔眼科登上热搜。

1月9日晚,涉事医院宿迁爱尔眼科医院回应称,“目前网传的信息,该院于2019年已按董事会相关要求进行整改,严肃处理了违规员工,并撤换管理团队。”

对此,业内说法也不一。

1月8日晚,宿迁爱尔眼科医院一自称高管者向媒体表示,所谓“回扣”在医院就是转介费,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个行业潜规则,任何行业都有,就算我们两个是兄弟,给你介绍个活干,总要感谢我一下。”

有业内专家认为,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背景下,不少知名眼科医生会在公立、民营医院同时执业,如公立医院手术排期紧,医生会将患者介绍到自己执业的民营医院手术。真正的转介费,应属企业市场推广与市场开发费用的一部分,并无法律禁止性规定。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艾芬所称的回扣实为转介费,在一些民营医院较为常见。但常见不代表合理,若艾芬公开明细属实,则该院或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

有律师指出,转介费不仅损害医疗服务秩序,且易增加公费医疗及患者负担,应依法查处。

孰是孰非,留给时间作答。

可以肯定的是,爱尔眼科需要更有力的回应。若指控属实,且额度高,爱尔眼科不止要被声讨、更有被处罚可能。若不属实,市场、舆论都须还其一个清白,而那些恶意举报者也应受到法律制裁。

往期看,已有实锤处罚。

2020年6月17日,河北衡水市监局下发处罚文件,对衡水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处以19万元罚款,事由是该单位通过医生介绍患者,按手术费一定比例转账给推荐医生。

02

扩张是与非 警惕大而不强

SHOU CAI

官网显示,爱尔眼科成立于2003年,2009年作为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之一登陆创业板。12年来,公司市值一路飙升,从最初的69亿元接连突破百亿、千亿大关,2021年一度超过3600亿元。

业绩也不逞多让,总营收从2009年的6亿元增至2020年的119亿元,增幅19倍;归母净利从2009年的0.9亿元增至2020年的17.2亿元,增幅18倍。

双热的“白马”行情,让其被喻“眼茅”。

而繁华背后,高速扩张是一大利器。如此次陷入“回扣门”的宿迁爱尔眼科,正是爱尔通过基金收购的机构,其还未正式纳入上市公司报表。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这也是爱尔眼科的常见打法。“体外孵化”医院一开始不进入报表,待整体经营盈亏平衡后再以并购方式纳入体内。好处是既保证了扩张速度,又规避了试错风险、减少开拓阶段的净利影响。

并购+自建双驱动,爱尔眼科规模迅速扩张。公司官网显示,爱尔眼科已在全球范围内开设眼科医院及中心720家。2020年,中国内地年门诊量超1000万人次,手术量超100万台。相较2019年上市初的19家医院,数量增长近38倍!

进入2021年,并购动作更为吸睛。上半年收购了武汉爱尔黄陂医院60%的股权、汉中爱尔86%的股权、丹东爱尔55%的股权、临沂爱尔51%的股权和重庆万州爱尔80%的股权,以及新设了湖北爱尔、涟源爱尔、株洲爱尔、海南博鳌乐城爱尔等门诊部或诊所。

进入2021年8月,爱尔眼科又宣布收购日照爱尔、威海爱尔、河源爱尔、江门新会爱尔,以及枣阳爱尔、鞍山爱尔、沧州爱尔、阜阳爱尔、廊坊爱尔和秦皇岛爱尔部分股权,交易总金额超6亿元。

2021年底,爱尔眼科再抛一份大手笔并购公告,用5.01亿元并购14家医院股权,这些医院分布在义乌、沅江、盖州、佳木斯、贺州、重庆北碚、固原等三线或三线以下城市。

据Wind显示,自上市至2020年6月,爱尔眼科融资总额超131亿元,所募资金大部分投入到扩张中。

大手笔扩张,增肥体量也增厚了业绩。2021年前三季,爱尔眼科营收115.96亿元,同比增长35.38%;归母净利20.03亿元,同比增长29.59%;扣非归母净利21.75亿元,同比增长37.58%。

