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基因技术商业价值实现报告:10年催熟了NIPT,肿瘤检测与微生物成长空间巨大
基因研究是对生命本源的探索,是相对于现代医学的生命健康的另一种看待方式。企业的使命是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为员工带来丰沃的收益,为企业主带来财富的提升。基因企业也不例外,我们不能避而不谈基因商业化这个问题。
松力生物发布会:再次发力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
3月29日消息,松力生物昨日在上海莘闵留创园举行生物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平台技术发布会。发布会上,松力生物发布了松力生物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平台技术产品“外科生物补片”临床试验结果,及平台技术新用途“高强度可再生人工韧带”最新专利。
神奇旅程:这9家公司正在把智能药丸变为现实
50年前,科幻电影《神奇旅程》向我们展示了医疗工作者如何利用微缩技术治病救人的场景。在电影中,五名医生被缩小成几百万分之一,并被置于胶片中,注射进科学家体内进行血管手术。
比肩蚂蚁金服、滴滴、今日头条 平安好医生引领大健康领域AI发展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独角兽公司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而日前,一张包含164家公司的独角兽榜单再次将这一话题推向高潮。
“显微管道迷宫”+ 机器学习算法:快检败血症,只需一滴血
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一项最新成果称,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类似“显微管道迷宫”的全新装置,只需一滴血就能快速检测出败血症。这种检测方法快速、便宜而又准确,便于监测存在败血症风险的患者。
东软韩旭:物联网让医疗服务更智慧、物资管理更智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信息化在经历了单机PC信息处理时代、互联网信息传输时代后,正逐步进入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万物互联、物联网时代。
智云健康获1亿元B2轮融资,与美年体检合作试水慢病检后服务
?智云健康于近期获得来自天亿投资集团的约1亿元战略投资。这是继去年10月之后,智云健康公布的又一轮融资。
紧盯处方外流,百洋智能科技全面推进建设处方信息共享平台
作为最早践行“处方外流 “的企业之一,早在2017年,百洋智能科技就携手广西梧州市启动全市范围内的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即通过将全市20余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与百余家药店共同接入处方信息共享平台,进而实现医院、社保个人账号、药店三方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
“砥砺奋进的五年”百强数字化医院成果展示发布
今天,由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中关村互联网产业联盟移动医疗专委会共同发起的“砥砺奋进的五年”百强数字化医院成果展示在京发布,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100家医院带来189个重点项目,立体展示了五年来我国数字医疗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
从FDA两大信号看精准医疗:多基因的全面检测才能推动精准医疗的未来
近年来,精准医疗概念在医疗领域备受资本青睐,越来越多资本、企业进入该领域进行发展。在市场层面,整个精准医疗市场规模正在以不断提升的速度逐年扩大;在技术、学术层面,精准医疗也正走在从单基因的个别热点检测向多基因、全基因范围的平台检测的路上。
互联网医疗这门生意不好做,在线心理咨询要如何打开局面?
互联网医疗依旧是资本看好的掘金领域。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5月22日,全球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额达36.7亿美元,融资项目413个。
移动医疗已达百亿增长,谁能抢先站到产业风口的关键位置?
移动医疗不仅在革新传统医疗方式和形态,还在快速发展占据数字经济的风口,成为健康领域内最具投资价值、发展前景的“国民潜力股”。
区块链技术让基因测序成本可承担、安全有保障
随着DNA测序成本不断下降,学术界和生物技术公司一直在等待更多的人测试和共享其全基因组。但到目前为止,这一幕并没有出现。
23魔方又双叒融资1亿元,有人却说消费级基因市场要倒下一大批
3月6日消息,亿欧大健康从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魔方创始人周坤获悉,该公司已于近日完成1亿元B+轮融资,经纬中国领投,跟投的包括23魔方此前的资本方汉王科技、德商奇点和雅惠精准医疗基金。
科大讯飞刘庆峰:利用AI推进医疗大数据建设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以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医疗旅游是机遇还是坑?
海南作为偏居一隅的生态旅游城,其近年来旅游产业一直在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如今,在旅游+的态势发酵下, 一个分支开始崭露头角,这就是医疗旅游产业,它正在成为投资界的一个全新风口。
微型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研发团队运用微集成、微光学、超快光纤激光和半导体光电学等技术,成功研制2.2克微型化佩戴式双光子荧光显微镜。
科学家用“墨水”和3D打印技术研制人体细胞结构
近日,英国玛丽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和细胞培养工艺,制造出与人体组织密切相关的生物结构,并将这种结构嵌入在类似于墨水的环境中。
绿叶制药即将开展IDO抗肿瘤新药临床,全球深度布局肿瘤免疫治疗
2月27,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有自有知识产权保护的 IDO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抑制剂 -- 抗肿瘤新药 LY01013 即将开展临床试验。
资讯订阅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莎益博多物理仿真技术介绍及案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4(第十三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物流供应链行业数字化转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2023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查看回顾
-
核爆级逆袭!揭秘一次性耗材企业如何在国家集采绞杀中绝地翻盘
2025-04-16
-
新药研发的奇迹降临!三大力量神秘合体
2025-04-16
-
「深眠计划」-年轻世代日间深度睡眠服务连锁机构商业计划书
2025-04-16
-
2025年便携式车载制氧机市场分析
2025-04-10
-
加密芯片LKT4110U如何捍卫产品的安全,速来了解!
2025-02-14
-
LKT4304新一代算法移植加密芯片,守护物联网设备和云服务安全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