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至少拿下352亿元营收,百济神州“不说大话”
百济神州“盈利之年”来了?
来源|医药研究社
百济神州“要赚钱”,不是说说而已,数据是实打实的。
5月7日晚间,百济神州公布了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80.48亿元,同比增长5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9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大幅收窄。而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百济神州则是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在此基础上,百济神州对2025年度经营业绩的预测保持不变:全年营收将介于352亿元至381亿元之间,经营利润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预计为正。
不难看出,2025年即百济神州的“盈利之年”,该公司从“烧钱”到“赚钱”的转折点已经出现了。至于什么带动百济神州的业绩跃迁,无疑是其手中的明星产品,当产品放量回报大幅抵消前置各项投入,公司就将迎来真正的收获期。
01
“烧钱大户”融资瓶颈渐显
好在已能“自我造血”
众所周知,百济神州是药企中的“烧钱大户”。
根据Wind数据汇总,2017-2024年,百济神州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0.17亿元、45.97亿元、65.88亿元、89.43亿元、95.38亿元、111.52亿元、128.13亿元、141.40亿元;8年累计研发支出合计近700亿元。
这样的“烧钱力度”,其他药企难以比肩。Wind数据显示,2024年,科创板医药股平均研发费用仅约3.53亿元。
而随着核心产品的商业化,百济神州有了更多“花钱理由”。财报显示,2024年,该公司的销售费用达到88.56亿元,同比增长21.24%,主要系报告期内全球商业化的持续投入所致。此外,还有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各项支出压顶,百济神州挤出利润显然不是易事。
但长期亏损下,公司手头有再多的资金,也扛不住持续增长的支出需求。这种情况下,对于百济神州这类重投入的企业而言,融资是必要的“输血”手段。
根据天眼查,自2014年以来,百济神州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每一次IPO都是公司引入外部资金的关键节点。
而着眼近年行业融资环境,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比较低沉的气氛。
据动脉智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1-10月国内创新药及供应链领域融资总金额达到42.06亿美元,约为2023年融资总额(61.59亿美元)的2/3。另外,Wind数据显示,2024年在沪深京三家交易所成功上市的医药企业仅有5家,数量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
虽然作为“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位居行业头部,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但经历三地上市、完成多轮资本运作后,百济神州也不得不直面“未来融资空间难扩大”的现实。
当然,于百济神州而言,这一问题并不严峻,因为现阶段产品商业化成果持续涌现,正加速带动公司从“外部输血”走向“自我造血”。
根据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百济神州产品收入为79.85亿元,上年同期产品收入为53.25亿元。产品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自研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和安进授权产品的销售增长。
其中,百悦泽®是全球获批适应症最广泛的BTK抑制剂,同时也是唯一一款给药灵活、可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的BTK抑制剂,覆盖了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等疾病治疗需求,目前已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今年一季度全球销售额总计56.92亿元,同比增长63.7%。
百泽安®是一款创新型PD-(L)1抑制剂,为百济神州实体瘤产品组合的基石产品,目前已在全球46个市场获批,其中在中国获批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尿路上皮癌、淋巴瘤、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实体瘤等14项适应症。
2025年第一季度,百泽安®的销售额总计12.45亿元,同比增长19.3%,就主要得益于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纳入医保所带来的新增患者需求以及药品进院数量的增加。
随着这两大“猛将”持续的开疆拓土,百济神州进入增长“快车道”,坐稳了“创新药一哥”的位置。公司后续的增长也自然离不开核心产品的持续贡献,只是市场环境多变,要保证当前立下的业绩“Flag”不倒,百济神州还要想得更周全。
02
感受到暗流涌动
百济神州如何施展业绩“平衡术”?
在一季报中,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先生的一段发言值得关注。
“我们在晚期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的研发管线上持续取得重大进展,预计今年将在抗体偶联药物、多特异性抗体和靶向蛋白降解剂等领域的广泛项目中迎来概念验证(PoC)数据读出。公司财务动能日益强劲,全球多元化业务布局已覆盖六大洲。随着公司启用新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并将注册地迁至瑞士,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朝着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创新公司之一迈进。”
这段话基本概括了百济神州未来的经营动向,一是加码产品研发,二是继续向全球迈进。战略背后,百济神州立足地带正在暗流涌动。
首先在产品端,手握首个国产“十亿美元分子”泽布替尼的百济神州,不是没有一点危机感。
放眼全球BTK抑制剂市场,除了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还有艾伯维/强生的伊布替尼、阿斯利康的阿可替尼、礼来的匹妥布替尼、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等强势产品正在抢夺市场份额。此前,百济神州与艾伯维的BTK抑制剂专利纠纷其实就是药企直接竞争的一个体现。
据悉,2023年,艾伯维旗下公司Pharmacyclics对百济神州及百济神州全资子公司BeOne Medicines USA, Inc(前称BeiGene USA, Inc.)提出申诉,声称百济神州抗癌药泽布替尼侵犯了其抗癌药伊布替尼于2023年6月13日授权的美国专利编号为11,672,803的专利(即‘803专利),请求法院判决认定百济神州及BeOne Medicines USA, Inc.侵权并给予赔偿。
虽然近期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宣告‘803专利的全部权利无效,百济神州打赢了这场关键的“专利保卫战”,但这类纠纷其实也反映出单品依赖的风险,百济神州需要更多“王牌”。
因此,在财报中也可以看到,百济神州正在大力推进新一代自主研发管线产品的全球临床布局和进展,基于具备速度及成本优势的全球开发运营模式,其产品组合策略强调快速生成早期临床概念验证数据。
其次国际化视野下,百济神州推进“出海叙事”也不得不考虑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尤其在美国关税“大棒”挥舞的情况下,创新药企的海外布局正持续面临市场拷问。
百济神州自然是“焦点中的焦点”,其主力产品百悦泽®在北美已经成为营收第一。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百悦泽®美国销售额总计40.41亿元,同比增长61.9%。
但同时也需要意识到,百济神州精通“造船出海”,即通过组织国际临床团队、建立海外生产基地等,搭建本土化供应链,进而可以规避关税压力。另外,近年百济神州正在持续弱化自身的地域属性,“将注册地迁至瑞士”背后就藏有一个宏大的“立足欧洲,辐射全球”愿景。
综合来看,左抓产品创新,右抓全球化布局,百济神州正在施展业绩“平衡术”,激活存量、引爆增量未来可期。
03
结语
其实,当百济神州实现美股、港股、A股全面上市之时,其叙事逻辑就在悄然发生变化,从烧钱拓荒到造血自洽,从本土突围到全球竞合。由此,一条硬核的创新药企生存法则也已经“浮出水面”,即真正的创新是商业逻辑、战略定力、科技攻坚的精密共振,而这也将撬动全球医药话语权的重新分配。
原文标题 : 2025年至少拿下352亿元营收,百济神州“不说大话”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会议】从直流到高频,材料电特性参数的全面表征与测量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