然扩张也是一把双刃剑。并非简单的一买了之、一开了之。极度考验企业的标的选择、业务协同及综合运管能力,一旦超出驾驭力或市场突变,金瓜可能瞬间变雷。除了上述风控翻车,业绩拖累也是一大考量。

简言之,大不代表强、更不代表优,大口头也有大烦恼。

2021第三季,爱尔眼科营收下滑3.48%,至42.48亿元。

同时商誉高企。2018年-2020年,公司商誉初始金额分别为21.89亿元、30.83亿元、46.66亿元,占资产总额分别为22.74%、25.92%、30.03%。截至2021年9月30日,爱尔眼科商誉41.26亿元,而净利为20.03亿元。

另外,体量扩张不止带来收入增加,也带来支出增加。

2021年1-9月,爱尔眼科销售费11.07亿元,同比增长49.43%,其解释称主要系经营规模扩大、推广活动增加、市场人员薪酬支出增加所致。

刺眼对比的是,研发投入占比几乎停滞。2018年-2021年9月,分别为1.22%、1.53%、1.38%、1.36%。

是否重营销轻研发?不禁疑问,拥有炫目业绩体量的爱尔眼科,业绩质量咋样?发展底色有多强,后续成长性、可持续性几何?

玩味的是,打开爱尔官网,映入眼帘的便是打造“产学研”高地。

试问,不足2%的研发,能建立多少核心技术壁垒、价值壁垒、高地有多高呢?

说千道万,不如白银一片。

03

医疗纠纷是与非 品控经好念不?

SHOU CAI

或许,也有急迫与无奈。

由于市场广阔、客户增量大、壁垒高,眼科一直被誉黄金赛道。数据显示,我国眼科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461亿增到2020年的1410亿,其中,民营眼科医疗机构的增长率比公立更高,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20%。

行业万马奔腾中,头部爱尔眼科自然也无躺赢可能。只是,跑马圈地也要把好节奏、做好品控风控。眼科是一门精细生意,专业生意,一旦驾驭力超线,乱象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也让企业口碑折损。

相比上述行贿质疑,外界更关心的还是爱尔眼科是否存在“过度医疗”。

如有网友评论,“有多少人拿了回扣不是重点,问题关键在于其中有多少不该做手术的患者,因为相关人员在利益驱动下,诱骗患者做了绝不该做的高价手术和治疗”。

这或也是举报人艾芬,一直缠斗纠结的地方。

作为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已不是第一次曝光爱尔眼科。2020年12月底,其在微博发文质疑爱尔眼科对自己的眼睛治疗不当,导致视网膜脱落。

据艾芬自己陈述,2020年5月,其去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经检查,该院副院长王勇称其右眼患有白内障,为其操作白内障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累计花费约2.9万元。

然几个月后,艾芬右眼视力逐渐恶化。在武汉市某医院重新检查后,眼科医生表示,是眼底变性后恶化导致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如能及早发现并治疗,病情可能不会如此严重。

消息一出,舆论燃了。2021年1月4日,爱尔眼科公布自查报告,称“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在此事件上存在医疗管理规范执行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但报告坚持认为,患者右眼视网膜脱落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

于是,两者陷入争执,目前纠纷仍没解决。

艾芬不是个例。2021年3月,爱尔眼科前员工桑林在微博发文称,由于术前主刀医生未按要求对手术方案及手术后遗症、禁忌症等进行详细沟通,自己屈光手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25。经三年多治疗,双眼裸眼视力依然下滑至0.05,矫正视力仅0.2。

据桑林自述,上述手术自己意愿并不强烈,在医院领导多次建议后,最终于2017年8月做了全飞秒屈光手术。据介绍,桑林于2017年3月1日入职重庆麦格市场部。2017年,重庆爱尔麦格医院提出完成年营收破亿目标,各科室动员自己亲属及其他社会资源做屈光手术,且为本医院员工推出5折优惠活动。

而此次曝光“回扣”明细的,同样是一名患者。其在一位熟人介绍下,2020年5月在爱尔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术后状况不乐观,右眼几乎完全失明。

