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当前位置:

OFweek 医疗科技网

前沿技术

又一科研成果被爆剽窃!致命病毒发现者疑遭偷天换日

剽窃科研成果,不仅是对知识产权的漠视,更是科研界的毒瘤。1月8日下午,微博网友为@水草199604突然爆料,称自己是浙江龙泉市疾控中心王淼若,要实名反映慈溪疾控中心范飞能等人剽窃其团队科研成果。

生命科学 | 2019-01-09 评论

医疗投资下“重注”非公医疗

医疗服务这个闭塞的大赛道中,随着国民消费意愿的提高,不单单满足传统医疗服务冗长的服务链条,这人口茂盛、就医需求极大的中国医疗市场,“服务”往往是被抛之脑后,可具备消费能力的“新中产”人群崛起后,有意愿为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买单。

其它 | 2019-01-08 评论

进军实体瘤、缓解CRS,展望细胞免疫疗法近期新动向

当人体内大多数细胞开始不受控的分裂时,癌症就发生了。癌症这类因细胞分裂分化出现异常的疾病从古有之,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踏入了微观世界,开始从细胞分子角度去寻找治愈这类疾病的方法。

生命科学 | 2019-01-08 评论

干扰与抗干扰,医疗电子设备在信号检测方面的攻防战

以前医生看病高度依赖于望闻问切来判断患者的病情,现在随着医疗手段的发展,先进的医疗电子设备可以部分代替医生的观察经验。但这些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医疗电子设备也容易受到干扰,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下医疗设备干扰与抗干扰的话题。

信息技术 | 2019-01-03 评论

四把火、一阵寒 回首2018科技医疗大事件

总结过去,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在医疗领域,科技对行业的赋能显而易见,2018科技医疗的大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其它 | 2019-01-02 评论

测序仪破纪录!一天完成60例全基因组测序

10月25日,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其自主研发的最新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MGISEQ-T7。一天可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

基因检测 | 2019-01-01 评论

数字医疗、智慧医疗将迎来爆发期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创新药进入新周期,仿制药通过国家一致性评价实现进口替代。同时,多路资本看好医药行业前景,不少互联网企业加速进军智慧医疗。

其它 | 2019-01-01 评论

克隆猴“破石而出” 为中国脑科学研究助攻

克隆猴的诞生突破了3大难题:熟练去核、细胞程序的精准把控以及使体细胞核担任生殖细胞的角色。如果说前两者需要“滴水石穿”的功夫,后者则需要“拨云见日”的机缘。

生命科学 | 2018-12-31 评论

人工智能发展或增加个人医疗隐私被侵犯的风险

据国外媒体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人工智能的进步为人们健康数据的隐私性带来了新威胁。

人工智能 | 2018-12-31 评论

数字化医院提升用户体验

近年来,我国医疗信息化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每年增长率在15%以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规模达375.2亿元。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客观上为医疗信息化深化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

其它 | 2018-12-30 评论

艾科赛龙:用3D打印技术为医生扫除手术盲区,让患者手术进入个性化时代

在医疗器械创新中,3D打印可以说是国产医疗器械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高性能医疗器械研发是“十三五”规划中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个性化医疗器械的研发将处于高性能医疗器械研发的最前沿。而3D打印正是可以实现个性化医疗器械的突破。

其它 | 2018-12-29 评论

LSU学生3D打印出一个完整的“人”用于放射治疗研究

2018年12月17日,从外媒获悉,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的生物和农业工程学生Meagan Moore,已经3D打印了一个全尺寸“人体”,用于放射治疗的研究。

其它 | 2018-12-17 评论

异种移植:猪的器官“得天独厚”

异种移植,简单说,即把一种动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移植到另一种动物体内。人类期望通过这一技术,在符合安全和伦理的前提下,解决移植供体短缺难题,治疗人类疾病。

生命科学 | 2018-12-14 评论

3种示踪剂有助诊断阿尔茨海默症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三种新的放射性示踪剂分子,能绑定人脑中的Tau蛋白缠结并将其“照亮”,有效增强病患的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PET)扫描效果。

化学分析 | 2018-12-12 评论

启动“格斗”模式 这款CAR-T要“吃”四环素

CAR-T是一种出现了很多年,但近几年才得以临床应用的新型细胞疗法。

生命科学 | 2018-12-11 评论

靶向药物:让基因组中“捣乱”分子保持沉默

靶向药物:让基因组中“捣乱”分子保持沉默

从开刀到化疗,从民间偏方到进口“神药”,人们谈癌色变,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煎熬难耐。时下,癌症靶向治疗药物备受推崇,这些药物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减轻或修复导致癌症的基因组损伤?

基因检测 | 2018-12-11 评论

为抵抗病毒感染,国内研究团队找到新型调控因子EGCG

近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李涛课题组与张学敏课题组合作发现cGAS新的调控因子G3BP1,并发现一种来自绿茶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EGCG可抑制cGAS激活。这一研究于近日发表在《自然-免疫学》上。

化学分析 | 2018-12-10 评论

新加速器技术能减少癌症放疗副作用 “高冷”的高能物理有望秒杀肿瘤

新加速器技术能减少癌症放疗副作用 “高冷”的高能物理有望秒杀肿瘤

“高冷”的高能物理和恼人的肿瘤细胞,貌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研发的基于加速器的新技术,有望将癌症放射治疗的持续时间从几分钟缩短到不足一秒,来减少癌症放疗的副作用。

其它 | 2018-12-10 评论

子宫颈癌筛查新技术撑开健康保护伞

近日,一篇关于改良巴氏涂片和肉眼检查联合使用的子宫颈癌筛查新技术应用的论文在美国著名专业杂志《妇产科学》在线发表。

其它 | 2018-12-08 评论

对抗肿瘤,试试活化的淋巴细胞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了PD1(免疫检查点)的发现者,让免疫治疗在治好卡特总统的黑色素瘤之后又被带火了,PD1/PD-L1耀眼的星光甚至让不明就里的公众将其治疗等同于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方向、甚至临床资源也有更向PD1/PD-L1聚集之势。

化学分析 | 2018-12-07 评论
上一页  1 ...  39 40 41 42  43 44 45 ... 48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