该患者认为,在爱尔眼科就诊时,医生没有仔细检查眼底,以致延误发现及治疗视网膜脱落的时机。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指出,医疗无小事,非公医院更要重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这是获客率的基础,更是医院生存关键。无论此次回扣门,还是上述不当医疗质疑,孰是孰非都应给爱尔眼科敲响一记警钟。相比规模、速度,念好质量口碑经、运营规范经更重要。

的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块头越大、速度越快,越需警惕犯错几率。

事实上,这些年爱尔眼科医疗纠纷不断。

2017年,武汉爱尔眼科因人工晶体安装失误,导致患者左眼失明。2018年,葫芦岛爱尔眼科因诊疗过失,导致患者视网膜脱落。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统计,2014年到2020年,爱尔眼科作为被告的医疗损害相关案件共75起,赔偿金额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此外,还因虚假广告被监管点名。有媒体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爱尔眼科子公司因出现违法广告、违规生产与销售等行为,受到行政处罚100次左右。

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爱尔眼科专业性、合规性的投诉也是焦点。

04

增持是与非 眼茅新形象

SHOU CAI

创始人兼董事长陈邦曾言,爱尔眼科的高质量发展不代表牺牲速度,不会牺牲业绩。

能兼顾质量、速度、业绩,当然最好。然面对一系列“挫败”与纷扰,不知陈邦是否会对质量、速度、业绩有新的认知。

的确,爱尔不缺警钟。缺的是痛定思痛、力变深变。

规模越大、责任越大,爱尔眼科需要警惕衍生影响。有舆论指出,上述被曝光企业是否只是冰山一角?其他数百家连锁医院、体外孵化医院有无相关问题?

如何打破质疑,扭转不利态势。

1月6日和1月11日,爱尔眼科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刘多元和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吴士君分别增持自家股票,刘多元增持10.28万股,吴士君分两次增持6万股。

1月12日晚公告,爱尔眼科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力增持该公司股票30万股,同时拟在6个月内再增持不低于500万股,增持价格不高于50元/股。

1月14日公告,副总经理唐仕波和副总经理冯珺增持自家公司股票2万股、3万股;增持后,两人分别持有爱尔眼科91.97万股、58.2万股,分别占该公司总股本的0.017%、0.0108%。

接连5份高管增持公告,展示发展信心、提振股价之意肉眼可见。然从上述走势看,真金白银祭出的“杀手锏”效果有多明显呢?

结合上述分析,增持表决心只是一方面,在夯实规模质量、规模效应的查漏补缺上,爱尔眼科还要释放更强预期、更高效实操。

迷雾之中,较劲时刻,市场也有分化之态。

2021二季度持仓8200万股的高瓴资本,在三季度几乎清仓,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也从第九大股东退出。

但亦有公募、券商看好其后市,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证券投资基金大幅增持至1.09亿股,股东榜单一跃升至第三。

东方财富证券认为,爱尔眼科在并购方面,完善医院分级连锁体系,实现稳步扩张。公司建立并完善各省区域内的纵向分级连锁网络体系,多个省区形成“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及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医疗网络不断完善,分级连锁优势和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凸显。

南京证券认为,公司体外培育眼科医院,再注入上市公司的模式,为公司长远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给予“推荐”评级。”

冰火交织,这也是一家龙头企业该有的资本热度。话题背后,不乏对其殷殷期待。

截止1月18日13点35分,爱尔眼科上涨1.77%,结合17日的微涨,股价已有企稳之色。这是一个好兆头。

不过,穿越股价起伏、市场冷暖,更关键在于,爱尔眼科该有什么合规反思、当家人陈邦该有什么发展战略的稳优改变。这是杜绝二次翻车、冲破价值迷雾,提振内外信心的关键。

时间已很紧迫,放眼市场,竞品磨刀霍霍,不缺替代者。除了A股上市的光正眼科外,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华夏眼科均已成功过会。

可以预见,又一轮跑马圈地或已在路上。

面对追击后浪,爱尔眼科靠什么维护“眼茅”荣光,是否需要新故事、新形象?面对上述4个是与非,陈邦又有哪些抉择与改变呢?

本文为首财原创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